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玲
?
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財務管理探析
■/李建玲
摘要:我國財務會計制度不斷改革,其中在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方面變化較大,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和財務準則的制定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企業財務人員對新舊會計準則的差異要進行深入的分析,詳細了解其對會計工作的影響,從而對財務活動進行一定的完善,不斷促進企業財務各項事物的正常開展。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財務部在2007年對財務的各項制度進行了修訂,在進行制定的過程中主要是針對相關的無形資產、借款費用和租賃等方面進行修改,對現金流量表、債務的重組和相關的投資和會計政策進行一定的改善,對會計的評估和會計差錯的更正也進行不同的規范;在進行會計各項規范的制定中,將企業的無形資產和投資這兩項進行一定的更改,鼓勵企業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將這兩項準則進行實際的使用。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還需要對新準則的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對不同之處進行修改,保證其在工作的過程中將準則進行貫徹和執行。
(一)財務管理的目標缺乏一定的準確性
在進行會計信息和會計準則的改革中,制定一定的目標是進行改革的關鍵。在整個會計環境中可以看出,一些會計相關規范較好的國家,其所設的目標科學性和實踐性較高,對自身的發展有著明確的定位。但是在我國的會計發展中,大部分的中小型企業,其自身的會計制度制定的不合理,沒有相關的規范作為指導,只是將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對會計的相關規范考慮的不全面。但是在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對企業的發展來講,利潤不僅僅是維持企業發展的唯一因素,對信息的利用也是關鍵的因素,接受信息、利用信息、加工信息和掌握相關的信息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企業的財務人員在進行財務相關制度的創建中需要對企業的信息進行一定的關注。企業經營的實質就是將無形資本和有形資本進行一定的轉化,使得其發揮更好的作用。在傳統的企業經營中,經營的重點都是進行企業的資本投入與產出之間的轉換,這樣的方式對一些無形的資產和知識產權的發展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使得企業在最后的發展中忽視企業的智力勞動人員和對企業貢獻人員的利益分配權,造成企業的長久發展不平衡,對企業的創新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加劇了企業股權所有者、經營者和員工之間的矛盾。
(二)對財務的控制缺乏一定的力度
在現階段的大部分企業中,還是采用傳統的家長式的經營方式,但是在權利的劃分方面又無法進行一定的制衡,使得整個財務制度混亂,企業的財務難以進行管理,對企業的風險控制缺乏一定的有效規避。在進行企業的管理中,中小型的企業為了企業的成本縮減而盲目的進行員工的縮減,使得財務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身兼多職,這是財務工作中較為嚴重的問題,不僅會使得企業的財務管理出現漏洞,對企業的長久發展也會產生較為不利的影響。而且一部分的企業對財務部門的重視程度存在嚴重的誤區,對財務部門的重視程度不夠,造成企業在進行財務控制的過程中出現各種不配合的現象,影響企業財務制度的規范和企業財務工作的展開。由此可見,在進行實際的工作中企業在財務管理的控制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需要進行一定的改善。
(三)財務信息的準確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
在進行企業的管理中,財務信息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對經營性的支出和非經營性的支出在實際的工作中沒有進行一定的區分,使得資金的使用不夠規范和明確,在進行資金的核算中容易出現一些混亂的現象,影響資金使用的準確性。在進行成本的核算中,將一些不需要劃分到成本的科目進行核算,資本的支出和營業外的支出等科目的核定較為混亂,造成企業在進行核算的過程中各項數據出現不準確的現象,直接的影響利潤。在進行成本的核算中沒有將企業的成本核算對象進行有效的劃分,對成本的核算不夠明確,使得成本的支出過大,對成本的核算出現不清晰的情況。
(四)從業人員的素質存在一定的問題
