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熟,丁培琳
(天津科技大學,天津 300222)
?
淺談中國日語學習者對“態(tài)”的誤用
——基于語料庫的分析
梁桂熟,丁培琳
(天津科技大學,天津 300222)
[摘要]在學習、使用外語的過程中,誤用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不可避免。本文基于語料庫,以天津科技大學日語專業(yè)本科二、三、四年級學習者(180人)和曾經學習過日語的社會工作人員(20人)為對象,對其誤用“態(tài)”(ヴォイス)的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誤用類型進行整理、統(tǒng)計,以期藉此把握學習者在“態(tài)”的學習方面出現(xiàn)的典型障礙,使日語學習者有效避免誤用現(xiàn)象的發(fā)生。
[關鍵詞]學習者語料庫;態(tài);誤用;分析
本文選用的寺村秀夫誤用例語料庫(寺村誤用例集データベース)建成于1989年,其所收集的誤用例來源是到日本學習的約20個國家、339名日語學習者所寫的看圖作文、自由作文、聽力概述等文本材料,共計4601句、約21萬字,可通過誤用、正用種類、國籍等多方面進行檢索。
對于“態(tài)”的誤用情況,寺村秀夫語料庫主要從被動、使役、可能、自發(fā)、授受等方面進行歸類統(tǒng)計。本文根據(jù)這幾方面,另外加上與這幾方面經常一起使用、且極易出現(xiàn)錯誤的敬語使用,設計了調查問卷,包含中譯日、選擇題等題型。本文將統(tǒng)計被調查者對本調查問卷題目的正確率、誤用類型,并結合具體題目,詳細分析出現(xiàn)的普遍典型錯誤(表1)。

表1 中國日語學習者對“態(tài)”的誤用情況

題號題目正確答案8———王:その本、面白そうですね———田中:ええ、よかったら、あとでか———王:ええ、お願いしますA貸してあげましょうB貸しましょうC貸してもらいましょうD貸してくれましょうか(劉艷偉,趙圣花等,2014)B9———A:この研究室、すぐ分りましたか———B:ちょっと迷ってしまったので、事務の人(AにBから)案內してもらったんです(劉艷偉.趙圣花等,2014)A10請您加入本公司舉辦的宴會當社の宴會にご加入になってください11中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國家中國は56民族で形成された國である12英雄事跡被人們所銘記英雄の事跡は人々に感銘を與える13我沒帶現(xiàn)金,能用信用卡付賬嗎お金がもっていないから、クレジットカードが払えてもいいですか14我深深地被主人公感動私は非常に主人公に感動した15小孩子不可以喝酒子供はお酒を飲んではいけません
針對上述類型,特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第2題、第8題、第10題進行詳細分析。
一、被動句的誤用
對于第2題,正確回答有33處,占16.5%;沒有注意到這個語法現(xiàn)象的有152處,占總數(shù)的76%。常見誤用例有「昨日、鈴木さんは子供が一晩中泣いて、寢られませんでした」、「鈴木さんは寢たくてもできませんでした」、「鈴木さんはなかなか寢られなかった」、「鈴木さんは寢ようにも寢なかった」。
第2題意在考察自動詞構成的間接被動句。日語和漢語的被動句并不完全對應,學習者往往看字面直譯漢語,造成很多錯誤的日語被動表達或漢語式日語表達。
這類被動句的動詞為自動詞,其動作主體是主語以外的某人,但這個動作的發(fā)生間接地對主語造成不好的影響。日語中常用這一句式來表示主語間接地受到打擾、影響,整個句子含蓄地傳達出“由于他人的某一行為而使主語不能或沒能……”的含義。但漢語語法中沒有類似的由自動詞構成的被動表達,就像本題,漢語不能說成“被孩子哭了”,類似的還有“被朋友來了”“被父母死了”等。由于被調查者的母語——漢語中沒有這樣的說法,中國的學習者往往很難理解此類被動句,更難以恰當?shù)剡\用。
二、授受關系的誤用
第8題正確答案是B,共19人選擇正確。學習者的答案中錯誤地選A的共有113人,比例過半;選C的有41處;選擇D的有19人。
第8題錯誤選擇A的比例過半,這是很明顯對「てあげる」的過度使用。教師講授「てあげる」的過程中,學習者常常會簡單地將其理解為“給(為、替)某人做某事”,從而導致誤用的發(fā)生。一般情況下,「てあげる」強調的是動作施加者主動施恩于動作承受者,會給對方一種從上向下、強加于人的感覺。因此,當說話人主動提供幫助的時候,使用自謙語「お~しましょう」、「~ましょう」、「お~します」會比較恰當。
三、敬語的誤用
敬語常常和各種“態(tài)”共同使用,而且是學習的重點及難點,因此我們設計了第10題,對學習者的敬語使用進行調查。誤用情況中,語法錯誤有43處,功能混淆有24處,敬語回避有7處。另外,正確使用敬語的有39處。語法錯誤在本次調查中占誤用總數(shù)比例最高(58%)。誤用例有「宴會をご參加してください」(句型混淆使用)、「パーテイーへ來てもらっていただきます」(動詞使用錯誤)、「弊社のパーテイーを參加させていただきたいです」、「本社のパーテイーをお參加します」(敬謙混淆)、「あなたも當社でパーテイーに參加して」(敬語回避)。
對于第10題,本文將敬語部分出現(xiàn)的誤用歸類為語法錯誤、功能混淆、敬語回避這三類。
