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海,梁 晨,宋雯雯(青島農業大學,山東青島 266109)
基于實踐教學和科研項目相結合的模式提升大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趙洪海,梁 晨,*宋雯雯
(青島農業大學,山東青島 266109)
高等院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職能。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僅是高等教育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也是國家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有機組分?;趯嵺`環節對于提高大學生實踐創新的重要性,將科研項目融入實踐教學環節,在開展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完成實踐教學任務,以科研成果促進教學改革,以實踐教學支撐科研項目。該模式既加強了科研與教學的聯系,又激發了學生的科研興趣,為學生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創新和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礎。
實踐教學;科研項目;實踐創新能力
我國制定的2010—202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對高等教育明確提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1]。由此可見,國家對于高校的人才培養尤其是創新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院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職能。當代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不僅是高等教育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而且是國家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有機組分[2]。
高校的實踐教學環節是提高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環節[3]?;趯嵺`環節對創新意識形成的重要性,近年來高校強化了實踐教學改革,初步形成了以實踐能力為基礎以創新思維為核心的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理念[4-6]。在這一理念指導下,逐漸注重實驗的綜合性和設計性,加大創新性實驗的投入力度,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
然而,創新性實驗不僅需要定期更新實驗教學大綱、培訓實驗教師,而且需要購置配套的實驗設備,在一定程度上放緩了實踐教學創新性改革的進程[7]。那么,高校能否另辟蹊徑,不必投入大量的精力創新實驗內容,而且在現有實驗設備的基礎上就可以達到強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效果呢?高等院校除了肩負為國家培養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的重任,還是國家各級科研項目的重要組織者或參與者,承擔了眾多的自然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項目,為我國的基礎研究及科技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8]。合理利用高校這一雙重屬性,將科研項目融入實踐教學環節,在開展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完成實踐教學任務,以科研成果促進教學改革,以實踐教學支撐科研項目。既加強了科研與教學的聯系,又激發了學生的科研興趣,為學生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創新和探索奠定良好的基礎。
2.1 轉變專業課程授課觀念,讓科研走進課堂
傳統的專業課授課大多以教師講授多媒體課件的形式進行,教師單方面地灌輸專業理論知識,學生被動、機械地接受。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和主動涉獵知識,更何談實踐創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應將科學研究的發散思維和創造思維融入授課觀念中,將科研項目貫穿于課堂教學中,將科研成果同理論教學緊密結合,善于捕獲本專業相關領域的國內外研究熱點,洞悉本學科學術發展的前沿和動態,及時進行教材的更新。同時,教學過程中應以項目中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為線索,以教材的理論知識為背景,以實踐教學的技術操作為基礎,構建科研項目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案例教學模式,既豐富和拓展了理論教學的內容,又增強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讓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培養實踐創新能力。
2.2 優化實踐教學課程結構,促進科研項目與實踐教學的互動
傳統的實驗課程是以學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為目標的驗證性實驗,而不是具有探索性和設計性的綜合性試驗[9]。教師的照本宣科,導致學生的按部就班,毫無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空間。因此,優化實踐教學課程結構,精簡驗證性實驗課時的同時,適當增加研究性、設計性和開放性的試驗。專業教師可以將科研項目分解凝練出一個個試驗目標,低年級的學生主要是根據試驗目標查閱相關的國內外文獻,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高年級的學生針對試驗目標,自主設計試驗內容和試驗方案,充分挖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潛能。以創新的實踐內容、良好的科研平臺和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2.3 成立由專業教師負責的大學生科研小組,讓學生參與科研
基于科學研究的探索性、創造性、極強的專業性和艱難性,大學生自身專業知識和科研素養不夠全面,獨立進行科學研究必然受到限制[10]。因此,成立由專業教師負責的大學生科研小組,從科研的立項、開展到結題,由專業教師全權指導學生的參與。專業教師應向學生詳細地介紹自己的科研方向和基金項目,結合教學內容,將科研項目分解成若干個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單獨成題。讓學生充分了解后,結合自己的興趣進行指導教師和科研子項目的選擇。同一子項目的學生組成一個科研小組,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相關文獻的查閱、試驗方案和技術路線的設計、試驗的開展,直至結題報告的撰寫。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而且激發了學生參與科學研究的主動性。
2.4 構建實踐創新考核體系,督促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構建大學4年全程階段式的實踐創新考核體系,以增設實踐創新學分的形式進行量化積分考核。在大一、大二學年年末進行第1階段的初期考核,重點考評學生對課題涉及到的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收集資料和查閱文獻的能力;大三學年中期開展第2階段的考核,借鑒研究生的開題模式,以幻燈片的形式進行開題匯報,主要考察學生試驗方案的設計,是否具有可行性、研究性和創新性;大四學年年末進行第3階段的考核,以科研小組為單位進行課題的總結匯報。內容包括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最新的研究進展、材料與方法、結果與分析、創新點、成果轉化和心得體會等,然后每個成員具體介紹自己的分工和對課題的貢獻。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試驗報告,結合試驗過程中的態度、實踐動手能力、對創新點的貢獻大小進行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綜合評價。
