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實現信息技術的“樂學”
信息技術是一門“復雜”的課程,代碼、編程等都是抽象性的知識,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師要采用多種手段實現信息技術的“樂學”,讓學生把信息技術學習當做一件有趣的事。
信息技術;枯燥;趣味;興趣
隨著當前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人類已然步入信息化時代,學習信息技術并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是當前的潮流與趨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術是一門“復雜”的課程,代碼、編程等都是抽象性的知識,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所謂信息技術的“樂學”就是讓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呈現出愉悅的心態,將學習當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教師采用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的寓教于樂。總的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細化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學習之前明確自己要在這堂課學到多少知識,有哪些知識是重點等,讓學生在上課之初就做到心中有數。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上課之初根本不會告訴學生這堂課會講哪些知識,哪些知識是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而是一上來就直接開講,學生只需要將教師講解的知識全部記下來即可,這樣的課堂學生對自己所學的知識沒有系統性的認識,不容易拓寬學習思路。細化教學目標,在上課之初告訴學生這節課要掌握哪幾大板塊的知識,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溝壑,這樣在聽講時自然就條理清楚。
信息技術知識雖然復雜,但是這些知識和人們的生活是緊密相連的,頗具生活化,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當使教學和學生的生活聯系在一起,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例如教師在講解“表格信息加工與處理”這塊知識時,學生需要掌握數據的計算、排序、篩選和分類,課本上關于這方面的知識只是概念性的定義,學生只學習概念文字很難掌握這塊知識,這時候教師可以用一些和學生生活相關的數據讓學生進行練習,例如學生的成績單、某個學生的花費記錄等,這些單據跟學生的聯系很緊密,利用這些進行練習,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信息技術課不同于其他文化課程,很少有信息技術教師出現“滿堂灌”、“一言堂”的現象,大多數教師在教授信息技術知識時都選擇使用計算機開展教學,學生在接受文字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有實踐的機會,但是在網絡上授課也存在不足,即學生管理很難掌控,課堂教學秩序很難維持,教學任務也難以準時完成,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驅動任務教學法、競賽機制教學法引入課堂之中,給學生設置一些教學任務,讓學生比賽完成,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鼓勵,激發廣大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從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興趣。
063000唐山學院馬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