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溫室黃瓜管理技術
1.1溫度管理。定植后至緩苗期間,要盡力使溫室內的空氣濕度保持在90%以上,以降低蒸騰作用。為促進發根,要掌握地溫在25℃左右,氣溫白天控制在28℃~30℃,夜間16℃~18℃,防止溫度過高。緩苗后,白天24℃~30℃,夜間15℃~18℃。緩苗至根瓜采收前是黃瓜苗期的后期,此期是以營養生長為主轉向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的階段,管理重點是既促進營養生長,又要防止其徒長。在管理上主要調節溫度,白天22℃~29℃,陰雨天18℃ ~24℃,夜間8℃~12℃,進行大溫差煉苗,增強植株對低溫的適應能力。同時要注意通風,防止室內濕度過大發生病害。晴天通風在室溫29℃以上時進行。
1.2根瓜的管理。為搭好豐產架子,根瓜要適當晚留,7~9片葉開始留第1個瓜,將7葉以前的瓜全部疏掉,結瓜后用生長素蘸花保瓜促生長,同時加入防治灰霉病藥物,預防灰霉病的發生。
1.3肥水管理。一般來說,澆緩苗水后至根瓜坐住前(根瓜長到6~8 cm)不澆水,根瓜坐住后,視天氣情況澆第1水,澆水要選晴天上午,采取膜下暗灌,澆水后立即關閉放風口,使溫度上升至30℃~31℃,維持1 h再放風,然后再關閉放風口,如此反復,以降低室內空氣濕度。最好追施黃瓜專用肥,以保證氮、磷、鉀的養分比例,每次不超過20 kg/畝。或施用酵素菌沖施肥20 kg/畝。葉面噴肥從苗期開始,結合防治病蟲害噴施0.3%白(紅)糖+0.3%尿素+0.5%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連續噴3次,增強秧苗長勢,抑制霜霉病的發生,同時補充微量元素如鈣、鎂、硼等。
2.1溫度管理。主要措施是調節草苫的揭蓋時間和通風。揭苫時間原則上應以揭苫后室內溫度不再下降為宜,從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根瓜采收后就進入結瓜前期,此期晴天白天溫度22℃~26℃,夜間最低溫度10℃~13℃,陰天18℃~20℃,夜間最低溫度9℃~11℃。盡量減少營養消耗。在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是冬季最冷的時期,最關鍵的措施是防寒保溫,白天22℃~25℃,夜間最低溫度8℃~10℃,同時盡量減少植株的負載量,增強長勢,促進植株安全越冬。揭苫時間一般是上午8:00左右,陰雨、雪天適當晚揭1~2 h。蓋苫時間以室溫下降到15℃~18℃為宜,在12月中旬至2月中旬,一般是在下午4:00~5:00蓋苫,陰雪天氣適當早蓋,但一般不早于下午3:00。通風換氣時要注意室溫比黃瓜所需適溫高2℃以上,才能開始放風。放風口的大小應隨著室內外氣溫變化,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
2.2肥水管理。晴天上午澆水,15~20 d澆1次水,水水帶肥,少量多次,澆水前后務必防病。在12月中旬至2月中旬,容易造成植株營養生長偏弱,要提前采瓜,減少植株負載量,并提高夜溫至18℃以上,還要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氮鉀肥料,加強根外追肥,連續噴施0.7%的紅糖加0.4%尿素液,促進瓜秧快長。
3.1溫度。2月下旬至5月下旬,溫度逐漸上升,進入結瓜盛期,也是黃瓜產量高峰期。這一時期要結合生態防治霜霉病進行高溫管理,黃瓜進行光合作用的適宜溫度為25℃~30℃,濕度60%~70%,而霜霉病流行適溫20℃~24℃,濕度83%以上,利用二者溫差進行高溫管理,在提高產量的同時進行生態防病。技術要點是:晴天上午,棚內氣溫升至32℃時放風,不高于33℃;上午維持28℃~30℃,不低于25℃。下午20℃~25℃;上半夜15℃~20℃;下半夜10℃~15℃,最適12℃~13℃。
3.2澆水施肥。此期為黃瓜吸肥吸水高峰期,要加大肥水供應,5~7 d澆1水,水水帶肥,同時加大鉀肥用量,促進結瓜,每畝施黃瓜專用肥或酵素菌沖施肥20 kg。由于此期極易造成霜霉病大暴發,對于長勢旺盛的棚室可以用高溫悶棚的方法控制霜霉病的發生。高溫悶棚的方法是:在準備悶棚的前1 d給黃瓜澆1次大水,同時噴1次防治霜霉病的高效殺菌劑,并適當控制稍高的夜溫,以減少地溫散失,盡量使地溫、氣溫差距不大;次日揭苫后封閉溫室,不放風,使棚內黃瓜生長點附近的溫度上升到43℃時開始計時,最高不超過47℃,維持2 h,當室溫達到45℃~46℃時,生長點以下3~4片葉上卷,生長點斜向一側,這說明一
切正常。當室溫升到43℃以上時,生長點以下葉片沒有上卷現象,或發現生長點小葉萎縮,說明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不夠,或者植株不適應以致傷熱,應及時逐漸降溫,結束悶棚。悶棚第二天澆水促進生長。此期間根據霜霉病發生情況進行2~3次。
6月上旬到7月上中旬,黃瓜進行結瓜末期,長勢衰弱,產量下降,這一時期根據市場情況和黃瓜長勢進行管理,直至拉秧。
5.1霜霉病。在發病初期7 d內,可交替使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
5.2灰霉病。除在蘸花同時預防外,發病初期開始噴藥,每隔7~10 d防治1次,連續2~3次。交替使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萬霉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等噴霧。
5.3黃瓜細菌性角斑病。在發病初期,選用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 000倍液噴霧,每隔5~7 d防治1次,連續3~4次,注意交替使用,并根據農藥安全間隔期有關規定進行。
5.4白粉虱、蚜蟲。采取黃板誘殺,田間懸掛黃色板條(30 cm×20 cm),掛在行間或株間,高出植株頂部,每畝20塊。當黃板上粘滿白粉虱或蚜蟲時,再涂上一層機油,一般7~10 d重涂1次。藥劑防治用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霧。
071700河北省容城縣農業局王麗芹楊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