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碧峰 余席茂 劉志華 肖昌華 陳祖華
(湖南省衡陽市蔬菜研究所,湖南衡陽421001)
?
衡陽城區設施蔬菜配套技術探討
曠碧峰余席茂劉志華肖昌華陳祖華
(湖南省衡陽市蔬菜研究所,湖南衡陽421001)
為了更好地發展衡陽市4個城區(珠暉、雁峰、蒸湘、石鼓)設施蔬菜基地,有效保障以速生菜(葉類菜)為重點的蔬菜市場供應,提高經濟效益,我們堅持以科技為支撐,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按照布局科學化、種植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銷均衡化、營銷品牌化的發展思路,以名優特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應用、無公害生產、品牌化營銷為重點,促進蔬菜生產逐步走向標準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發展道路。現對衡陽市城區設施蔬菜配套技術探討如下。
全市確定速生菜重點以小白菜、大白菜秧、生菜、竹葉菜、葉用薯尖、油麥菜、莧菜等為主,早春大棚可種植番茄、茄子、辣椒、黃瓜、南瓜、瓠瓜、苦瓜、絲瓜、西葫蘆等品種,秋季大棚可種植秋番茄、秋茄子、秋辣椒、秋黃瓜、秋瓠瓜、秋豆角等品種。4個城區種植品種安排:珠暉區主推菜心、萵苣、莧菜、白蘿卜、豇豆、番茄、茄子、苦瓜、絲瓜、瓠瓜、大蒜、小香蔥等,雁峰區主推小白菜、竹葉菜、大白菜、薯尖、大蒜、芹菜、黃瓜等,蒸湘區主推大白菜、苦瓜、南瓜、絲瓜、番茄、黃瓜、萵苣、薯尖,紅菜薹等,石鼓區主推油麥菜、生萊、南瓜、苦瓜、絲瓜、辣椒、黃瓜、菜豆、萵苣、紅菜薹等。
衡陽地區春淡一般出現在2月下旬~5月上旬,6月前后的60d出現夏旺,秋淡一般出現在7月下旬~10月上旬。淡季時蔬菜不僅產量低而且品種少,通過設施栽培主攻春秋“兩淡”,減輕夏旺和冬旺壓力。
2.1選擇適宜品種
解決春淡問題可選擇種植春萵苣、冬蘿卜、春甘藍、大蒜、韭菜、西葫蘆、芹菜、紅莧菜、菠菜、小白菜、竹葉菜、落葵、生菜、油麥菜、春毛豆、豌豆苗、黃瓜、瓠瓜、晚熟花椰菜等品種。解決秋淡問題可選擇種植冬瓜、絲瓜、苦瓜、黃瓜、瓠瓜、茄子、豆角、四季豆、夏毛豆、小白菜、生菜、油麥菜、大白菜、葉用薯尖、竹葉菜、綠莧菜、田七、夏甘藍、早熟花椰菜、夏蘿卜等品種。
2.2科學安排播期
上市期盡可能在春秋“兩淡”期間,減少夏旺和冬旺壓力。春萵筍在上年10月中下旬播種,3~4月上市;冬蘿卜在上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種,3~4月上市;春甘藍在上年11月播種,4~5月上旬上市;大蒜在上年9月份播種,1~4月上市;韭菜在上年9月中旬~10月上旬播種,3~4月上市;西葫蘆在1月份播種,2月份定植,4月份上市;芹菜在上年9~11月播種,2~4月上市;紅莧菜在上年12月下旬~1月播種,3~5月上旬上市;菠菜在上年10~11月播種,2~3月上市,或在2月份播種,4~5月上旬上市;小白菜在上年10月~翌年3月播種,2~5月上旬上市;竹葉菜、落葵、生菜、油麥菜、春毛豆等品種均可在2月份播種,4~5月上旬上市;碗豆苗在上年10月份播種,2~3月份上市;黃瓜、瓠瓜在3月份播種,5月底上市;晚熟花椰菜在上年8月份播種,2~4月上市;冬瓜、絲瓜、苦瓜在2~3月播種,6月下旬~10月上旬上市;黃瓜、瓠瓜、茄子、豆角在5~6月播種,7月下旬~ 10月上旬上市;四季豆在7月中下旬播種,9~10月上市;夏毛豆、小白菜、生菜、油麥菜、大白菜秧、葉用薯尖、竹葉菜、綠莧菜、田七、夏甘藍、夏蘿卜均可在5~7月播種,7月下旬~10月上旬上市;早熟花椰菜在6月份播種,9~10月上市。
2.3實行立體栽培
利用大棚骨架在大棚內兩邊種植絲瓜、南瓜、苦瓜、節瓜等品種,棚內種植耐蔭的葉用薯尖、芹菜等。
