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玲
(吉林省琿春邊防檢查站,吉林 琿春 133300)
?
俄漢成語中動物隱喻意義的對比研究
劉玲
(吉林省琿春邊防檢查站,吉林 琿春 133300)
[摘要]隱喻作為一種基本的修辭手段,賦予了語言生動性及表現力。動物隱喻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學現象,作為隱喻研究系統中的一個分支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研究者的青睞。成語是語言的精華,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是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是各民族千百年來歷史文化的積淀。俄漢成語中存在大量的動物隱喻現象,但兩國成語中關于動物隱喻的意義卻存在諸多差異。本文從文化內涵角度對俄漢成語中動物隱喻意義的一致性和差異性作以對比分析,并對其差異性的主要原因進行嘗試性探究。
[關鍵詞]俄漢成語;動物隱喻;對比分析;文化差異
人類在對生活的細致觀察以及仔細推敲的基礎上,對動物產生了好惡感情。每個民族都有用自己民族文化中所熟悉的動物設喻的習慣,并喜歡借用某些動物獨有的特征和習性來隱喻人的好壞善惡或反映社會中的某些特殊現象,由此便產生了許多以動物隱喻作為基礎的固定詞匯。成語是詞的一種固定的組合形式,是各民族語言中最精辟的一個部分。俄語成語的含義深刻且富有濃厚的民族色彩,一些用動物設喻的成語所蘊含的真正意義與漢語在語言的表達上有時候完全一致。各民族有其獨有的地理環境、風俗習慣以及文化傳統,自然會對同一動物產生不同的聯想,這體現了各民族獨有的文化特色。
一、俄漢成語與動物隱喻研究概述
(一)俄語成語研究概述
1.俄語成語的特征
(1)意義的整體性
俄語中,成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形式完整、具有獨立意義的成分組成的。成語中的各個詞大多已經失掉了本身所具有的意義。成語的真正意義并不是字面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例如:соль земли(民族精英;其意義并不等于鹽的意義加上土地的意義);золотая рота(流浪漢;其意義并不是“黃金連隊”,即黃金的與連隊的意義簡單相加)。
(2)結構的固定性
俄語中,成語結構的固定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組成詞是不能任意替換的;其二,組成詞的組合順序是不能隨意變動的。例如:Собаку съел(行家里手,精通某事),該成語是由俗語“Собаку съел,а хвостом подавился”縮略而成。后來該俗語的前部分Собаку съел引申為“行家里手,精通某事”之義,而其組成詞及其順序也就固定下來,既不能用пёс, щенок 等詞代替собака,也不能用скушал, уписал等動詞代替съел。
(3)民族文化性
俄語中,成語常常會受到民族傳統習俗的影響。俄語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成語是反映俄羅斯民族獨特的風俗傳統、社會風尚和民族心理的。例如:Со своим самоваром в Тулу не ездят(多此一舉),該成語的由來跟俄羅斯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系。俄羅斯人大都喜歡喝茶,喝茶當然是離不開茶飲(самовар)的。圖拉(Тула)是茶飲的主要產地,有“茶飲之都”的盛譽。因為Тула盛產茶炊,后來就在民間慢慢地產生了“去圖拉不必帶自己的茶飲”這一成語,后該成語轉義為“多此一舉”。
(4)自然環境性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同它所在的自然環境分不開的。成語作為民族文化的一個特色部分,自然而然也會受到其所在特定的自然環境的影響。例如: как грибы после дождя(雨后蘑菇),該成語的含義與漢語成語“雨后春筍”保持一致。竹子的生長區域主要是在熱帶或亞熱帶,俄羅斯的氣候和自然條件并不適合其生長。所以,在俄羅斯找不到完全的等價物來一一互譯。
2.俄語成語語義來源
(1)宗教信仰
