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新常態
高效課堂,顧名思義是指教學效率高、教學效果好的課堂,它是有效課堂的進一步升華。
高效課堂的打造需要從轉變教師觀念入手,這是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前提和基礎。教師要全面認識高效課堂,從其含義、特點、要求和施行的具體策略出發,進行全方位的掌握。而最終目的在于使教師樹立高效課堂觀念和打造高效課堂新常態的意識,認識到這一課堂發展模式的重要性和教育意義。其次,教師要認識到高效課堂對政治教學的新要求。政治高效課堂力求將政治課堂打造為師生互相交流、互動探究、共同進步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政治課堂中,關注學生需求,給予學生主動權,將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和合作者。
2.1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特別是作為政治教師,更需要明確為社會最高目標服務的觀念,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
2.2提高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政治具有實時性和政策性,這就需要教師時刻關注國家的大政方針,關注全球和全國社會熱點問題,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度,為政治教學奠定扎實的基礎。在政治課程教學方面,教師要深入鉆研政治課程及其標準,根據課標和學生發展特點、教學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提高教學內容的科學性,這樣才能保證其實效性。教師也可以通過觀摩優秀課堂、與別的教師進行教學研討切磋、進行專業進修等途徑來總結自己的教學,提升教學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
3.1創新教學形式,走近學生生活。教師要發掘自己的教學潛力,創新教學形式,打造具有特色而充滿活力的政治課堂。一方面注重政治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改變政治教學偏重理論的現狀,引導學生用政治理論去解決實際問題,聯系自身經歷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這些方式能夠提高課堂趣味性和學生參與度,也能夠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政治教學的藝術性,如引入音樂、影視作品、漫畫、名言警句等,用這些內容充實和輔助主體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2講求教學技巧靈活調控課堂教學
3.2.1巧用各科知識,在學科知識融合中提高教學效果。各個學科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要充分利用各科知識為政治教學服務。一般來說,文科學科間的聯系更為廣泛,其融合也更加自然。例如在講授中華民族精神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將語文學科中的《鄉愁》這首詩移植過來,讓學生在品評之后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引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
3.2.2創設情境,重視課堂導入環節。一節好課,必然有一個好的開頭,即課堂導入。課堂導入有多種形式,如影視導入、新聞導入、故事導入、學生活動導入等,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計相應的導入形式,為高效課堂的成功奠定基礎。
3.2.3巧設問題。問題是開啟學生思維的鑰匙,政治教學中如何巧妙設問,是教師需要掌握的技巧之一。問題的設置,首先要有效,這是指問題要為教學內容服務,并且問題的設置不能過于簡單,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同時也不能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要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其次,設問要貼近學生,這主要強調了問題的趣味性、生活化等,即引起學生共鳴,從而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提問的方式也需要靈活一些,要讓學生能夠聽懂問題,在學生回答完后,還要對其回答進行全面評價,不能片面地對問題進行對與錯的判斷,要注意引導學生,將問題的落腳點放在提高學生的認識上,而不是批評或表揚上。
4.1要改善師生關系。除了日常的師生相處外,更多的還要關注課堂上的師生關系。課堂上,教師要平等看待學生,也要注意保持師生間的平等和民主,走進學生中間,與學生共同探究問題。要鼓勵學生,予以學生學習的信心,保持其學習動力。
4.2注重提升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政治學科作為人文學科,有著很大的思維擴展空間,能夠容納多種思想認識。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探究性,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或者布置問題,讓學生自行資料查閱、交流探討。這些活動的開展,一方面是對課堂教學的推動,另一方面更有著能力培養層面的意義,學生在這些活動中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動手實踐能力。
067000河北承德實驗中學韓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