2.4應用配套技術
冬春季在大棚內實行多層覆蓋和使用滴灌設施;夏季在大棚上覆蓋遮陽網、防蟲網,棚內應用噴灌設施及黃色粘蟲板、性誘劑等綠色防控措施,保證蔬菜正常生長,及時供應春秋“兩淡”市場。推廣避雨栽培。冬春季覆蓋的薄膜在春夏季節不必揭除,并且在膜上再加蓋1層遮陽網,以防止夏季暴雨沖刷,延長春播茄果類蔬菜采收期,可延遲供應到秋淡時節。
2.5推廣夏季育苗
常規情況下,可利用大棚加遮陽網培育甘藍、大白菜、花椰菜、芹菜等秧苗。在出現災害性天氣等異常情況下,夏淡、秋淡非常嚴重時,可利用大棚集中育苗,保證大田蔬菜快速種植,確保市場供應。
3.1搞好棚膜覆蓋
春季栽培,種植前20~30d提早扣好棚膜,提高地溫,實行多層覆蓋保溫栽培;夏季實行網膜覆蓋降溫栽培。
3.2選擇優良品種
選擇蔬菜品種要求耐寒耐熱、高產抗病、生育期短、早熟性好、品質優良,以滿足市場需求。
3.3嚴格種植要求
(1)時間要求。根據產品計劃上市時間選擇茬口,確定合理定植時間。春季提早栽培在2~3月中旬定植,夏茬蔬菜在4月下旬5月上旬定植,秋茬蔬菜在7月中旬~8月上旬定植。(2)整地施肥。結合施肥深翻25~30cm,每667m2施腐熱優質有機肥4000kg,再根據蔬菜種類施入一定量的復合肥、生物肥、尿素等。有條件的地方可實行水肥一體化技術,解決勞力及節水問題。(3)深溝高畦。在大棚內栽植蔬菜,一般采用深溝高畦覆膜栽培方式,以提高地溫、減輕病蟲危害,提高品質和產量。
實行速生菜與茄果類、瓜果類蔬菜配茬,春夏秋冬4季種植,提高大棚綜合利用率和效益。珠暉區主推春辣椒—夏瓠瓜—冬萵苣、春菜豆—夏秋黃瓜—冬紅菜薹栽培模式,雁峰區主推竹葉菜—薯尖—大蒜(芹菜)、水果黃瓜—小白菜—大白菜秧—生菜栽培模式,蒸湘區主推莧菜—豇豆—豇豆—(雪里蕻)、春季茄果類套瓜類(苦瓜、絲瓜)—蔥蒜類(大蒜、小香蔥)栽培模式,石鼓區主推苦瓜(絲瓜)套葉用薯—紅菜薹、春番茄—夏黃瓜—冬萵苣栽培模式。
4.1春辣椒—夏瓠瓜—冬萵苣
辣椒在上年11月份育苗,2月中旬定植于大棚內,4~6月采收;夏瓠瓜在6月下旬育苗,7月上旬定植,8~9月采收;冬萵苣在9月中旬播種,10月中旬定植,翌年1~2月采收完畢。
4.2春菜豆—夏秋黃瓜—冬紅菜薹
春菜豆在2月上中旬播種育苗,2月底3月初定植,4月底開始采收,5月底采收完畢;夏秋黃瓜在6月上中旬播種育苗,6月底定植,7月底上市,9月上旬采收完畢;冬紅菜薹在8月上中旬育苗,9月上中旬定植,11月初采收,翌年2月下旬采收完畢。
4.3竹葉菜—薯尖—大蒜(芹菜)
竹葉菜在2月上旬播種,5月下旬罷園;薯尖在4月下旬育苗,5月下旬種植,8月下旬罷園;大蒜(芹菜)在9月上旬播種,翌年1月下旬罷園。
4.4水果黃瓜—小白菜—大白菜秧—生菜
水果黃瓜于1月下旬,大棚套小拱棚地熱線播種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到大棚套小拱棚中,4月下旬~6月采收;小白菜在6月下旬播種,7月下旬采收;大白菜秧在8月上旬播種,9月上旬采收。
4.5莧菜—豇豆—豇豆—(雪里蕻)
莧菜在上年12月下旬1月上旬播種,3月采收;第1茬豇豆在3月下旬4月上旬播種,5~6月采收;第2茬豇豆在7月上旬播種,9月上旬罷園;9月中下旬種雪里蕻,11~12月采收。
4.6茄果類套瓜類(苦瓜、絲瓜)—蔥蒜類(大蒜、小香蔥)
茄果類在上年11月上中旬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4~7月收獲;瓜類在3月上中旬套種于大棚兩邊,5~9月收獲;蔥蒜類在8月下旬種植,10月~翌年2月收獲。
4.7苦瓜(絲瓜)套葉用薯—紅菜薹
絲瓜或苦瓜在2月中旬~3月上旬播種育苗,3月中旬~4月上旬定植,5月下旬~9月采收;葉用薯在4月下旬育苗,5月下旬定植于絲瓜或苦瓜棚下(套種),6月下旬~9月采收;紅菜薹在8月中旬播種,9月中旬定植,11月~翌年2月采收。
4.8春番茄—夏黃瓜—冬萵苣