俄羅斯人信仰的東正教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在俄語中,很多成語都來自教會斯拉夫的圣經語部分。例如: бросать камень (指責、責難)。古代猶太有向罪人投石,將罪人活活處死的酷刑。該成語出自《圣經》。相傳一些偽善的法利賽人,把耶穌引到一個被控行為不端的女人面前,想要讓耶穌為難:如果耶穌向婦人扔石頭,那么他的仁慈何在?如果不扔石頭,他的公平又何在?耶穌識破他們的意圖之后就說:“你們中間誰無罪孽,誰就第一個向她投石。”結果誰也不敢投石,女人得以活命。
(2)重大的歷史事件
在俄語中,有許多的成語都是來自重大的歷史事件當中。例如:Мамаево побоище(一場混戰,亂七八糟)。Мамай(馬麥)是蒙古金帳汗國的可汗,于1380年9月率兵30萬進犯莫斯科,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統帥各國聯軍15萬人迎敵,雙方在頓河上游進行了一場血戰,最終馬麥的軍隊慘敗。馬麥是俄羅斯公國的兇惡敵人,他的名字常用作罵人的話。
(3)民間故事,童話傳奇和某些民間娛樂活動
在俄羅斯民間口頭文學的發展過程中,產生許多為大眾所熟知的藝術形象,這些形象后來在廣泛流傳中逐漸演變成固定的成語。例如:По щучьему веленью(按照梭魚吩咐,出現奇跡)。該成語原來是俄羅斯童話中某“神咒”的前半部分,人們只要念出這句神咒,其愿望便能實現,就像變戲法一樣,要什么便有什么,因而這一成語便轉義為“靠仙法魔術”或“靈丹妙藥”。
(二)漢語成語研究概述
1.漢語成語的特征
(1)結構固定性
成語的構成成分和結構形式一般情況都是固定的,其不能隨意更改其內部詞的組合。例如:唇亡齒寒,不能改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無牙冷”。此外成語里的語序也都是固定的,不能隨意變化。例如:來龍去脈,不能改為“去脈來龍”。
(2)意義整體性
成語在意義上具有整體性。它的意義并不是其內部各個詞的意義簡單相加,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如:狐假虎威,字面意思是“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實際含義是“倚仗別人的權勢去欺壓人”。
(3)語法功能的多樣性
從漢語語法的角度來看,漢語成語在句子里相當于一個短語。通常短語在一個句子中能充當各種不同的成分,因此,成語的語法功能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體詞性成語,體詞一般包括名詞、數詞、代詞和量詞,如驚弓之鳥、半壁江山、必由之路;謂詞性成語,主要包括動詞性成語和形容詞性成語,如禍國殃民、金蟬脫殼、酣暢淋漓。
2.漢語成語語義來源
(1)寓言故事
寓言通常是以散文的形式來講述帶有諷刺意味但不乏哲理性的故事。在漢語中,許多的成語都是出自寓言故事當中的。例如:“東施效顰”,該成語是出自《莊子·天運》里的一則寓言,主要是關于東施模仿西施不成反遭眾人唾棄的故事,后來該成語用來諷刺胡亂模仿的行為。
(2)神話傳說
神話傳說常常是一些有關古代英雄的故事。神話作為一種文學創作的形式在上古時期非常地受歡迎,神話中的一些詞句也逐漸發展成為固定成語。例如:“精衛填海”,該成語出自先秦古籍《山海經·北山經》。主要內容是:上古時期炎帝最疼愛的小女兒(女娃)在東海游玩時不幸被淹死,她的靈魂化作一只精衛鳥,總是飛到西山去叼石頭和樹枝扔進東海,發誓要填平東海為自己報仇。后來該成語引申為按既定的目標堅持不懈地奮斗到底。
(3)歷史故事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歷史人物,也譜寫了一幕幕生動鮮明的歷史故事,一些歷史事件早已經演化成固定的成語。例如:指鹿為馬,該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主要內容是:秦二世時期,有個名叫趙高的奸臣,其指著鹿硬說它說是馬,意圖用以謀害大臣。后來該成語引申為故意顛倒黑白。
(三)隱喻研究概述
1.隱喻研究
(1)隱喻的界定
