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
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就是在平時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借助過去的史事來貼近當前學生生活或未來生活的一種教學模式。實施這一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人文素質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非常感興趣,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筆者就結合高中歷史生活化這一教學模式談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認識。
歷史學科最大的特點就是過去性強,現代學生學習歷史很難擁有足夠的興趣和好奇心,他們的思想是流動的,是具有很強的前瞻性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從發展的角度來分析學生心理,從生活的角度讓學生學會感知、理解和分析,這樣學生才能對歷史學科有較深的認識和感悟,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才能主動地參與生活,從而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來掌握更多的技能。
2.1創建友好、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更是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的過程。高中歷史課教學實現生活化的基礎和保障就是教師的定位。即教師在教學中要和學生形成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才會認為教師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才容易接受教師和教師所講的知識。其次就是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來,這樣學生才會深刻地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才能在課堂上很好的發揮和展現自我。
2.2教學內容應體現生活化。歷史雖成為過去,但它反映的畢竟是曾經發生過的客觀事實,它依然可以成為我們今天前進的一面鏡子。的確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種種問題,若將歷史和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那么歷史知識同樣會閃爍出其獨特的光芒。也就是將歷史教學植根于現實中,歷史課堂才會更加熠熠生輝。因此,歷史教師在教學時應有獨特的眼光和敏捷的思維,善于去捕捉生活的點滴,善于去觀察社會上存在的熱點話題,并將這些東西有機融合在歷史教學中,以實現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的教學目的。例如在講中國封建社會時,教師可以結合現代的政治制度來讓學生認識封建制度的弊端和專制,從而能使學生親身地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以增加學生們的正能量和幸福感。再如在進行生活化歷史教學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目前的一些歷史影視劇來進行穿插教學,或點評或講解或分析,這樣往往會激發學生們足夠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切實地感覺到歷史的車輪是向前滾動的,歷史是不可忘記的。只有銘記歷史,才能譜寫出新時代最美好的篇章。
另外,歷史生活化教學要與時事熱點緊密結合。一些研究證明,高中學生求知欲強,愛國主義情感深厚,并且分析事物也具有一定的理性,他們對社會動態和社會時事是持積極的學習態度的。例如在講清朝邊疆危機的內容時,我適時地播放了關于東突組織在新疆制造恐怖事件的新聞,學生們觀看的非常專注,表情也非常的嚴峻。這時我便讓學生就這一事件展開討論,很及時地對學生進行了愛國教育和國情教育,使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鍛煉了自己的思維,完成了思想境界的升華,幫助他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確,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教育,這就是生活的力量,生活的魅力所在。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在順應新課標理念的基礎上,盡量把一些真實的生活素材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將歷史知識和現實生活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歷史知識和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以使學生更深刻地感悟歷史,認識生活。
2.3教學組織形式設計要具有生活特色。眾所周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教學的主力軍。因此,教學過程中有經驗的教師總是在教學組織形式上下功夫,認真做好教學設計,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這樣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是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最佳教學手段。在進行歷史教學活動生活化設計時,教師應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努力構建和創設歷史生活化的場景和情境,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抓住學生的心理,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借助所創設的“歷史情境”來了解和認識歷史,以增強學生的理性分析能力。例如在教學 《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舉辦一個“審判大會”,通過學生們生動感人、形象逼真的表演,來反思歷史,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從而獲得新的感悟。這樣生活化的教學組織形式,不僅令學生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喚起了學生學習歷史的欲望,從而大大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
050400河北省平山縣職業教育中心王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