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熱點
Cai jing Re Dian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11月27日正式對外公布。這是我國首次以中央名義出臺產權保護的頂層設計。《意見》明確了進一步完善現代產權制度、推進產權保護法治化的五個原則:堅持平等保護,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堅持全面保護。保護產權不僅包括保護物權、債權、股權,也包括保護知識產權及其他各種無形財產權;堅持依法保護。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強化法律實施,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堅持共同參與。做到政府誠信和公眾參與相結合,建設法治政府、責任政府、誠信政府,增強公民產權保護觀念和契約意識,強化社會監督;堅持標本兼治。抓緊解決產權保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產權保護精準度,加快建立產權保護長效機制。
12月8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部署2017年經濟工作,提出要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官方首次提出在農業領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分析稱,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主線估計是去庫存(完善收儲政策、調整種植結構)、降成本(規模化經營)、補短板(農村基礎設施)。2016年國家在內蒙古和東北三省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將以往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現在看來,2017年玉米價格也要繼續放開,執行價補分離的改革政策,這將成為中國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突破口。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關于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有望近期出臺。其重點在于明確集體產權歸屬、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據了解,此次農村集體產權改革的核心是要把村集體的資產折股量化,讓農民真正成為村集體的“股東”。不久前國務院發布的《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明確,將著力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規劃提出,我國在“十三五”期間,將有序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到2020年基本完成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到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健全非經營性資產集體統一運行管護機制。
今年以來,財政部全面推進中央預算績效管理,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是首次實現中央部門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管理全覆蓋。二是啟動績效目標執行監控試點。三是開展財政重點績效評價工作。四是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送績效評價報告。五是推進績效評價結果隨同中央決算向社會公開。下一步,財政部將進一步加快預算績效改革步伐,大力推進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逐步建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管理機制,不斷提升政府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日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關于落實降低企業杠桿率稅收支持政策的通知》,共推出八項降低企業杠桿率稅收支持政策:(一)企業符合稅法規定條件的股權(資產)收購、合并、債務重組等重組行為,可按稅法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遞延納稅優惠政策。(二)企業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可按規定享受5年內分期繳納企業所得稅政策。(三)企業破產、注銷,清算企業所得稅時,可按規定在稅前扣除有關清算費用及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法定補償金。(四)企業符合稅法規定條件的債權損失可按規定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五)金融企業按照規定提取的貸款損失準備金,符合稅法規定的,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六)在企業重組過程中,企業通過合并、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負債和勞動力一并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其中涉及的貨物、不動產、土地使用權轉讓行為,符合規定的不征收增值稅。(七)企業重組改制涉及的土地增值稅、契稅、印花稅,符合規定的可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八)符合信貸資產證券化政策條件的納稅人,可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3%。其中,城市上漲2.3%,農村上漲2.0%;食品價格上漲4.0%,非食品價格上漲1.8%;消費品價格上漲2.1%,服務價格上漲2.4%。1-11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2.0%。
責任校對:焦 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