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桃樹林下套種雜交谷種植要點
近年來,冀西山區的平山縣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山地資源為依托,大力發展林果產業,全縣已建成經濟林基地50萬畝,其中核桃栽植30余萬畝,已成為山區農民的主要經濟生活來源。隨著太行山綠化工程的實施,平山縣又迎來了新一輪的林果產業發展高潮。而發展核桃樹林下作物成為緩解核桃產業收益慢、周期長、投入大等問題,提高核桃林的產出,增加農民收入,鞏固核桃林生產效益的主要途徑,現將核桃林下套種雜交谷種植要點歸納如下,以供林農參考。
由于谷子粒小、芽弱、頂土能力差,適宜在地勢高燥,土壤通透性好,易耕作和松軟肥沃的沙壤土的核桃林地種植。另外,谷子不宜重茬,連作一是病害嚴重,二是雜草多,三是大量消耗土壤中同一營養要素,致使土壤養分失調。
核桃林多在丘陵坡地栽植,其特點是地力瘠薄,干旱缺水。因此,采取“三墑”整地的辦法,可以取得較好效果。即:秋耕蓄墑、壓地提墑、耙耱保墑。“三墑”整地也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如果太旱,可多耙不耕,雨澇時則翻耕放墑。
底肥以有機肥為主,施用量以每畝2 500~4 000 kg為宜。為提高速效養分含量,結合翻耕可每畝施入尿素15 kg、二銨20 kg,可同時達到培肥核桃樹苗的效果。
一般每畝播量0.5~0.75 kg。播種深度應掌握墑情好易淺,墑情差易深的原則,播種深度一般為3~4 cm為宜。要求撒籽均勻,不漏播、不斷壟,深淺一致,播后要及時鎮壓,春旱嚴重、土壤墑情較差的地方可增加鎮壓次數,特別干旱地區可采取地膜覆蓋措施,以提高出苗率。
重點抓好“早、稀、追、多、噴”五個關鍵環節。即:早間苗、促壯苗,稀谷秀大穗,充分發揮單株生產潛力,追肥保高產,多中耕,勤管理,噴施除草劑,省工又省力。
收獲期一般在蠟熟末期,掌握在谷穗由綠變黃,谷粒已變堅硬,表現出籽粒正常的大小和色澤時收獲,收獲后及時晾曬、脫粒。
050400河北省平山縣農業局蘇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