隱喻是人類語言中最重要、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手段。在口頭交流的過程中,人們常常會借用到某些隱喻來陳述事實。可見,隱喻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例如:恐龍,喻指奇丑無比的女性,帶有強烈的冒犯性;Заяц(兔子)喻指逃票的人。第一位對隱喻問題作出專門研究的學者是亞里士多德。他把隱喻定義為“給一件事物一個屬于其他事物的名稱”。《辭海》對隱喻的解釋是:比喻的一種。本體和喻體的關系,比之明喻更為緊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類的關系,隱喻在形式上卻是相合的關系。例如:時間是金錢;失敗是成功之母。《蘇聯百科詞典》對隱喻的解釋是:根據所對比的兩個成分的共同特征,把某一事物(現象)的特征轉移到另一事物上。例如:Сердце не камень;Краткость-сестра таланта。俄漢兩種語言中都有隱喻這一辭格,但各自的稱名和所含范圍卻有所不同,這也體現了兩個國家的語言學體系的不同。
(2)隱喻的語言修辭功能
1)精煉而富有想象力
隱喻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精煉,區區的一個詞或詞組常常可以表達一系列的含義。例如一個婦女如果把她的丈夫說成是一只“泰迪熊”,她想要表達的含義就是:可愛、天真、任性、愛撒嬌等。由于隱喻中喻體一般比本體更為具體,所以經常會給人一種形象生動的感覺。例如,上海方言中,有許多引入的口頭語就是通過隱喻構成。例如:宰人(指多收費,亂收費);搗漿糊(指混日子,搗亂)。
2)創新而富有啟發功能
人們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喜歡追求創新。伴隨一些新事物的出現通常會衍生出與之相關的一系列術語,人們很快就會將其借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從而產生特殊的修辭效果。比如,近年來股票交易盛行,人們很快就將與股市相關的概念與術語借用到婚姻領域,產生了許多新鮮的含義。例如:拋出原始股,指初次戀愛;套牢,指夫妻感情不和;解套,指離婚。
3)委婉與高雅
由于一些特殊情況或者原因,人們在日常交際中常常會借用委婉語來描述事實、說明問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委婉語都是通過隱喻的方式構成的。在臺灣某旅館,男廁所被稱為“觀瀑樓”,女廁所被稱為“聽雨軒”。既富有想象力,有富有詩意,同時又給人以幽默感。中國的許多菜名都很富有詩情畫意,如:“穿過你的黑發我的手”,即“海帶燉豬蹄”;“珊瑚島上寶石礁”,即“咸魚蒸肉”。
2.動物隱喻研究
(1)動物隱喻的界定
動物隱喻是以動物名稱為喻體,用來指稱所要表現的人或事物。在中國近代史上,八國聯軍中有五國都被喻為動物:tiger(虎),代表英國;bear(熊),代表俄國;snake(蛇),代表德國;frog(青蛙),代表法國;hawk(鷹),代表美國。其實,在俄漢語中同樣存在著大量動物隱喻的實例。例如:сказка про белого бычка(車轱轆話);тёмная лошадка(脾氣、性格尚未了解的人);акулы пера(言辭尖刻的新聞記者)。
(2)動物隱喻的主要特征
其一,共識性。蛇在中俄文化中都有陰險毒辣的含義,通常與蛇相關的漢語成語或諺語都含有貶義。例如:強龍斗不過地頭蛇,比喻外來的豪強斗不過當地的惡勢力;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心不足,得寸進尺,這山望著那山高。在俄語中也存在一些相類似的成語、諺語,例如:Льстец под словами-змей под цветами(舌下的獻媚,花下的毒蛇)。由此可見,蛇的陰險毒辣這一特性在中俄文化中是一致的。
其二,外顯性。動物的外部特征或生活習性較為鮮明且獨具特色,人們就很容易察覺到這些鮮明的特征以及習性。“狐貍”在人們心中最鮮明的形象莫過于狡猾、虛偽、陰險與貪婪,如:老狐貍(喻指狡猾奸詐、老謀深算、心腸狠毒的人);Хитрый,как лиса(像狐貍一樣狡猾)。這是中俄對狡猾、偽善、陰險的狐貍的生動寫照。
其三,社會性。動物形象具有廣泛的社會性。中國古代科技水平相對落后,農民把牛作為主要的耕作工具,因此牛在中國人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俄語里,內涵色彩和中國“牛”相同的是“馬”。例如:Старый конь борозды не испортит(老馬不踩犁溝)。牛和馬在中俄文化中代表的形象是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而形成的,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二、俄漢成語中動物隱喻意義的異同