在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中,企業的管理者為了節省相關的費用,在進行財務人員的使用中存在一定的欠缺,沒有將財務從業人員的素質和企業自身發展聯系起來,對現代的企業財務管理理念缺乏一定的了解,對財務從業人員的從業素質缺乏一定的認識。在進行企業的財務管理中,財務具有靈敏性和快速性的特點,財務人員在從業的過程中需要自身的專業度較高,這樣才能及時的反映企業的相關財務經營狀況,對企業的發展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指導。但是在現階段的中小型企業中,從業人員的分布還是按照金字塔的形式,在進行構建的過程中存在大量的中間層次,效率較為低下,缺乏一定的靈活性。例如,在大部分的企業中財務經理往往在企業中的時間較長,對企業的了解較為充分,但是因為在一個企業中的時間過長,就會產生慣性的思維,即使是不適應現階段的企業發展也會將自身的觀點進行維護,造成企業的財務發展存在誤區。
(一)創新財務管理的控制觀念
在進行實際的工作中,企業的從業人員和管理人員需要不斷的創新自身的觀念。在新的會計準則下,以市場作為基礎和導向,充分了解市場的發展動向,以市場作為中心進行財務工作的展開和財務制度的制定,轉變企業的觀念。企業在發展中需要不斷的轉變自身的發展思路,改變落后的發展觀念,具有長遠的發展觀和可持續的發展觀,讓企業在有效的資源下進行長久的發展,與財務的準則相一致,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增長和財務的協調發展以及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企業在今后的發展中要將財務的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重視財務的制度和相關的發展方向,在新的準則下不斷的進行財務制度的普及,使財務工作在企業內部有效展開。
(二)建立相關的配套機制
在進行企業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制定出一定的規范性制度作為財務管理的輔助制度,并將這些制度和規范與其他部門進行銜接,從而在整個企業中對財務管理進行一定的規范。企業在實際的工作中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進行一定的財務處理流程和信息系統的構建,制定出適合自身發展的財務操作規范和操作的手段,為財務人員的科學管理提供一定的便捷。在新的準則下,需要對企業的財務系統進行一定的規范和升級,重新調整新的系統,使其和新的財務準則相適應。在使用財務軟件的企業中,也需要對自身的軟件系統進行升級和調整,使得整個財務系統更加的嚴謹規范。
(三)進一步提升從業人員的素質
在新的會計準則下,對于財務人員的基本素質的要求更高,在企業的財務報表的列報、報表的合并以及資產的減值等方面的要求更加的突出,在實際的工作中需要從業人員基本的素質不斷的進行提升。因此,企業在進行財務從業人員的管理中需要不斷的進行工作觀念的轉變,熟悉新的準則,了解財務工作的框架和相關的會計知識。舉例來講,企業的財務經理應該不斷的進行規范的學習,并和其他企業的財務人員進行一定的交流與合作,這樣才能發現自身的局限性,不再僅僅是作為本企業的財務從業人員進行財務管理,而是站在市場的角度上對企業的各項財務進行管理,打破固有的思維,企業的發展空間,以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四)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
在進行企業的發展中,應該充分將企業的發展體系進行分析和構建,對各部門進行一定的監督和管理,嚴格的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形成完善的內部監督機制,保證企業的各項制度都能夠符合國家的規范。在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將企業的資金管理進行一定的強化,保證企業在新的會計準則下各項制度有效的執行。同時需要和企業的各個部門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系,打破傳統的部門之間各自為政的現象,將各部門之間進行有機的結合,使得財務控制在整個企業中進行有效的貫徹和執行,而不僅僅是在財務部門展開,這樣可以將財務的管理和整個企業的發展進行結合,對企業的發展更加有利。
綜上所述,企業在進行經濟發展中需要不斷的將財務管理重視起來,在新的會計準則下改善傳統管理中的漏洞,不斷推動財務管理的全面科學發展,將企業的發展和財務的改革相結合,促進企業財務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楠.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的影響和具體實踐初探〔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4(10).
[2]肖仕兵.新會計準則下的風險控制和企業財務管理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22).
[3]李立新.新會計準則下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研究〔J〕.會計師,2015(3).
[4]苗建壯.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23).
◇作者信息:天津城市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羅敏
◇責任校對:羅敏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070(2016)03-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