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戀
親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分析
付海戀
隨著新聞媒體行業的不斷發展,對播音主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打破傳統的播音主持模式之外,還需要播音主持具備一定的親和力,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來提高收視率,不斷滿足聽眾的實際需求。
親和力;播音主持;人格魅力
現代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來滿足于聽眾的需求,而其中親和力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播音主持過程中有效地運用親和力,不僅可以使節目變得更加人性化,而且還可以快速拉近與聽眾的距離。本文對于親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展開了分析,并提出在播音主持中提高親和力的有效途徑。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交際中,親和力體現為能夠實現人與人之間良好的溝通。而播音主持作為一種職業,親和力所占據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播音主持主要是利用各種媒體手段把社會所關注的一些重大問題報道出來,把信息傳遞給聽眾。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聽眾的審美需求也在提高。播音主持除了要主持人本身具備職業道德外,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親和力來調節節目和諧的氣氛,使節目能夠得到聽眾的喜歡。總之,播音主持中既需要主持人保持良好的外在形象,也需要形成個人魅力,并通過自身的親和力把現場的氣氛變得活躍、融洽,把節目推向高潮。
親和力可以通過后天的培養來不斷提高,它也就是個人魅力的一種體現。在播音主持工作中,親和力是非常重要的。如在播音主持節目過程中,能夠坦然面對群眾所提出的各種問題,應對各種突發情況,這正是主持人親和力的一種體現。
(一)形成獨特的主持風格
在播音主持過程中,有效運用親和力可以營造更加融洽的氛圍,并且把藝術氣質與親和力有效結合,從而形成所獨有的主持風格,有助于體現個人魅力。親和力的融入有效打破了傳統播音節目模式,在播音主持過程中充分展示出了自身獨特的個人魅力。如我國著名的主持人魯豫、董卿等在主持節目過程中,無論是在節目現場還是通過電視收看,都會帶給觀眾一種特別舒心的感覺。這種氛圍的營造,往往需要主持人具備很深厚的藝術才華,以聊天的方式把蒼白的文字有聲有色地演繹出來,使我們在整個節目收看的過程中深切感受到其親和力。與此同時,親和力也能提升主持人的個人魅力。如《魯豫有約》這一檔節目,主持人魯豫在訪談過程中始終是一位“知心姐姐”,這種由知性美所產生的人格魅力成功吸引了很多的觀眾。同時,她也以自身的親和力來化解明星的防備,使得其能夠坦誠相待,有效消除了觀眾與名人之間的距離,將親和力更加合理地融入播音主持中來。[1]
(二)調動聽眾參與的積極性
在傳統的播音主持過程中,往往會由于主持人綜合能力的欠缺而導致節目平淡無奇,按照特有的固定模式來報道,使得播音主持節目沒有活力,不僅難以與觀眾進行有效的流通,而且長此以往會影響到節目的收視率,造成觀眾流失。因而在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傳統的播音主持模式開始被打破,親和力被有效融入。與傳統的播音主持節目相比,融入親和力的播音主持更具有靈氣。除此之外,在播音主持過程中還可以通過親和力來有效抓住聽眾的心理,有助于營造出一種融洽的氛圍,打破播音主持與聽眾之間的隔閡,促進主持人與觀眾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聽眾參與播音主持節目的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如在主持有關“美食”的節目時,播音主持人先以朋友的角度來與聽眾一起交流,并傾聽聽眾內心的真實想法與意見,最后邀請聽眾一起來參與節目互動,感受美食。播音主持人有效打破了傳統的播音主持模式,在播音主持節目中營造出了一種輕松、休閑的氛圍,并且與聽眾一同參與節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節目的收視效果。而在主持生活頻道類節目時,播音主持人則需要積極接聽聽眾的來電,并仔細傾聽其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充分發揮自身的親和力,針對問題給予正確的指導。如針對時下比較關注的房地產節目,具備親和力的主持人會很快拉近節目與聽眾之間的距離,并且采用聊天的方式,為聽眾營造一個朋友談論購房話題的節目氛圍,有效打破播音主持人與聽眾之間的隔閡,讓聽眾積極地參與節目。[2]
