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永恒,黃文博
(長春師范大學,吉林長春 130032)
?
教育碩士(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研究生“三導師制”的探索
曲永恒,黃文博
(長春師范大學,吉林長春 130032)
本文在專業學位研究生“雙導師制”模式的基礎上,探索建立教育碩士(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研究生“三導師制”的管理模式,即為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的研究生安排三個指導教師,為學生提供全方位指導。同時,明確三個導師的職責,建立遴選考評體制,通過高校與中職學校、行業企業三方簽訂實踐基地協議等措施來促進“三導師制”的具體落實,為職業技術教育領域開辟一條不同于其他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管理模式,促進職業技術教育研究生的培養,努力為中職院校培養優秀師資。
職業技術教育;三導師制;教育碩士
為了適應現代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為中等職業學校造就一批素質全面、基礎扎實、技能嫻熟、能夠勝任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的高層次“雙師型”師資,國務院學位辦決定自2016年起,開展教育碩士(職業技術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和培養工作,并于2015年6月11日下發了《關于做好開展教育碩士(職業技術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試點單位確認工作的通知》(學位辦[2015]22號文)。首批共有46所試點院校,2016年開始招生。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具有較強職業技術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質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師。在這個前提下,為了做好教育碩士(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研究生的培養試點工作,為國家培養合格的職業技術教育“雙師型”師資人才,“三導師制”將是比較合理和可行的研究生培養管理模式。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通常采用雙導師制管理模式,該模式已得到教育主管部門、各高校和學生的普遍認可。“三導師制”就是在“雙導師制”[1]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針對職業技術教育領域培養目標的特點而探索制定的,是職業技術教育領域培養工作的探索與嘗試。“三導師制”管理模式,即為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的研究生安排三個指導教師進行分類指導。“三導師”分別是校內的高校指導教師、校外的中等職業學校的指導教師和行業企業的指導教師。
校內導師是研究生的主導師,在研究生開學一個月內通過師生互選的方式產生,主要負責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學術研究能力的提升、良好職業道德和學術道德的養成,參與研究生學位論文與畢業設計的全程指導,關心研究生的成長,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校外導師為合作導師,應由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擔任,在研究生入學第二學期末通過師生互選的方式產生,負責研究生教育實踐環節的培養與指導工作,使研究生適應、接受并熟悉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規律;參與學生學位論文寫作與畢業設計的全過程,至少承擔一門職業技術教育課程的教學工作。行業企業的指導教師應由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行業企業人員擔任,在研究生入學的第二學期末通過師生互選的方式產生,負責研究生企業實踐環節的培養與指導工作,注重培養學生將新技術設備等生產資源和企業文化轉化為課程與教學資源的能力、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參與學生學位論文寫作與畢業設計的全過程,至少為學生舉行一次講座、專題報告或者交流會。
2.1 建立完善的指導教師遴選制度
由高校建立完善、合理的校內外指導教師遴選制度,對申請者的受教育情況、職稱情況、科研能力、實踐能力、教學能力、師德師風、身體狀況、近年來的年終考核情況等作出明確的要求和規定,并按照規定嚴格執行;嚴格選拔程序,做到公平、公開、公正,努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指導教師隊伍。校外導師的遴選也由高校制定標準,實施遴選工作,更加注重專業實訓和實踐指導能力的考察與考核。條件合格符合校外導師要求者,由高校進行聘任并頒發聘書。
2.2 建立高校、中職學校、行業企業的三方合作機制
由高校牽頭,在中職學校、行業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實習、實踐基地,進行掛牌,并與中職學校、行業企業簽訂共同培養研究生協議,明確權利與義務,使高校、中職學校、行業企業建立穩定的、密切合作的人才培養機制,積極調動三方的積極性,相互了解、相互促進、合作共贏。
2.3 建立三方溝通協調機制
高校負責定期組織召開協調會議,共同探討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交換培養經驗,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定期召開分別由三方的導師舉辦的講座、學術報告會等活動。三方共同完成職業技術教育領域培養方案的制(修)訂工作,指導教師要定期對研究生進行面對面的指導,并填寫指導記錄。每個研究生單獨和自己的三個導師建立微信和QQ群組,建成一個小的導師組,導師可以隨時給研究生布置任務并進行指導,學生可以直接請教問題,三方導師也可以直接溝通并了解學生學習、論文寫作和實踐工作進展現狀,以突出集體的智慧,避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出現的理論和實踐相分離的現象[2]。
2.4 建立完善的導師管理辦法
要建立完善的導師管理辦法,明確各類型導師的職責、權利與義務,充分發揮導師在研究生培養中的主體地位,不斷加強導師隊伍建設,進一步促進研究生培養和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同時制定嚴格的導師周期考核制度,增強導師履行崗位職責的意識,強調對導師指導能力和指導水平的評估,促進優秀、合理的導師隊伍形成,強化競爭、激勵和約束機制,獎優罰劣,建立動態的導師崗位聘任制。
2.5 明確獎勵及保障機制
按照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的財務制度規范,建立明確的、完全具有可行性的研究生及導師獎勵制度,將獎勵的方法標準化、規范化,做到依法、依章進行獎勵;完善導師指導經費發放的規范性制度,設定具體的發放標準,提高導師指導的積極性;制定合理的研究生培養經費使用和管理辦法,對研究生培養各環節的經費標準進行明確,強化導師對培養經費的管理和監督職責;對于指導認真、業績突出的導師,在年終考評、職務晉升、職稱評定時適當給予傾斜[3]。
2.6 做好導師培訓工作
導師是研究生的第一責任人,其水平和能力的高低將直接影響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所以,加大導師培訓力度,拓寬導師的學術視野,更新導師的知識結構,提高導師指導水平,是一項必須進行并且長期堅持的工作。高校可以選派導師到中職學校、行業企業和知名高校進修和鍛煉,增強其理論水平;中職學校可以選派骨干教師到高校和行業企業進行進修和實踐,提高其理論水平和直接動手的能力,為行業企業培養合格人才,同時也進一步熟悉高校的研究生培養和管理模式;行業企業可以選派行業能手、技術骨干到高校和職業學校進修和學習,提高其理論水平和指導學生的能力,為行業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助力。
“三導師制”為校企合作提供了一種新的合作方式,也為職業技術教育研究生的培養提供了一種可行的管理模式,其內涵和組成將在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研究生的培養中得到充實和完善。
[1]呂偉.教育創新視角下的研究生雙導師制解讀[J].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學報,2009(6):128-130.
[2]曹二磊,張立昌.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雙導師制”問題研究[J].教育探索,2015(8):75-78.
[3]鄧明陽.基于校企合作的“三位一體”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3(34):57-59.
2016-08-01
吉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立項課題“高等職業教育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2015ZCY231)。
曲永恒(1980- ),男,助理研究員,從事研究生教學與管理研究。
G643
A
2095-7602(2016)12-0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