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強,王金山,張鎮江,李 強(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醫院創傷骨科,內蒙古 巴彥淖爾 015000)
外固定支架-行損傷控制性治療在創傷骨科修復中的應用
張 強,王金山,張鎮江,李 強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醫院創傷骨科,內蒙古 巴彥淖爾 015000)
目的主要研究外固定支架-行損傷控制性治療在床上骨科修復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創傷骨科患者63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2例接受外固定支架-行損傷控制性治療;對照組31例接受常規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療效。結果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生發生率、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等一般資料,觀察組患者相關數據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外固定支架-行損傷控制性治療有助于提高療效,在改善預后中發揮著作用,應該在臨床上做進一步推廣。
外固定支架;損傷控制性治療;骨科修復
創傷性骨折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由于患者全身組織器官受損情況嚴重,因此并發其他病癥概率較大,對機體功能造成威脅,嚴重時會導致患者終身殘疾甚至死亡[1]。為了進一步改善患者預后,我院將外固定支架-行損傷控制性修復技術應用到臨床上,收到良好治療效果,本文為了進一步評價該方法的臨床應用價值,選取我院收治的創傷骨科患者63例為觀察對象,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創傷骨科患者63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2例男21例,女11例;對照組31例男18例,女13例。兩組患者性別等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外固定支架-行損傷控制性修復治療。手術治療前充分觀察患者損失情況,并采用初步處理方法進行處理。常規止血后,對創口處進行消毒,避免傷口感染;加強患者病情檢查,保證內部環境酸堿平衡,保證患者凝血功能正常;在保證患者病情穩定基礎上,實施相應的骨折復位與固定手術治療。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所有一期外固定支架-行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患者,需要根據恢復情況實施二期切開復位治療干預,以保證療效。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時間、并發癥、骨折愈合時間等一般資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并發癥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均得到改善,無致殘、病死案例,治療總有效率均為100%。但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例數后發現,觀察組患者并發癥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 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資料表(n,%)
2.2 治療資料
同時在比較兩組患者其他治療資料后發現,觀察組患者手術治療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等常規治療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資料統計表(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資料統計表(n,)
?
創傷性骨折是一種嚴重的骨折類型,在臨床治療中主要采用延遲手術配合早期處理、損傷控制等治療方法,其療效已經得到醫學界的肯定[2]。
損傷控制以對嚴重創傷患者進行止血及維持生命特征為主要目標,在對患者進行初步處理后,待患者病情基本穩定,再對患者進行深入的全面檢查,并確定手術治療方案。根據本次研究結果,在對患者實施損失控制中,其主要流程為:(1)在手術治療前,需要先對骨科創傷患者實施損傷控制干預,并對患者傷口進行止血與抗炎治療,避免患者出現嚴重的創口感染而影響預后;在治療中注意觀察患者體溫變化,一旦發現體溫下降幅度較大,則需要在第一時間采取保溫處理。(2)在控制性手術階段,嚴格控制患者出血量情況,處理患者肢體污染問題;對于手術中填塞患者,需要迅速關閉腹腔,強化組織灌注水平。(3)復蘇階段,注意了解患者凝血功能,對其實時復溫。從應用效果來看,對患者實施損傷控制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損傷情況,避免損傷發展,降低機體創傷對預后的影響。因此,該方法適用于酸堿失衡、低體溫的凝血功能紊亂患者,患者在接受治療后,身體酸堿功能失衡問題不僅得到改善,而且凝血功能得到強化,這會為保證預后奠定良好基礎。
同時,外固定直接在創傷性骨科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這是因為外固定自身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根據患者骨折創傷情況隨時進行調節,其性能好、穩定性高,因此能得到醫師、患者的認可[3-4]。
在本次研究中,分辨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的治療干預后,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存在明顯差異。從表2資料可知,觀察組患者的出現并發癥的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從表1資料中可知,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結果存在差異,其中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外固定支架-行損傷控制性治療在床上骨科修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與傳統治療方法相比,該方法的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對患者機體影響小,應該在臨床上做進一步推廣。
[1]顧鶴鳴,周 驊,邱憂國.鋼針撬撥復位跟骨外固定器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J].中國骨傷,2013,12(08):11-16.
[2]蔡偉凡,閆振升,林 謙.外固定支架/內固定接骨板治療脛骨中下段骨折的對比研究[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14,25(38):15-20.
[3]魯海江,鎮萬新.外固定支架-行損傷控制性治療在創傷骨科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4,12(28):169-172.
[4]陳宇斐.外固定支架進行損傷控制性治療在創傷骨科修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5,05(14):192-194.
本文編輯:趙小龍
R64
B
ISSN.2095-6681.2016.28.1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