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茂
高校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及規避方法研究
■/毛茂
本文立足于財務管理風險的理論基礎,探究我國高校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風險問題,對其成因深入分析,找到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的規避方法,從而實現我國高校的全方位發展。
財務管理高校風險防范措施
財務管理是我國高校健康發展的命脈。高校財務管理是指在高校一定的財務戰略指導下,通過對資產進行購置、融通、運營和分配管理,從而使高校能夠在財務方面協調運轉,達到其教學和經營目標。財務管理是高校集中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依據我國的財經法規和高校相關制度,對高校的經濟活動進行協調和整合,從而推動高校經濟管理活動正常進行。
高校財務管理風險是高校因種種原因而不能對其財務管理水平的確定性做出確切的判斷。通常情況下,這些造成風險的原因有三類:一是信息不對稱,二是管理不善,三是判斷失誤。高校財務風險管理是風險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財務管理風險的存在會對高校的財務管理及正常運轉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作為一項特殊的風險管理,我們必須認真分析成因后制定相應的防范及規避方法。
(一)基礎財務工作不扎實
相關研究過程中筆者發現,在許多審計調查報告中都顯示出我國高校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做的不夠認真扎實,該風險問題的突出表現為:第一,會計賬目混亂,未能對賬目進行科學梳理。第二,會計信息部分失真,不能真實傳達高校財務信息。第三,未能對票據進行科學規范地管理,尤其表現在原始單據上。這些問題都使得我國高校財務管理面臨極大風險。而這些財務風險也不是偶然造成的,高校財務管理人員素質問題及責任心不強等因素是我國高校面臨極高財務管理風險的重要原因。
(二)預算管理僅停留在形式層面
眾所周知,我國高校及大部分企事業單位都實行預算管理,但是其預算管理僅停留在形式層面,未能真正落到實處。主要表現為:一方面,未能完善預算編制。預算編制是預算執行的基礎,不完善的預算編制將直接導致高校的財務管理風險。另一方面,未能健全預算管理。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不完善的預算管理將導致資金不能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進行使用,財務風險劇增。粗放的預算管理極大降低了高校的資金使用效益,為高校財務風險管理帶來了巨大風險,埋下了隱患。
(三)資產管理不嚴格
眾所周知,高校有眾多資產需要進行管理,例如科研設備、儀器教材等。資產管理不嚴格為財務管理帶來了諸多不便,是財務風險管理的重點。高校資產管理不嚴格可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高校資產管理制度尚未健全,管理未能充分落實到每一處資產。第二,資產在配置方面尚未合理,未能做到資產的充分利用。第三,資產的需求與供給部門未能充分溝通,造成供需不配比的問題。第四,固定資產盈余及閑置現象嚴重。在高校運營過程中,會有部分資產及設備老化,面對這部分老化設備,高校未能及時處置,造成高校設備的盈余及閑置。
(四)內部控制不健全
內部控制一直是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的“短板”,如今在我國高校內部控制不健全的問題使其處于高度財務管理風險中。首先,“人浮于事”的現象較為嚴重,財務人員不能認真進行內部控制。其次,在調查中發現,由于資源的限制,部分高校出現不相容崗位設置時未能有效分離的情況,而使內部控制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最后,認真執行內部控制后會有損部分人員利益,出于這一擔心,內部控制制度往往流于形式。
(五)缺少必要監督機制
沒有良好的監督機制,就沒有財務風險管理的保障。一般情況來說,缺少必要的監督機制是高校財務風險管理中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造成缺少高校財務監督機制的主要原因:一是監督制度不完善,這是制度建設上的漏洞;二是在制度建設良好的情況下未能嚴格執行,這是財務人員擔心承擔責任的表現;三是監督機制執行時未能獨立,而是受控于高校的管理層,這樣就使高校財務的監督機制流于形式,未能充分發揮原有的監督作用,使高校財務管理處于高度風險之中。
(一)規范基礎財務工作