(三)縮短播音主持人與聽眾之間的距離
傳統的播音主持模式往往會給聽眾造成一種距離感,而親和力如同節目過程中的催化劑一樣,可以有效縮短播音主持人與聽眾之間的距離。播音主持的實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特殊形式的交流,在這種交流過程中,親和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促進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黏合劑。因而在播音主持過程中,主持人放低自己的姿態,發揮自己的親和力,有助于聽眾接受并且積極參與節目,挖掘更多的節目素材。
(一)以聽眾的需求為出發點,融入聽眾
在播音主持過程中以聽眾需求為出發點,需要主持人對聽眾的實際需求有清晰的了解,并且在報道過程中采用大眾化的語言,發自內心貼近群眾,使得節目形成獨特的風格,消除與聽眾的距離感。如播音主持人可以每天記日記,并在日常生活中多與不同群體的人來溝通,培養自己換位思考、親切自然的談吐等。
(二)增強播音主持自身的專業素養
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播音主持人必須具備的,只有豐富的知識與智慧相結合,才能夠通過得體的舉止發揮出自身的親和力。作為播音主持人,需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普通話的訓練,盡量達到標準的語言規范與音色的圓潤。除此之外,還要注重綜合素質與正確信息表達方式的培養,在播音主持過程中將信息與表情更加準確地表達出來,從而有助于形成自身獨特的主持風格。[3]
(三)提高播音主持的藝術
1.調動聽眾的想象力。播音主持的藝術其實是一種聽覺與想象力相互統一的藝術形式,在播音主持過程中,聽眾可以通過傾聽來帶動自己的想象思維,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有效融入節目中。播音主持與電視節目最大的區別就是人們的想象力。對于電視節目,觀眾注重視覺效果,可以讓觀眾的注意力盡量定格于設置好的節目畫面上;但聽覺卻是不一樣的,聽覺可以引發出人們無窮的想象力,因此在播音主持過程中應盡量調動聽眾的想象力,提高播音主持的藝術個性化。
2.播音主持貼近現實生活。播音主持人的特點與才能決定著播音主持節目的水平,而節目內容卻不能脫離現實生活而存在。縱觀那些成功的播音主持節目,其內容都是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而且其播音主持的風格與內容訴求大多與主持人自身的一些實際生活經歷相關。如柴靜在2015年初所推出的有關空氣污染嘗試調查的節目《穹頂之下》,其采用了簡潔、真實的新聞語言,所選題材貼近現實生活,而且在面對鏡頭時神情淡定,聲音溫柔,無不體現著柴靜的藝術才華。
3.以口語化語言來展現個性魅力。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可以形成播音主持的不同風格。語言是播音主持最為重要的工具與手段,在整個節目中,主要就是依靠語言表達能力,在語言表達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特色或者技巧,從而形成不同的風格。因此,在播音主持節目過程中,要善于使用口語化的語言,有效增加播音主持節目的親和力,從而拉近主持人與聽眾之間的距離。
(四)播音主持的氣質與節目相匹配
節目內容的定位需要與主持人的氣質相匹配。如《面對面》與《非常靜距離》兩檔比較受歡迎的人物訪談節目,由于節目內容的定位不同,其主持人所呈現出來的氣質風格也是各自不同的。具體來講,由于《非常靜距離》定位的是娛樂訪談型節目,所選題材緊貼娛樂圈,并且融入了非常明顯的美式談話風格,主持人通過婉轉的言辭,利用自己獨特的訪談風格來調動起現場活躍的氛圍,得到了嘉賓與觀眾的積極參與;而《面對面》則是側重于權威性、關注度以及影響力,因而主持人在播音主持過程中的言語非常犀利,從而帶給我們一種思想的碰撞。
總之,親和力對于播音主持的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而要通過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準確生動地把信息內容傳遞給聽眾,從而保證播音主持的效果。與此同時,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親和力,增強播音主持的個人獨特魅力,讓播音主持更具有個性化,提升播音主持節目的信息傳播質量,提高節目的收視率與影響力。
[1]任希才.如何提高廣播播音主持語言的表現力[J].新聞研究導刊,2016(9).
[2]吳震,陳新宇.親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J].新聞研究導刊,2016(9).
[3]姚輝.播音主持人才發展及個性風格培養[J].科技傳播,2016(2).
付海戀,南昌航空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