(一)隱喻意義相同的動物形象
1.狼(волк)
狼(волк)在俄漢文化中都是貪婪、殘酷的象征。在漢語中存在以狼為喻體的一些成語,例如:狼心狗肺(比喻心腸狠毒或忘恩負義);狼子野心(比喻兇暴的人習性難改,用心狠毒)。在俄語中也存在一些類似的以狼為喻體的成語,例如:волком смотреть(懷敵意地看;陰森地看);рыскать волком(像餓狼尋食);волк в овечьей шкуре(披著羊皮的狼)。
2.狗(собака)
狗(собака)在俄漢文化中的形象都不佳。漢語中以狗作比喻的成語多含貶義,例如:狗急跳墻(比喻壞人在走投無路是不擇手段地蠻干);狗膽包天(比喻人膽大干壞事)。在俄語中由собака構成的成語也具有貶義。例如:жить как собака(像狗一樣的生活)。
3.天鵝(лебедь)
天鵝(лебедь)在俄漢文化中的象征意義完全相同,皆喻指美麗、高貴、圣潔。在漢語中以天鵝為喻體的成語多含褒義。例如:鴻鵠高飛,一舉千里(指人有雄才大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俄語里,天鵝用來指稱美人,亦可用于對女子的愛稱。如俄語成語лебединая песня(天鵝之歌):傳說天鵝在臨死之前會發出它這一生當中最凄美的叫聲,因為它知道自己所剩的時間不多了,但是仍想將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現出來。
4.公雞(петух)
公雞(петух)在俄漢語中都是吉祥的象征。漢語成語“聞雞起舞”指聽到雞叫就馬上起來舞劍,后用以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公雞也經常出現在吉祥圖案之中,用以辟邪祈福,“金雞獻瑞”、“雄雞一唱天下春”等成語體現了公雞的大吉大利的象征意義。公雞在俄文化中也被看成吉祥物,因為雄雞報曉能驅走黑夜,而一切妖魔鬼怪會隨著黑夜的消失而離開。公雞的冠似火焰,而“紅色”和“火”在俄羅斯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在俄語成語中красный петух(紅公雞)成了огонь(火)的代名詞。此外,在俄羅斯民間婚俗中,петух是爐灶、家園的象征,是幸福和多子的象征。
(二)隱喻意義不同的動物形象
1.隱喻意義部分不同的動物形象
(1)老虎(тигр)
老虎(тигр)在俄漢語中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在俄語里,老虎比喻兇惡的人、虎狼之徒。例如:бумажный тигр(紙老虎)。其實,在俄文化中獅子才是百獸之王,所以在俄語中包含虎的成語、諺語是有限的。中國人認為,作為獸中之王的老虎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比喻兇猛殘忍、冷酷無情的人,如:養虎為患(比喻縱容敵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與虎謀皮(比喻跟惡人商量要他放棄自己的利益,絕對辦不到);另一方面,是力量勇猛的象征,是人們心目中的保護神。例如:人中老虎(比喻人中豪杰)、龍翔虎躍(比喻奮發有為)。可見,在中國文化里,對虎的認識有褒貶之分。
(2)熊(медведь)
熊(медведь)在俄羅斯文化中具有多重的象征意義:一方面,是俄羅斯人喜愛的動物,是俄羅斯人們心目中崇拜的英雄,有主人和兄弟的含義,一些人的姓名也是由медведь構成的,比如俄羅斯現任總理梅德韋杰夫(Медведев),有時甚至作為“俄羅斯人”的代名詞出現在各大雜志報刊中。例如:медвежий угол(荒僻的地方那個,窮鄉僻壤的意思);另一方面,是愚笨無用、粗魯的象征。例如:Медведь на ухо наступил(缺乏編印能力,唱歌跑調); делить шкуру неубитого медведя (還沒把熊打死就開始計劃著分熊的皮了)。熊在漢文化中給人的印象通常是粗獷有力、笨頭笨腦和窩囊,其象征意義多為貶義。例如:柙虎樊熊(比喻被囚的惡人);衣狐坐熊(比喻生活極其奢侈)。在日常口語中,也可以通過“你真是個熊包”這樣的話表示“你真窩囊”的意思。
(3)驢(осёл)
驢(осёл)在俄漢文化中均是無能和愚笨的象征。在俄國文化中常常借用驢來罵人,比如:Он совершенный осёл!(他完全是一頭蠢驢!)глупый как осёл(像驢一樣愚蠢)。漢語中也有“蠢驢”、“笨驢”等相似的說法。例如:黔驢技窮(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也已經用完了)。
