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櫻桃落花落果非常規因素分析與對策
在設施櫻桃栽培中,櫻桃落花落果現象已成為影響櫻桃栽培經濟效益的主要障礙因子。經對落果較重的溫室調查發現,設施櫻桃栽培引致落花落果的非常規因素也比較多,因此對其強化管理極其重要。
1.1灌水時間過早、灌水量過大導致落花落果。
灌水時間過早、灌水量過多,促進了處在迅速生長期的新梢再度過旺生長,新梢的再度旺盛徒長使樹體內大量的養分和生長素由輸送到幼果轉移輸送到新梢,由于幼果生長所需的養分和生長素不足,幼果進而會出現萎黃癥狀,特別是種仁壞死后不能產生赤霉素調運養分供果實生長,致使幼果脫落,與此同時,新梢急劇徒長還阻礙了花芽的形成。
1.2藥害或肥害導致落花落果。有的種植戶為了促進櫻桃樹多坐果,在開花期間噴施過量、過濃的促進坐果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還有的種植戶在設施溫室溫度較高且又不通風條件下噴施殺蟲劑,還有的在設施溫室地面撒施各種易產生揮發氣體的肥料等,這些都極易引起設施櫻桃樹的落花落果。
1.3櫻桃花芽發育過度或老化導致落花落果。設施溫室櫻桃栽培與露地栽培比較,櫻桃樹體發育時期提前60~90 d,樹體的生育期大大延長,夏季高溫和干燥以及降雨又打破了樹體的自然生長規律,極易致使樹體老化,具體在樹體的表現:花芽鱗片干枯;花芽膨大欲開又止;升溫后開花時間不一致;花柄縮短、柱頭先于花蕾生長,最終引致開花多、坐果少的不良現象發生。
1.4樹體二次開花引致落花落果。引起二次開花主要因為樹體葉片受傷、病蟲危害、采后修剪不當等。葉片受到危害主要源于兩個方面,首先是設施溫室撤膜期間進行人工放風時,鍛煉的時間掌握較短,或過早過急。因為,外界環境條件在短時間內變化急速,使樹干、葉片、新梢曬傷,葉片邊緣干枯壞死或葉表皮、葉肉壞死。其次是受病蟲侵襲,諸如櫻桃葉斑病、二斑葉螨及卷葉危害猖獗,導致葉片枯焦甚至壞死;葉片失綠及被啃食導致殘缺不全引發提早落葉,由于二次開花打破了正常的生長規律,消耗了大量的營養,引致翌年落花落果。
2.1花芽分化期進行根外追肥。在做好秋施肥和萌芽前施肥的前提下,于櫻桃樹開花后10 d左右,進行持續性的葉面噴肥,可采用磷鉀肥加微量元素肥進行噴施,每隔7 d噴施1次為宜,至采收后20~30 d結束。設施櫻桃樹在果實采收后進行葉面噴肥過程中,還要加入500倍液尿素,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櫻桃樹的葉片和花芽老化。
2.2科學進行疏花。疏芽、疏蕾是設施櫻桃栽培必不可少的關鍵性管理技術。具體技術措施是:當櫻桃花芽膨大時,及時疏除花束狀果枝和中、短果枝基部的瘦小花芽,平均每個花束狀果枝留3~4個花芽即可。當出現花蕾時,疏除花芽中蕾體最小、生長最弱、現蕾最晚的花蕾,每個花芽中留3個花蕾即可。按單位面積和樹齡進行計算,六年生以下樹體每畝保留產量300~400 kg,七年生以上樹體每畝保留產量500~600 kg。
2.3嚴格掌握櫻桃花后的灌水時期。通常情形下,在落花20~25 d后采取小水漫灌不會引起落果,有條件的園地,進行管道滴管灌水技術更佳。對于5~6年生以上盛果期櫻桃樹,每株灌水量掌握在50 kg以下,4~6年生結果幼樹灌水量控制在30 kg以下,要本著少量多次的原則進行灌溉。科學的灌水技術是,預先在設施櫻桃樹體下的樹盤四周或兩側挖深20 cm左右的灌水坑3~4個,然后以坑為主體進行澆水,當水滲下后再埋土,或將樹盤沿東西向或者南北向分成1/2,每次灌溉樹盤下1/2的地面。
2.4科學調控溫濕度。科學調節升溫速度、時間期限、升溫至花期的溫濕度、地溫指標。總體來說,自動設施溫室進行升溫至開花必須保證有30~40 d的時間間距。當時間不足30 d并且有溫度高于20℃、濕度同時低于30%,就會發生嚴重的落花落果。在設施溫室升溫至開花期,盡量控制覆蓋地膜或不覆地膜,注意在陽光充裕的晴天每天要向地面噴水1~2次;花期遇有短暫時間降溫時,只要設施溫室內的溫度不低于0℃時,就無需進行人工輔助加溫;在休眠期間,要保持設施溫室地面不應結凍,萌芽期地溫應高于5℃~7℃,如果低于上述溫度,根系生長就會滯后于花芽的生長速度,營養和水分供給不良,引起落花落果。
2.5科學掌握整形修剪的時間和方法。對于主、側枝背上的直立新梢,要在花后1周左右進行摘心或拿枝,對于多余的萌蘗和有可能成為競爭枝的徒長枝,要及時進行疏除,防止與幼果爭奪營養,避免因營養不良造成落花落果。
122500遼寧省凌源市南街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站王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