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滄州高校專業建設途徑探索
摘要:滄州高校一定要堅持以專業建設為核心,緊密結合滄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調整專業,改造老化專業,優化專業結構,保持滄州高校專業設置高度契合滄州經濟結構、產業結構。
關鍵詞:專業建設;產業結構;產業結構;契合
1.1學校招生難。精英高等教育已成歷史,大眾教育成為趨勢,原來是學校挑學生,現在變成了學生選學校、挑專業,原來學校不愁招不到學生,現在變成了有的學校某些專業一個學生也招不到,名牌大學如此,地方高校更不必說。
1.2學生就業難。近幾年出現了大量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而2016年畢業生達到了770多萬,加上海歸,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大學生找工作難,面臨“畢業即失業”;而另一方面許多用人單位又招不到需要的人,尤其是高端科技人才,出現了“用工荒”,就業難與用工荒并存,高校培養的學生怎樣才能滿足社會、企業的需要?
1.3熱門專業人才飽和。由麥可思研究院編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就業藍皮書” 《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美術學、音樂表演、應用心理學等專業亮了紅牌,而美術學已連續3年中槍。
1.4高校創新人才機制不健全。我國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國,是出口大國,但是90%以上是貼牌產品,沒有自己的核心和關鍵技術,資源浪費,污染嚴重,很多外國企業把初級加工轉嫁給第三世界國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產品,賺取高額利潤。中國自己怎么才能掌握核心技術,形成高端生產?高校怎么才能在技術和創新方面給企業提供智力支持?
這些問題與高等學校息息相關,要反思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現象,怎樣才能擺脫這種困境,高等學校的專業如何設置、如何建設,與用人單位如何溝通,建立什么樣的關系?本文以滄州高校為例,探索了高校專業建設的途徑。
2.1文科生就業率高于理科生。從表1可以看出,2016年文科類畢業生遠遠高于理科類,美術專業畢業人數最多。其中一個原因在于:文科屬于社會科學,涉及的內容與社會、生活、經濟各方面較為貼近,兼容性較強,所需應用的場合較多;而理科屬于自然科學,涉及內容專業性和排他性較強,學生就業時兼容性不夠。
2.2實驗設備或短缺,或浪費。表1顯示,理科院系需要的設備經費高于文科院系。這是因為理科實驗設備更新較快,否則就會落后于社會需求。但有的學校即使買了新設備,一年內卻可能要閑置四分之三的時間,又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梢耘c地方企業聯合辦學,這樣既能做到不浪費,又能使培養的學生符合企業要求。
2.3教師的師資力量跟不上。2016年教育部撤消了一些高校的部分專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師資不夠。大學需要大師,大師是高校專業建設的關鍵之關鍵,專業建設離不開大師,滄州高校都屬于應用技術型高校,尤其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雙師”型教師,現在很多教師學歷高,職稱高,但真正的一線工作經驗非常欠缺,所以學校不知道工廠企業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常年守著一本教材、一份教案、一只粉筆、一個PPT,“兩耳不聞企業事,一心只教圣賢書”的教學時代已經過時,教師應多下工廠,了解最新的先進技術,把新技術新行規引進課堂,做到與時俱進。

表1 2016年滄州師范學院設備與畢業生統計情況
3.1滄州高校要明確自己的辦學宗旨。滄州高校是由滄州政府投資、主管的高等學校。滄州高校的區域性決定了滄州高校專業的設置必須以社會需求為依據,與滄州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變化趨勢相契合。滄州高校就是要立足“服務滄州”,在服務滄州經濟發展中尋找定位,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樹立學校品牌和特色專業,形成專業建設“亮點”,從而形成吸引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社會效應,以增強自身競爭優勢。滄州高校培養的人才最終去處大多是地方企事業單位,因此,地方高校培養的大學生,其專業和能力等必須符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區域經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地方高校就為其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3.2專業設置要與滄州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相契合。辦學宗旨決定了滄州高校的專業設置一定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專業是滄州高校與社會連接的紐帶,是溝通經濟社會的橋梁,要找準經濟、社會和個體發展的要求與人才培養之間的結合點。產業結構決定就業結構,就業結構又決定地方高校的專業結構,因此學校專業設置、專業建設應以當地支柱產業為核心,要強調為滄州經濟發展服務的重要性,學校要以此為基礎,一看滄州產業發展是否需要,二看自身辦學環境和條件是否可行。專業設置與調整要有超前性,設置和調整專業前要調查區域經濟的資源優勢,支柱產業及其發展方向,結合區域特點,科學的預測人才需求,開設具有超前性的專業。
另外,滄州高校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競爭力很關鍵的一個方面在于專業是否有特色,能否以特色取勝,滄州高校一定要堅持以專業建設為辦學理念,緊密結合滄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調整專業機制,改造老化專業,優化專業結構,保持滄州高校專業設置,建設高度契合滄州經濟結構,產業結構。
3.3政府要發揮宏觀的協調指導作用。在滄州高校的專業設置、建設中,政府要發揮宏觀的協調、指導作用,定期制定高校的整體發展規劃,要根據滄州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變化,限制發展社會需求不大、學生就業率不高的專業,優先發展區域經濟建設急需的專業,鼓勵發展特色專業,擴大就業趨勢好的專業的招生數量。
總之,滄州高校就是要立足“服務滄州”這個出發點。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滄州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滄州高校專業設置、建設應高度契合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變化,培養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使他們在滄州經濟的建設和社會發展中實施高新實用技術,提升企業的科技含量,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注:本文為滄州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 《滄州高校專業設置與地方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6068。
061001滄州師范學院后勤管理處劉秀芬楊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