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蛾發生及防治技術
美國白蛾是世界性檢疫害蟲,主要危害果樹和觀賞樹木,尤其以闊葉樹為重。本文對美國白蛾的發生和防治進行分析和研究。
美國白蛾;發生;防治
1.1繁殖快、繁殖量大。美國白蛾在我國華北地區一般一年發生3代,以蛹越冬。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下旬,是越冬代成蟲羽化期,并產卵。幼蟲5月上旬開始危害,一直延續至6月下旬。7月上旬,當年第1代成蟲出現,成蟲期延至7月下旬。第2代幼蟲7月中旬開始發生,8月中旬為其危害盛期。8月出現世代重疊現象,可以同時發現卵、初齡幼蟲、老齡幼蟲、蛹及成蟲。8月中旬,當年第2代成蟲開始羽化;第3代幼蟲從9月上旬開始危害,直至11月中旬;10月中旬,第3代幼蟲陸續化蛹越冬。越冬蛹期一直持續到第二年5月。由于氣候及各種天敵的作用,越冬蛹殘廢率很高,能達到70%~80%。美國白蛾最主要的擴展途徑可由各個蟲態隨貨物借助于交通工具進行傳播。以四齡以上的幼蟲和蛹傳播的機會最多。美國白蛾一頭雌蟲產卵最多達到2 000多個,在本縣的調查中發現,一般美國白蛾產卵基本在800個左右,平均下來也有500個,并且孵化的成功率非常高,大約在95%以上。
1.2食性較為復雜。美國白蛾是一種昆蟲雜綱的害蟲,除了對樹木的針葉進食以外,還會對包含闊葉喬木以及灌木和花卉在內的綠色植物都進行食用。在暴食期間還能有分散性的危害,一般都是針對于針葉樹種,落葉松或者是松柏等。它寄生于植物之中,種類非常多,在滑縣經過調查將近有50種,能夠對植物產生危害的種類也有600多種,對于楊樹、柳樹、梧桐以及果樹等都有巨大的危害性,每一個地區都會有特別喜好食用闊葉樹的美國白蛾,對于野生植物還有田間植物都會產生非常大的危害性。
1.3適應性非常強。美國白蛾具有非常強的耐寒能力,不管是南方地區還是北方地區,都能夠正常的抵御嚴寒,不僅僅耐低溫能力強,耐高溫能力也是非常的突出,能夠在40℃高溫情況下存活。除了對溫度的強耐力以外,對于幼蟲的抗饑餓能力也是非常突出的。三齡幼蟲能夠在饑餓的情況下存活將近7 d的時間,伴隨著不斷的成長,這種忍耐饑餓的能力也會更強。在五齡以后,沒有食物供應的情況下還能存活13 d左右,若是七齡幼蟲,在長期饑餓的情況下就能夠化為蛹。
2.1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的結合。美國白蛾的天敵主要有蜘蛛、馬蜂以及蠶,利用這些生物可降低美國白蛾種群數量。一般是在美國白蛾老熟幼蟲期,在第一代以及第二代中放入一定數量的馬蜂或者蜘蛛,基本是按照1∶5的比例進行計算,放入馬蜂的時間選擇沒有風的天氣,在上午10:00左右,或者是下午5:00進行,可以使用牛皮紙漏洞的方式,將馬蜂窩安置在樹干大約1.5 m的位置上。另外,還能使用綁扎毒繩的方式進行防治,可用溴氰菊酯和柴油按照1∶5的比例涂抹在樹干的繩子上,然后實施捆扎,這樣能夠更好的保障防治的效果,每一根毒繩的距離大約為5 cm,這種方式能夠捕殺一些美國白蛾,可以在實施后進行害蟲死亡率計算,或者成活率的研究,為后續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據。
2.2剪網幕以及綁草把的方式。剪網幕的方式主要是在幼蟲三齡以前,利用高枝創建人工方式的網幕,在裁剪過程中要注重網幕的完整性,不能出現損害的情況,否則就容易遺漏掉一些幼蟲,這些幼蟲要集中裝入編織袋中,進行燒毀處理。綁草把防治方式多應用于幼蟲沒有化蛹以前,在樹干和地面大約1 m的地方綁上草把,草把上部位置要松一些,下部位置要適當的緊一些,編制成為喇叭狀態,以此吸引更多的幼蟲在草把上生存和化蛹。在化蛹結束以后,再解除樹干上的草把,對這些幼蟲進行集中處理。
2.3綜合防治方法。綜合防治方法主要是對網林以及片林中的美國白蛾進行防治,在經過普遍性的監測以后,使用無公害防蟲劑進行防治,或使用草把或燈光誘殺,也可采用人工挖蛹的方式,對美國白蛾進行綜合防治。
[1]宋婷婷,李大軍.美國白蛾幼蟲對15種農藥的藥敏試驗 [J].吉林林業科技,2014,11(03):28~33.
[2]徐明,王光標,王麗,等.周氏嚙小蜂規模繁放及HcNPV與Bt混劑對美國白蛾的防治效果研究 [J].江蘇林業科技,2014,41(03):5~9.
[3]劉效竹.人工繁育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5,22(07):90~91.
456400河南省滑縣林業局焦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