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圖像處理技術的黃瓜葉部病害識別診斷系統
本文重點探討基于圖像處理技術的黃瓜葉部病害識別診斷系統,經過實踐證明,該系統能夠更為準確、快速識別黃瓜葉部病害,值得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推廣。
圖像處理;黃瓜葉部;病害識別
黃瓜是園藝作物中種植較為廣泛的品種,但因葉部病害多發,制約著黃瓜生產總量的提升。因此,本文借助先進圖像處理技術,以Mat-Lab2008為開發工具,開發黃瓜葉部病害識別系統,具體如下所示。
1.1采集研究對象。在某農場采集10種以上的多發黃瓜病害作為研究對象,包括細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等,同時采集不同程度的發病黃瓜病害圖片。
1.2硬件、軟件系統條件。識別與診斷黃瓜葉部病害時,需要有良好的軟硬件條件支持,本系統配備完善的硬件系統,并引入先進開發軟件—MatLab。
黃瓜葉部病害識別診斷系統共包括讀取圖像、圖像預處理、圖像分割、病斑特征提取、病害識別、診斷結果等模塊,其中病斑特征提取包括顏色、形狀和紋理三方面內容。
2.1預處理圖像。預處理圖像功能是識別黃瓜葉部病害的基礎,在采集病害圖片時,大多處于較為復雜的環境下,同時采集圖片的過程易受到采集設備、時間、天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部分圖像出現噪聲的問題。因此,工作人員必須對圖片進行合理的預處理,確保黃瓜病斑提取的真實性。即預處理圖像功能主要面對復雜背景下收集的病害圖像,分離葉片病斑時,通常借助數學形態學、superpixel算法,再通過中值濾波方式削弱圖像存在的噪聲,利用非線性變換方式增強葉部整體圖像,使黃瓜病斑變得更加清晰。
2.2分割圖像。分割圖像功能主要為提取黃瓜葉部病斑,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分水嶺計算方式、閾值分割算法,可有效分析葉片、病斑,進而降低提取形狀等特征的難度。
2.3提取圖像典型特征。提取圖像典型特征,主要包括顏色特征、形狀特征與紋理特征三方面,提取完特征后,再根據葉片實際情況進行優化整合,最后將其存儲在文本文件中,為識別、診斷病害提供基礎。
2.4識別黃瓜葉部病害。識別黃瓜葉部病害可使用向量機分類計算方式、BP神經網絡計算方式,對存儲在文本文件中的圖像特征進行分析,建立對應的模型,按照一定的原則,對樣本進行分類、識別。同時系統在識別、診斷環節后,應借助系統維護模塊,實時增加與更新黃瓜葉部病害診斷數據庫信息。
3.1分割復雜圖像。分割病害圖像是識別、診斷病害的前提條件,分割圖像的質量直接關系著病害識別的有效性,本系統主要分割復雜環境下收集的圖像。首先,分割背景圖片與黃瓜葉片,去除雜質、土壤等其他物體,只留下病害的葉片區域,并借用superpixel算法分割目標葉片、重疊葉片,約分成100個區域,確保色素值位于鄰近區間;其次,提取病斑區域的形狀、顏色與紋理特征,使用閾值分割法,其算法為:假設黃瓜病害圖像區域為M類子區域,閾值Kq共取M-1個,q=1、2、3、4……M-1,當k(q-1) 3.2識別病害方式。識別病害的方式逐漸增多,具體包括模糊集識別方式、統計識別方式、人工神經網絡識別方式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某種黃瓜病害而言,一般沒有過多的樣本,進而影響到識別與診斷的真實性與可靠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支持向量機(SVM)識別方式出現,極大程度上彌補了這一問題,其以最小結構風險為原理,突出泛化、誤差等能力,具備識非線性、小樣本等多種優勢。 [1]回音,呂杰.計算機在急性中毒專家咨詢及診斷系統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信息導報,1997 (15):14,8. [2]江天法,楊萬利.數據診斷系統[J].華東森林經理,1991(02):40~43. [3]郭田生,李小玲,駱曉林.心理疾病專家診斷系統的研發——系統軟件的研發[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3(02):113~115. [4]張學農,陳藹祥,張立成.含故障模式的診斷系統設計[J].計算機科學,2013(07):229~231,243. [5]杜玉祥,馬曉燕,趙繼超.數學差生診斷系統研究中的數學方法[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98(09):131~135. 066000河北科技師范學院郝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