驢鳴犬吠(字面意思是如同驢叫狗咬一般,后用來比喻文字言語拙劣)。在俄羅斯,驢還有另外的一個象征意義,用來代表正義、勤勞和善良,俄羅斯童話和神話中有許多關于驢的可愛故事。
(4)烏鴉(ворона)
烏鴉(ворона)在俄漢語言中都被看作否定的形象,被認為是不祥之鳥。俄語里常用烏鴉來比喻愚陋、糊涂、懶惰的人。如:ворона в павлиньих перьях(用孔雀毛自飾的烏鴉,這個成語用來比喻煞費苦心地把自己打扮成有地位或有學識等人物的人)。在漢文化中,烏鴉也是不受人們喜歡的一種鳥,其在文學作品中都是以負面形象出現的。比如:烏合之眾(比喻沒有組織、沒有訓練,像群烏鴉似的暫時聚集的團伙)。在俄文化中烏鴉還有另外的一種截然不同的象征意義,例如:белая ворона(白烏鴉,比喻罕見的、十分特殊的人物)。
2.隱喻意義完全不同的動物形象
(1)象(слон)
象(слон)在俄文化中引申為又高又笨的人。在該引申意義下產生了一系列的成語。例如:как слон в посудной лавке(好似大象在瓷器店一樣,比喻英雄無用武之地);слона не приметить(比喻見小不見大,看不見最重要的東西)。在俄羅斯很少看見用大象圖案作裝飾,因為它是愚笨的象征。在中國大象很受歡迎,常常被視為一種吉祥的動物。在漢語中象與青獅共為祥獸,象又作“萬象”之意,如成語:包羅萬象(比喻內容豐富,應有盡有);氣象萬千(比喻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2)貓(кошка)
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貓(кошка)在俄羅斯文化中是同巫師和巫婆的形象聯系在一起的。基督教誕生后,曾宣布貓是巫師、巫婆的幫手,黑貓(чёрная кошка)是撒旦、是魔鬼,因而曾大肆捕殺貓。今天的俄羅斯人的這種觀念已經淡薄,但仍保留有這樣一個習俗:遷新居時,一定先把貓放進新屋。據說,貓可以趕走任何魔鬼,自己承受來自魔鬼的一切不幸。現代俄語中還保留一些成語,均表示不好之義:Блудлив как кошка(好偷如貓);Чёрная кошка пробежала между кем(誰與誰放生了爭吵,誰與誰之間出現了不和)。在漢文化中,人們認為貓是一種可愛的動物,如在中國關于貓的卡通形象有大臉貓、黑貓警長、藍貓、阿笨貓等。
(3)喜鵲(сорока)
喜鵲(сорока)在漢文化中被視為吉祥鳥,人們把它的清脆叫聲與喜事即將臨門聯系在一起,故在春聯、新婚對聯中常常可以看見“喜鵲”二字。此外,由于有牛郎織女相會時喜鵲為之架橋的傳說,故“鵲橋”暗含勾通男女姻緣之意。以上含義在漢語成語中都可找到與之相對應的痕跡。比如:鵲橋相會(比喻比喻情人或夫妻久別之后的團聚);鵲笑鳩舞(喜鵲歡叫,斑鳩飛舞。舊時用作喜慶的祝辭;“烏鵲通巢”比喻異類和睦共處)。俄羅斯人把сорока視為說話嘮嘮叨叨、多嘴多舌、喋喋不休的人的象征,如:Сорока на хвосте принесла(喜鵲帶來的消息,比喻未經核實的傳聞);Заладила сорока Якова(喜鵲雅可娃說的,比喻一個人令人厭煩地重復同一內容的話)。
(4)兔子(заяц)
兔子(заяц)在俄羅斯文化中具有負面的象征意義,被認為是鬼怪、邪惡的象征,所以俄羅斯人把它稱之為“斜眼的(косой)”,把穿過馬路的兔子視為不祥之兆。此外,兔子在俄語里也是膽小怕事的代名詞,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成語,如:Труслив как заяц(膽小如兔);Вор что заяц; и тени своей боится(賊像兔子一樣,連自己的影子都害怕)。在俄語口語中,заяц還可指無票乘車的人,如:ехать зайцем(無票乘車)。在漢文化中,兔子具有溫順、智慧的象征意義,如:守如處女,出如脫兔(比喻軍隊未行動時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另外,兔子還可指代月亮,如白兔赤烏、東兔西烏、兔缺烏沉。
(三)隱喻意義空缺的動物形象
1.俄語成語中的典型動物形象
火鳥(жар-птица)是俄羅斯特有的一種神鳥,通身發出耀眼的光亮。Жар一詞義為“燒紅的碳炭,如:как жар гореть(閃閃發光,亮的像紅火炭);чужими руками жар загребать(假他人之手火中取栗)。Жар-птица表明此鳥與“火”(огонь)有關,反映出俄羅斯人對“火”的崇拜。