語法錯誤包含很多方面,如句型運用不當或錯誤(例如「動詞+て(で)ください」與「お·ご……ください」句型混合使用等)、語法助詞錯誤(例如「を」與「に」的混淆使用)、動詞使用(變形)錯誤(例如「參加するください」、「參加するお願いします」等)。這些都是學習者自己注意不到的易錯點,有可能在與他人交流過程中產生障礙甚至誤會,因此日語學習者需要記清并區(qū)別各個句型以及與之搭配的語法助詞,避免混用。
功能混用在本次調查中主要體現(xiàn)在敬謙混淆以及用尊敬程度很低甚至帶有命令意思的「動詞+て(で)ください」來表達尊敬含義這兩類。敬謙混淆是指將尊敬語表達和謙遜語表達混淆使用。在第10題中,本應該使用尊敬語來表達對對方的尊重以及邀請對方參加宴會的誠心,卻錯誤地使用了「お·ご……にする」(出現(xiàn)8處)和「……させていただく」(出現(xiàn)6次)等自謙表達形式。「……させていただく」意為“請讓我……”,而原文是請求勸誘對方做某件事,這樣就出現(xiàn)了表達上的偏差。在此處應該使用尊敬對方的尊敬語「お·ご……になる」。
敬語回避是指本應該使用敬語的情況下卻沒有使用。本次調查中出現(xiàn)的敬語回避表達具體有7處,例如「君に參加したと思います」、「パーテイーに行く」等。出現(xiàn)這樣的敬語誤用,主要原因是學習者還沒有養(yǎng)成在說話過程中使用敬語的語言習慣,忽視了日語敬語中所蘊含的日本文化。
四、結語
學習者容易忽視助詞、時態(tài)等的正確使用,很難完全將句子翻譯地符合日本人的表達習慣。在時態(tài)方面,表達動作或作用已經完成,或時間先后中的“過去”,要用過去式,例如「映畫を見ました」(看了電影);表達現(xiàn)在時,及一段時間內反復出現(xiàn)的動作和某種恒常真理規(guī)律時,要用「辭書形―る」,例如「最近よく映畫を見る」(最近常常去看電影);表示動作持續(xù),要用持續(xù)體「辭書形―ている」,例如「映畫を見ている」(正在看電影);表達將來時,要用「明日映畫を見る」(明天要去看電影)。另外,詞匯、句型的搭配尤為重要,既是易錯點也是日語學習的重點,例如日語的敬語。日語的敬語包括“尊敬語”“自謙語”“鄭重語”三類,除了用各類表示尊敬、謙虛的具體詞匯以外,還要求學生掌握表達各類型的具體句型。常用“尊敬語”句型有「お·ご~になる」「お·ご~くださる」「お·ご~になさる」;常用“自謙語”句型有「お·ご~する」「お·ご~いたす」「お·ご~申し上げる」「お·ご~いただく」「~せていただく」;常用“鄭重語”句型有「~です/ます」「~でございます」「~であります」等。
學習者需要注意日語與漢語語法并不完全對應這一問題。例如關于“態(tài)”中被動形式的第2題,正確的日語表達使用了動詞的被動形式來表示“受害”之意,但漢語中沒有與之相對應的“被孩子哭了”這樣的表達。“我深深地被主人公感動”的正確譯文應為“私は非常に主人公に感動した”,漢語使用的是“被”字句來表現(xiàn)被動;日語中沒有使用被動態(tài),而是用動詞原形“感動”來表示。另外,在日語敬語中,為了使自己將要做的事被別人認可,常常使用「~(さ)せていただく」的形式。它由使役助動詞「させて」+「いただく」構成,前者表達詢求對方的許可,后者表達從對方的許可中得到恩惠,例如「今日は休ませ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漢語中雖然也有“請允許我……”這樣的表達,但在句型構成上與日語是無法一一對應的。我們要克服母語負遷移產生的影響,改掉生搬硬套漢語表達方式的習慣。
學習者要了解日本歷史、文化、習慣等對其語言所產生的影響,注重日語的語言心理。敬語是一種語言表達技巧,說話人通過口頭、書面等形式使用大量的敬語,可以使得人際關系更為融洽。可以說這是重視集體和人際關系、集團意識至上的日本人所必備的“生存技巧”,是日本的一種獨特文化。只有真正理解日本人通過語言中蘊含的敬意來維持人際關系的努力,才能保證在使用日語的過程中將日語特有的語言習慣流暢地表達出來。
[參考文獻]
[1]劉艷偉,趙圣花,江波.中國日語學習者授受表現(xiàn)誤用調查及錯誤分析[J].語文學刊,2014(10):32-33.
[2]朱世波.日語寫作中授受表達的誤用研究[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1(10):32-33.
[3]楚喬.中國人日語學習者的誤用分析[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13.
[4]佐治圭三.誤用例の検討(11)——使役 受身 自発 可能などの表現(xiàn)に関すゐ誤用例(その1)[J].日語學習與研究,1984(6):93-97.
[5]佐治圭三.誤用例の検討(12)——使役 受身 自発 可能などの表現(xiàn)に関すゐ誤用例(その2)[J].日語學習與研究,1985(1):6-9.
[6]佐治圭三.誤用例の検討(13)——使役 受身 自発 可能などの表現(xiàn)に関すゐ誤用例(その3)[J].日語學習與研究,1985(6):28-32.
[7]楊銀平.日語學習者常見的誤用分析[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09(5):103-105.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602(2016)05-0099-04
[收稿日期]2015-12-15
[作者簡介]梁桂熟(1976- ),女,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從事日本文化研究;丁培琳(1991- ),女,碩士研究生,從事日本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