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西地區設施草莓主要病蟲害防控技術
近年來,位于遼寧省西部的建平縣大力發展了設施草莓生產,初步形成了以深井設施草莓生產基地、青峰山設施草莓生產基地、萬壽設施草莓生產基地等,為了確保設施草莓生產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的目標,在搞好施肥、灌水、花果管理和環境調控的基礎上,強化設施草莓主要病蟲害防治,也是一項關鍵的管理環節。
50%多菌靈200 g+清水100 kg及時灌
1.1草莓黃萎病防控技術。在設施草莓栽培中,設施草莓的土壤病害黃萎病發生后,常常導致設施草莓幼葉生長畸形,以后逐漸變黃,葉片表面粗糙,葉緣逐漸變為褐色、向內葉中心凋萎,嚴重時枯死。草莓黃萎病防控技術是:草莓黃萎病發病初期,用600~800倍的黃萎絕可濕性粉劑實施灌根,每株灌100 ml,1周以后再灌1次,連灌2~3次,即可徹底消滅黃萎病的發生。在草莓的栽培過程中,發現病株以后,應盡早清除出園進行深埋。
1.2草莓根腐病防控技術。草莓根腐病發生嚴重,主要是因為園地土壤濕度過大,施用肥料不當導致該病的發生。草莓根腐病自下部葉片開始發病逐漸向上,葉片發病葉緣呈現紅褐色,逐漸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植株發病于中間處由綠逐漸變成黑褐色而腐敗,根部受害后中心株呈紅色。草莓根腐病防控技術是:在設施草莓移栽前,用40%蘆筍青粉劑600倍液澆灌在栽植草莓的畦面上,殺死土壤中的病菌以后,再進行覆土并進行整平進行栽植。草莓生長期間發病,用根,也可在草莓的莖基部進行噴布控制危害。
1.3草莓葉斑病防控技術。草莓葉斑病危害時,在草莓的葉片上形成暗紫色斑點,以后逐漸擴大,逐漸形成近圓形、橢圓形的病斑,在病斑的邊緣呈現紫紅褐色。草莓葉斑病防控技術是:在草莓葉斑病的發病初期,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對草莓全株進行噴霧,一周以后再噴1次,可以達到較好的防效。
1.4草莓白粉病防控技術。作為設施草莓的主要病害白粉病,其危害設施草莓的部位較多,草莓的
葉片、花、果、果梗和葉柄都是受害部位。葉片受害呈湯匙狀上卷;花蕾、花瓣受害葉片由綠變紫紅色,失去開花功能,果實受害生長受阻,發生畸形呈瘦長形,并且失去光澤、硬化,成熟期果實受到危害后失去商品價值。草莓白粉病防控主要技術是:危害初期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500倍、3%特速唑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進行防治,上述兩種藥劑可以交替噴灑。草莓果實采收后對草莓植株進行割葉,然后噴施的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800倍的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等,均可收到較好的防效。
1.5草莓灰霉病防控技術。當草莓開花后,草莓灰霉病發生呈上升勢頭,草莓的花、花瓣、幼果、幼葉均可受害,其中果實受危害最嚴重。果實膨大期的果實受害,在果實表面生成淡褐色斑點,以后逐漸擴大,灰霉加密,果實逐漸軟化,最終果實腐敗。草莓灰霉病防控技術是:在草莓的現蕾到開花期期間,采用300~500倍的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的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噴霧,可取得極好的防效。
2.1草莓蚜蟲防控技術。蚜蟲是設施草莓栽培中主要發生的蟲害之一,蚜蟲危害時,不僅給草莓植株傳播病毒,并且還通過吸取草莓汁液,導致草莓果實生育發育受到干擾,草莓蚜蟲危害后的排泄物還嚴重污染了草莓的植株葉片和果實,降低草莓的商品價值。設施草莓蚜蟲的主要防治技術是:用1 000~1 200倍的25%飛虱寶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的10%賽蚜朗乳油、1 500倍的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進行噴布,噴灑時要細致周到,1周后再噴1次,即可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2.2草莓蜘蛛防控技術。危害設施草莓植株的蜘蛛種類很多,主要有紅蜘蛛、黃蜘蛛等,危害較為嚴重的是紅蜘蛛。當草莓植株有紅蜘蛛危害時,始初草莓葉片呈現不大的灰白色點,以后隨著危害加重,灰白點逐步擴大,最終草莓植株的葉片呈現白色花紋,最終癥狀是黃化卷曲,植株矮化萎蔫甚至死亡。對于草莓蜘蛛防控技術是:于草莓的花序剛剛顯露時,用 2 500~3 000倍的 2.5%功夫乳油、2 000~2 500倍的2.5%菊氧乳油、800~1 200倍的40%氧化樂果乳油進行防治,待1周后再噴施1次,可以連噴2次。值得注意的是,采果前10~15 d禁用使用農藥。
122400遼寧省建平縣鐵南街道農業服務站郭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