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國家發改委表示,總體上看,當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主基調仍然是去庫存。下半年,針對市場分化的情況,應更加注重分類施策、因城施策,促進市場平穩發展。對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要密切關注其庫存下降情況,加大住房供應,合理引導住房消費,防止房價持續過快上漲;對三、四線等商品房庫存較大的城市,要根據當地市場情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房地產庫存。同時,應以滿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為目標,以解決城鎮新居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以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關于對東北新的支持政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支持地方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一是全面推進東北振興重大政策文件貫徹落實;二是加快推進東北地區重點領域改革;三是支持東北地區擴大合理有效投資;四是支持東北地區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五是支持東北地區謀劃建設重大開發開放平臺。
人社部印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提出,完善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制度,努力實現財政對社會保障投入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堅持精算平衡,完善籌資機制,分清政府、企業、個人等的責任。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加快推進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立法,建立健全基金監督行政執法規程和自由裁量基準制度,強化基金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全過程監督檢查。推進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險基金工作。拓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加強風險管理,提高投資回報率。建立健全基金投資運營監管、報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市場化運營法規政策和監管機制。完善社會保險欺詐查處和移送制度,健全基金監督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完善基金監督信息系統,健全社會保險違法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另外,《規劃綱要》要求健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推進基金省級管理和投資運營。
發改委表示,從趨勢看,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為做好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發改委和各部門、各地方還將不斷調整充實政策工具箱,適度擴大總需求,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下一步,將以投融資、國有企業和重點行業、新型城鎮化等為重點,繼續抓緊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正在抓緊推進,發改委正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降低企業杠桿率的綜合措施。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建立投資項目“三個清單”管理制度;優化管理流程;規范企業投資行為;進一步明確政府投資范圍;優化政府投資安排方式;規范政府投資管理;加強政府投資事中事后監管;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充分發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積極作用;完善保險資金等機構資金對項目建設的投資機制;加強構建更加開放的投融資體制;創新服務管理方式;加強規劃政策引導;健全監管約束機制;加強分工協作;加快立法工作;推進配套改革。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近日下發征求意見函,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制定的《關于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這份文件共分十一條,具體內容包括:加快組織煤電企業與售電企業、用戶簽訂發購電協議;加快縮減煤電機組非市場化電量;其他發電機組均可參與市場交易;引導電力用戶參與市場交易;適時取消相關目錄電價;不再安排新投產機組發電計劃;推動新增用戶進入市場;放開跨省跨區送受煤電計劃等。此舉意味著發用電計劃放開進入具體操作層面,一個電力交易的批發市場即將形成,這對深化電改、加快電力交易市場化都有著重大意義。
在世界信用評級體系中,中國正在逐漸崛起,話語權不斷增強。在7月18日—19日舉行的2016世界信用評級論壇上,多位中外嘉賓表達了上述觀點。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認為,中國和亞洲是實現新評級模式的關鍵。目前,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評級體系開始崛起。早在2013年,大公國際、俄羅斯信用評級公司、美國伊根—瓊斯評級公司聯合組建了世界信用評級集團。該集團是一個非主權國際機構,不代表任何國家和集團利益,正在打破西方評級機構的壟斷。截至目前,已有幾十個國家的評級機構表達了參與世界信用評級集團的意愿。
供給側改革成效已經初步顯現,這是7月15日經濟半年報披露的結果。從去產能看,上半年煤炭產量下降了9.7%,粗鋼下降了1.1%;從庫存情況看,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3月末減少了2100萬平方米;從去杠桿的情況來看,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從降成本的角度來講,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的主營成本是略有下降的。國家統計局表示,從這些數據來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力度不斷加大。下一步,要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積極培育新的經濟結構,壯大新的發展動能,力促經濟穩中向好。
近90個單位近日公布了因公出國(境)決算費用,這些中央單位2015年總共花費了10.1億元出國(境)經費。其中,國家體育總局花銷最大,出國(境)開支為2.39億元,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開支最少,為27.27萬元。據計算,中央官員每人出國一次的開銷在1.74萬元左右。以派出青年交流團為主的團中央因公出國(境)花錢最省,每人次出國(境)費用僅為4600元。而平均每人次出國(境)花費最多的要屬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平均每人次花銷12.93萬元。
今年中國電信逐步取消長途漫游費,并將率先推行全流量計費(電話、短信折合為流量,統一計費)。這意味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