春番茄在上年11月上中旬育苗,4月中旬~6月下旬采收;夏黃瓜在6月下旬播種,7月上旬定植,8月上旬~9月中旬收獲;萵苣在9月中旬播種,10月中下旬定植,翌年1~2月收獲。
5.1質量監管措施
選擇有資質、講信譽的種子、農藥、肥料、農膜、農機等供應商進駐基地的蔬菜綜合服務體,從源頭上把好農資質量關。引導企業、合作社農戶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標準開展蔬菜標準化生產,指導企業加強蔬菜質量管理,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要求每個設施蔬菜基地均需配套建設蔬菜檢測室,開展日常例行監測,努力實現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嚴格執行農產品產地準出制度,確保基地上市蔬菜安全放心。
5.2生態調控措施
(1)茄果類、瓜果類蔬菜實行2~3年輪作換茬。(2)土壤翻耕,清除雜草,清潔田園,消滅病蟲源。(3)地面覆蓋栽培(適合茄果類、瓜類、豆類、蘿卜等蔬菜種植),保水保肥,預防病蟲草害;膜下滴灌,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病害。(4)茄果類、瓜類、豆類蔬菜應注意疏花疏果、整枝打杈,便于通風換氣,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病害。(5)春季可進行高溫悶棚防治黃瓜等霜霉病。(6)春夏氣溫高時,保持頂膜,拆除裙膜,避雨防雨,減輕病害。(7)嚴防漫灌串灌,應用噴灌、微灌設施。
5.3生物防治措施
應用性誘劑等防治甜菜夜蛾和斜紋夜蛾等害蟲,應用生物導彈防治豆野螟、斜紋夜娥、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蟲、瓜野螟等害蟲,利用核型多角體病毒、蘇云金桿菌(BT)防治鱗翅目害蟲。利用生物殺蟲劑如阿維菌素、蛔蒿親等,植物源殺蟲劑如魚藤酮、苦楝素、煙堿等防治害蟲。
5.4物理防治措施
應用太陽能殺蟲燈誘殺鱗翅目害蟲,采用黃色粘蟲板誘殺美洲斑潛蠅、煙粉虱、蚜蟲等;對于大齡害蟲可采用人工捕捉,也可利用機械翻耕殺傷病蟲;利用熱力如溫湯浸種殺傷病蟲。
5.5化學防治措施
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根據作物種類、栽培方式、生育期及病蟲害種類不同,采用不同施藥方法,如涂抹法、噴霧法、熏煙法、灌根法等。同時要交替使用不同藥劑,避免病蟲產生抗藥性。嚴格按照農藥安全使用準則操作,科學施藥,采收期間注意農藥安全間隔期。
6.1科學施肥
大棚蔬菜應少用化肥,多施充分腐熟有機肥。尿素應與過磷酸鈣混施,基肥應深施20cm,追肥深度在12cm左右,施后及時澆水。
6.2通風換氣
晴熱天氣應結合調節溫度加強通風換氣,雨雪天也應適當通風;及時整枝、打杈、綁蔓、除老葉,以利于棚內通風透光。
6.3控制棚溫
蔬菜適宜生長溫度為22~28℃,早春以保溫為主,當外界氣溫在10℃以上、棚內溫度高于30℃時,應及時通風降溫,夜間關閉風口保溫。夏季打開裙膜及棚門,大棚頂部覆蓋遮陽網降溫。冬季注意防寒防凍,氣溫低時,可外加草簾、內增地膜加小拱棚等,有條件的可采用煤爐或地熱線加溫。遇大風、雨雪天氣,應加固大棚,及時清掃大棚積雪,以防大棚垮塌。
6.4合理澆水
冬季應開溝灌小水,切忌大水漫灌,有條件的可在地膜下鋪設塑料軟管進行滴灌。寒冷季節應在晴天上午澆水。澆水后立即密閉棚室,提高溫度,中午或下午應加強通風排濕。
6.5控制光照
保持棚膜潔凈,冬季選用透光率高的無滴膜,增加棚內光照強度,提高棚溫。
6.6清潔生產
及時整枝打杈、留蔓吊線、掐頭打老葉、人工授粉、留瓜疏果等,隨時清除枯枝爛葉,預防病蟲滋生和危害。棚膜全年可不摘除,每茬生產結束后及時清潔田園,密閉棚膜,采用高溫悶棚方式進行高溫滅菌。

·植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