針對高校基礎財務工作不扎實的問題,規范是關鍵。需要從根本上入手:第一,定期組織財務培訓,尤其是財務規范培訓。高校不僅要進行財務規范培訓,更要對其中的財務規范的原因及重要性進行講解,使財務管理人員在充分認識重要性后認真執行。第二,完善財務制度。高校不僅遵守國家財務制度細則,更要根據高校的實際財務情況及人員配備進行財務制度的完善,財務制度一定要定細定準,不要模棱兩可。第三,建設“崗位責任制”。通常情況下,在一定的責任的約束下,財務管理人員能夠更加盡職盡責。因此,建議我國高校在財務部建立“崗位責任制”,以約束財務管理人員的行為,規避相應風險。第四,強化風險意識。對財務管理風險而言,只有高校上下積極強化風險意識,時刻嚴格要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高校財務管理風險難題。
(二)落實預算管理
高校要想降低財務管理風險,必須解決預算管理帶來的風險。從系統的角度來說,高校的預算管理是一套完備的體系,高校最好從整體入手,用系統的觀點來解決財務管理中的預算管理問題。第一,用系統的思想建立預算體制。高校要在充分優化資金鏈條的基礎上建立預算體制,不能匆忙編制預算而導致后期預算執行困難。第二,認真落實科學的預算編制。預算管理的落實過程是一個財務管理風險頻頻發生的時期,也是最需要進行風險規避的時期。高校在落實預算編制的過程中,雖然有彈性預算,但是在預算規定內,還是要嚴格地執行預算,第三,積極進行新的預算管理模式的實踐。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預算模式的創新,高校在大數據及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要積極運用新的預算管理模式,降低財務管理風險。
(三)科學管理資產
資產風險管理作為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管理資產是解決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的必經之路。第一,采購環節。高校要從源頭上對資產進行管理,在采購資產過程中,不僅要依據國家相應規定,更應結合高校實際而做出合理預算,同時,做好采購資產的監督記錄。第二,使用環節。資產的使用應該嚴格依據高校相關規定,建立清晰的資產使用賬目表。高校對資產的使用及出借要進行嚴格核查,不能未經允許濫用或者挪用,更不能出現舞弊現象。第三,處置環節。高校在資產管理的最后一道關口絲毫不能放松,要科學嚴謹地進行管理。當高校資產折舊到一定年限時,應依據相關會計規定,進行資產評估后處置。
(四)健全內部控制
作為財務風險管理的“銅墻鐵壁”,內部控制在高校財務風險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通過內部控制來防范財務管理風險,則必須健全內部控制。首先,在健全內部控制前,高校必須嚴格遵守“權責統一”及“有效制衡”的原則,從思想上對內部控制高度重視。其次,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時必須做到三點:一是分事分權,責任到人;二是分崗分權,權責制衡;三是分級授權,權力層層下放。最后,要嚴格遵守會計制度,不相容職務堅決分離,決不能為財務管理風險創造機會。只有從思想到行動都高度重視內部控制,嚴格執行制度規定,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可信,高校的財務管理風險才能得到有效降低,管理水平才能有效提升。
(五)強化監督機制
要大幅度降低財務管理風險,必須強化監督機制,用好這個財務風險管理的“緊箍咒”。第一,成立監督巡視小組。該小組要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進行不定期不定點的檢查,使高校整個財務管理處于高度緊張而又認真的狀態中;第二,加強對重點事項的檢查。根據“二八原則”可知,重點事項決定了高校財務管理的大部分工作,例如票據管理、項目資金發放等;第三,不懼強權的心態。財務人員不僅要擯棄“事不關己”的思想,更要建立不懼強權的心態,以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為己任,盡自己最大努力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強化監督機制。只有不懼強權,盡職盡責地去維護高校的財務監督機制,才能發揮其應有的“緊箍咒”的作用,使高校的財務管理水平達到新境界。
[1]陳風華.探析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5(10).
[2]郭慧.論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及對策〔J〕.中國商論,2016(1).
[3]肖文廣.大數據運用與高校財務管理變革〔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12).
◇作者信息:廣東海洋大學
◇責任編輯:焦巖
◇責任校對:焦巖
F239.6
A
1004-6070(2016)05-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