2.5 完善教師和學生實踐創新的保障制度,激勵教師和學生勇于實踐創新
加大科研實踐平臺的建設和實踐教學經費的投入,成立開放性實驗室,鼓勵教師和學生多進行探索性、創新性試驗,充分挖掘其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潛能。
制定科研成果的效果評價和獎勵政策,成立實踐創新獎勵基金。例如,科研成果以論文、專利等形式產出,則根據發表論文的等級和專利的類型,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物質獎勵;科研成果達到相應的標準后,給予保送研究生的資格;對于教師而言,指導的學生如果有科技成果的轉化,可折合成一定的教學工作量,或者在晉升職稱中給予優先資格,激發學生和教師實踐創新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競賽、科學普及和學術交流等科研活動,營造濃厚的科研創新氛圍。高校應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科技競賽和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同時,各學院定期舉辦科普活動和邀請國內外同行專家學者做學術報告,或者開展學術論壇等交流活動,讓學生在參與競賽、項目和學術活動的同時,切身體會到實踐創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總之,科研項目和實踐教學的相互結合與滲透,既提高了教師的科研和教學水平,又豐富和拓展了理論教學的內容,增強了學生主動投入科研實踐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自我創新意識的構建,為國家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1] 龔放.大學與杰出人才的培養 [J].大學(學術版),2011(2):28-30.
[2] 吳愛華,侯永峰,陳精鋒,等.深入實施“拔尖計劃”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J].中國大學教學,2014(3):76-80.
[3] 崔虹云,尚東昌,肖仲杰.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中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 [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2):163-165.
[4] 盧育紅,陳至坤.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搭建創新實踐教學平臺 [J].中國電力教育,2008(8):136-137.
[5] 邢莉娜,趙海軍,劉奇.以科學發展觀指導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路徑選擇 [J].教育與職業,2015(4):35-37.
[6] 郭建忠,李志萍,劉力,等.大學公共基礎化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模塊化構建與實踐 [J].化學教育,2016,37(10):40-43.
[7] 周童,陳德春,曲占慶.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6):66-68.
[8] 宋遠明,徐惠忠,王波,等.大學生參與教師科研課題對促進綜合素質發展及就業的作用 [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1):12-13.
[9] 劉翠紅,陳秉巖,王建永.基于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改革 [J].科技創新導報,2011(1):151-152.
[10]明建華,張易祥.通過科研活動提高大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J].科技視界,2012(2):22,31.◇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Based on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ZHAO Honghai,LIANG Chen,*SONG Wenwen
(Qingdao Agriculture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109,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talents'cultivation for the country.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hought of undergraduate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to deepen teaching reform,but also an organic component of national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practice part improves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art.Consequently,the practical teaching task will be completed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researches.The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es can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meanwhile,practical teaching will support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It not only strengthen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search and teaching,but also stimulates the students'interest in scientific research,which establishes an excellent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innovate and explore in practical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S642.4
A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6.10.029
1671-9646(2016)10a-0086-03
2016-06-29
青島農業大學2016年校級教學研究項目(XJG2016036);山東省“泰山學者”建設工程專項青島農業大學博士基金項目(631116)。
趙洪海(1969— ),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植物線蟲學。
*通訊作者:宋雯雯(1982— ),女,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植物基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