2.漢語成語中的典型動物形象
(1)鴛鴦(мандаринка)
鴛鴦(мандаринка)是漢語中獨有的一種動物。鴛鴦常常成雙成對的出現,成為永恒愛情的象征,如:棒打鴛鴦(比喻拆散恩愛的夫妻或情侶);鴛儔鳳侶(比喻男女歡愛似鴛鴦、鳳凰般相偕作伴)。人們常把鴛鴦的圖案繡在各種各樣的物品上,送給自己中意的人,借此來表達自己的愛意。
(2)蟬(цикада)
蟬(цикада)是漢語中獨有的一種動物。蟬在中國古代是復活和永生的象征,以露水為生,在人們心中又是純潔的象征。在漢語成語中蟬的形象很常見的,如噤若寒蟬、金蟬脫殼、寒蟬凄切。
三、俄漢成語中動物隱喻意義形成的影響因素
(一)宗教信仰因素
在基督教傳播的過程當中,教會斯拉夫語為俄語提供了許多成語,如《圣經》中的成語мемать бисер перед свиньями (在豬面前掃珍珠,比喻某人發表一些聽眾聽不懂的演說,或講些超過對方理解水平的道理)。漢文化深受道教、佛教的影響,其中有些動物性成語也具有極強的宗教色彩,如牛頭馬面、佛口蛇心、盲人摸象。
(二)文學作品因素
俄語中大量的以動物為喻體的成語都來自于文學作品當中,如成語щуку бросить в реку(把狗魚扔到河里)出自克雷洛夫的寓言《狗魚》,諷刺了沙皇的官吏們狼狽為奸、官官相護的無恥行為;Слона не приметил(有眼無珠)出自克雷洛夫的寓言《好奇者》,諷刺那些只注重雞毛蒜皮的小事而不在意本質的東西的人。在漢文化中同樣有大量的以動物為喻體的成語是來自文學作品中的,如雞鳴狗盜、杳如黃鶴。
(三)傳統文化因素
在漢文化中龍象征著高貴、權威和吉祥,和龍有關的成語多含褒義,如龍鳳呈祥、龍馬精神。在俄羅斯人眼里,龍是邪惡、罪惡的象征,具有圖騰意義的動物形象是熊。2014年索契冬奧會的吉祥物之一就是“北極熊”。俄語中“熊”還有“主人”的象征意義,如Хозяин в дому, что медведь в бору(一家之主猶如林中之熊)。在漢文化中,熊基本上都是愚笨的象征。
(四)自然環境因素
不同的地理環境會對動物形象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中國是農業大國,牛在中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漢語中出現如帶牛佩犢、俯首甘為孺子牛等詞語。俄羅斯祖先屬于傳統的畜牧民,其生產方式是以畜牧業為主的,加上連年的戰爭,決定了馬(лошадь)在古代俄羅斯作為役使工具的重要作用,俄語中也就出現了以下這樣的成語:рабочая лошадка(勤勞的人,老黃牛);ломовая лошадь(干苦活的人)。
總之,俄漢成語中的動物隱喻現象構成了各自語言文化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動物隱喻不僅僅是一種詞語或隱喻類型,更多的是一國民族傳統文化、宗教信仰、思維方式、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體現。剖析俄漢成語中的動物隱喻,對我們了解俄漢兩民族的文化、思維、認知、心理等特征,從事外語教學、翻譯和跨文化交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董杰,丁錫民.動物暗喻產生的理據及聯想特征的研究[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1).
[2]段士秀.俄漢成語中動物的象征意義[J].長春大學學報,2001(1).
[3]胡紹錚.含動物形象的某些俄漢成語、諺語對比[J].外語研究,1992(3).
[4]劉春景.從動物名稱的喻義看俄漢文化的異同[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
[5]劉陽.俄漢成語動物喻體的比較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世紀橋,2009(10).
[6]張敬,李依.動物隱喻的文化內涵及其翻譯的最佳關聯性解釋[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
[收稿日期]2015-12-24
[作者簡介]劉玲(1977- ),女,翻譯,從事俄語研究。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602(2016)05-0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