●張智穎
對女大學生月經異常的分析及經期保健探討
●張智穎
我國各個地區高校均存在女大學生月經異常的問題。根據許多有效調查,發現該問題普遍存在,且不夠受到重視。月經異常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病,其主要癥狀包括月經周期不規律、月經血量不正常、量多或量少、經血質量差、行經天數偏離正常范圍、出現顏色過深的血塊、痛經疼痛程度大以至于影響正常學習生活等問題。所有相關的問題都是女大學生缺乏生殖健康教育相關知識或不注意經期保健導致的。在女大學生這個女性群體中,問題發生概率較高,她們有必要進行經期保健。
女大學生;月經異常;經期保健
我國社會上已經有許多專家學者做過我國各個地區高校女大學生的月經狀況、認知程度、重視程度、保健行為、發病情況等方面的調查,發現眾多女大學生都存在月經異常問題和保健行為不到位的問題。大學期間的月經異常問題嚴重影響到中老年時期的身體健康,需要受到高校及女大學生個人的更多重視。女大學生月經異常主要包括月經周期、月經血量、經血質量、行經天數異常和出現血塊、痛經等問題。此類相關的問題都是由于女大學生缺乏生殖健康教育相關知識或生活習慣上不注意經期保健所導致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位女大學生都應該對自己的生理期健康知識進行準確的學習和實踐,確保生理期的衛生和舒適,以保證日常生活不受到月經異常所引發的問題的困擾,更是為了中老年時的婦科健康打下基礎。
可以通過月經周期、月經血量、經血質量和是否出現血塊、行經天數、痛經等級等參數,來判斷月經異常嚴重程度。月經周期以25天左右為正常,20天以下和35天以上或經期不規律者屬于不正常。月經血量以用衛生經15片左右為正常,5片以下和20片以上者屬于偏少和偏多,出血量過多會造成貧血,過少則反映身體脾虛腎虛,需要相應進行食療或者醫療保健,調節至正常血量。行經天數以5天為正常,超過7天或不規律者為不正常。痛經等級分為三級,分別表現為輕微下腹脹痛、疼痛較劇烈、疼痛難忍。月經異常還伴隨有強烈的心理反應,如脾氣暴躁、焦慮抑郁。許多痛經的女大學生會出現許多不良的生理癥狀,如腰酸背痛、乳頭脹痛、頭昏目眩、疲倦嗜睡、全身乏力、腹瀉、消化不良、學習興趣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自信心下降、記憶力下降等等,會降低學習、工作生活效率。月經本應該是“女性之友”,每個月定期排血可以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是對身體有益處的。如若成了女性的困擾和麻煩,那么必定是女性自身沒有好好照顧到自己的身體,沒有進行必要和及時的保健。針對身體和心理上出現的以上癥狀,女性朋友不能夠忽視、回避或者強忍,而應該正面面對并且積極獲取相關方面的知識,對癥下藥,防止月經異常變更嚴重。正值青年時期的女大學生也應該開始把婦科健康放在心中。
正常的月經是女性內生殖器發育正常的一項標志。月經異常問題的造成有眾多原因。月經期間,若不注意飲食,過多攝取寒性涼性、刺激性食物或睡眠不規律、運動量過大、學習或工作壓力過大、過分勞累、神經緊張、衣著不舒適、受涼受凍,都會導致月經異常。生理期及其前后要特別注意保暖,受涼受凍也是引起痛經的主要原因之一。
社會層面和高校層面的原因分析如下:在眾多高校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會開展生殖健康課程和經期保健教育,所以女大學生只能通過網絡、書籍、同學等途徑獲取月經知識,其正確率、完善性相對學校正規課程要低。且較少高校設立有女大學生婦科健康的專門咨詢室,以普及經期保健相關知識,所以女大學生即使出現月經異常問題,也得不到最及時最安全的解決。有相關調查發現,理工科的女大學生相對于文科專業的女大學生對生理期健康問題關注更少,也更缺乏對保健常識的了解,對生理期衛生護理的重視程度更低。當出現月經異常,尋求正確及時的治療改善的主動性也較差。
只要注意經期保健,即使遺傳性的經期異常問題也可以得到改善。女大學生大多處于青年階段,心理和身體都尚未完全成熟,在這個時期的保健十分重要,保健不當會對中老年時的婦科健康帶去嚴重不良后果。經期保健的注意點如下:
3.1.1 社會和高校都應加強正面的積極的關于經期保健以及性與生殖健康知識的教育,舉辦一些講座來普及這方面的科學知識,也可以設立寫作專欄,也可通過校園廣播、電視臺錄制女性月經保健主題的廣播節目,設立女大學生健康咨詢和治療機構。社會和高校的重視會帶動女大學生個人,提高其自我保健、維護身體和生理健康意識,減少婦科疾病的發病幾率。
3.1.2 月經的幾天內,全身細胞活躍,新陳代謝加快,只要適當根據自己的體質進行生活習慣的調節,就可以避免痛經及一系列身體和生理不適狀況的出現。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私密處的干凈清潔,有效抑制病菌。月經期間和前后幾天,并不需要斷絕運動,而應選擇輕柔、放松、舒緩、拉伸的運動形式,比如瑜伽、慢走、初級形體操等。這樣子適量運動可以減少痛經的出現。對于飲食方面,科學研究發現許多種類的食物攝入都會引起經血減少或大出血,更甚至引起身體不適和心理焦躁。舉例說明,牛奶、芝士、奶油等乳酪食品會破壞鎂元素的吸收,會造成痛經。芒果作為一種具有止血效果的水果,在經期不宜食用,會造成血量驟減。薏米作為涼性谷物也不應食用,會加重宮寒病癥。女性作為陰性體質,一年四季,即使是在夏季,也應該盡量減少食入冰凍飲品。
總結來說,每個女性都應該了解自己的月經狀況和生理期保健知識,才能夠以快樂的姿態度過生理期的每一天,消除痛經帶來的困擾。女大學生正值青年時期,應該準確了解不同月經異常現象對應的可能導致的婦科病,并貫徹良好的經期保健習慣,來預防婦科病的發生。為了改善女大學生對經期保健認知不完善不準確、意識不到位、行動又欠缺的現狀,教育部門有必要加大力度于此方面的教育和宣傳,以提高廣大的女大學生的生理期保健水平,降低我國婦科病的發病幾率。
(作者單位:吉林工商學院)
[1]張艷.銀川市女大學生月經異常及經期保健[A].中國校醫,2014年.
[2]徐彩意.某校女大學生月經現狀及其認知的調查研究[A].吉吉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年.
[3]曹智英.女大學生青春期保健的調查報告[A].求醫問藥,2012年.
[4]王一民.湖南某大學女生月經知識水平、經期衛生行為及相關態度[J].中國婦幼保健,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