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柿樹栽培管理技術
1.1 磨盤柿。又稱蓋柿、燕山紅柿,是遵化特產。果實體大皮薄,成熟時橙黃色或橙紅色,寒露至霜降果實成熟,果實變軟后也不脫落。初上盆幼樹直立,層次明顯。結果后漸開張,枝條粗壯、稀疏,成花較易,坐果率高,適應性強。
1.2 眉縣牛心柿。又叫水柿、帽盔柿。主產于陜西省眉縣、周至、彬縣和扶風一帶。果大,果實方心形,果面及果肉均為橙紅色,皮薄易破,肉質細軟,纖維少,汁多,味甜,無核,品質上等。該品種適應性廣,樹勢強健,連年豐產,抗風耐澇,病蟲少。植株抗逆性強,耐粗放管理。
1.3 橘蜜柿。又名旱柿、八月紅、小柿、水沙紅。樹冠圓頭形,新梢紫褐色。果實小,扁圓形。果面橘紅色,有黑色斑點。果粉中多,果頂豐滿,十字溝較明顯,基部圓而平滑,很少有托盤。果肉橙紅,昧甜,汁中等,纖維少。果心大,無種子。果實在10月上中旬成熟。
1.4 照天紅柿。果實圓頂,形如扁圓形大紅燈籠,鮮紅色,鮮艷奪目。汁多,味特甜。平均單果重220 g以上。果實在9月中旬成熟,在樹上能掛兩個月而不落。如果在樹上不采摘,到10月中下旬后自然脫澀。
一般采用主干疏層形,有明顯的中心干,主枝分布有明顯的層次。
2.1 幼樹整形修剪。幼樹生長旺,頂芽生長力強,有明顯的層次,分枝角度一般偏小。這一時期的工作主要是搭好骨架,培養樹形,注意主枝間的枝力均衡和從屬關系,并及時摘心,促生結果母枝。定干高度一般為30 cm,按樹形結構選好主枝。要少疏多截,增加枝量。當旺枝長到10~20 cm時摘心,促生二次枝,增加枝的級次。
2.2 盛果期樹整形修剪
2.2.1 調整骨干枝的角度,均衡樹勢。隨著枝條的的逐漸增多,內膛光照情況逐年變差,加之生長勢力外移,枝條下垂,內膛小枝生長衰弱,結果稀少,枯枝現象嚴重。因此要調整骨干枝的角度,均衡內外生長勢力,對過多的大枝要分年疏除,促使內膛小枝生長健壯,開花結果。
2.2.2 疏縮結合,培養內膛枝組。盛果期柿樹后部逐漸光禿,結果部位外移,修剪時應回縮,促使后部枝發生更新枝。更新枝大多較為密集,要去弱留壯,并適時截頭,促其分枝,培養枝組。壯枝結果多且果實個大,預先培養壯的結果母枝。過高過長的老枝組要及時回縮,促使下部發生更新枝。短而細的枝組要先放后縮,增加枝量,促其復壯。
2.2.3 利用徒長枝培養新枝組。柿樹內膛過多的徒長枝要及時疏除一部分,留下的徒長枝要及時摘心,促生分枝,培養枝組。另外,要多截預備枝,克服大小年。每年應把結果枝的枝條或1/3的結果母枝加以短截,作為預備枝。
2.2.4 及時更新。柿樹更新枝比一般果樹早且小,枝的壽命短,結果后2~5年即衰弱或死亡,應及時加以更新。對柿樹及時更新,可保持樹勢經久不衰,并可延長盛果期的年限。
3.1 柿角斑病。柿角斑病為真菌性病害,角斑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柿及病葉中越冬。來年溫度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進行侵染,常引起早期大量落葉和落果,嚴重影響樹勢。該種病害一般采用清園的方法,從落葉后到次年萌芽前,徹底剪除柿樹上殘存的柿葉、柿蒂和枯枝、病蟲枝,清掃落葉,一并集中燒毀,以減少侵染源;改良土壤,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以增強樹體抗病力;也可在每年6月上旬,噴施1~2次1∶5∶300~600的波爾多液,或其他銅制劑,殺滅病菌。
3.2 柿黑星病。柿黑星病主要危害葉、果和枝梢。病原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病梢上越冬,病柿也可成為初侵染來源。次年5月份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傳播,潛育期為7~10 d。在自然狀態下不修剪的柿樹發病重。可采用冬季剪除病梢、清除樹上殘留的病柿減少來年侵染來源;也可在發芽前噴布5°Be石硫合劑或發芽后噴布0.3~0.5°Be石硫合劑;或發芽后噴布1∶5∶300~600波爾多液1~2次,消滅病菌。
3.3 柿長綿粉蚧。該蟲每年發生1代,以3齡若蟲在枝條上結大米狀的白繭越冬。初孵若蟲爬向嫩葉,經2次脫皮后轉移到枝干上,多在陰面群集結繭越冬,5月下旬到6月上旬危害最重。可在越冬期刮樹皮、用硬刷刷除越冬若蟲;利用天敵—黑緣紅飄蟲和紅點唇飄蟲控制柿長綿粉蚧的危害;早春發芽前,噴灑石硫合劑或99%機油乳劑,消滅越冬若蟲;4月上旬至5月初,噴灑40%速撲殺乳油1 000~2 000倍液,殺死若蟲。
063000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 么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