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利/財政部駐大連專員辦監察專員
堅持問題導向 致力全面轉型
●王國利/財政部駐大連專員辦監察專員
《財政部關于專員辦進一步加強財政預算監管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深入貫徹部黨組關于專員辦轉型決策的集結號和動員令,是指導專員辦深化轉型工作的路徑式綱領性文件,我們要站在改革發展全局高度,進一步轉變觀念,堅持“四個意識”,準確把握規律,深化預算監管,以更高標準發揮專員辦的職能作用。
(一)增強主動性,深入領會《意見》精神
一是學深學透,積極思考,準確把握《意見》的各項工作要求;二是規劃措施,抓緊落實,建立目標責任書;三是夯實基礎,加強管理,為深化全面轉型做好準備。
(二)增強使命感,準確把握職責定位
專員辦作為中央財政管理職能在地方的延伸,是中央預算資金在地方的“探頭”,在深化財政改革、強化預算管理的新常態下,專員辦保障財政健康運行的責任更加重大,“派”和“駐”的功能使命更加突出。準確把握專員辦定位,積極主動適應轉型發展,對于落實好《意見》、推進專員辦改革意義重大。
(三)增強針對性,緊密結合工作實際
按照《意見》的要求,認真分析、深入查找工作中的問題,切實把落實《意見》與持續改進預算監管工作結合起來,與建立完善監管機制結合起來,與改進作風努力實現全覆蓋結合起來,做好轉方式、補短板、練內功、抓管理的工作。
(一)堅持圍繞核心,服務大局
一是抓住預算管理核心,以信息化機制化為支撐,嵌入盯緊預算流程,抓實做細預算監控。二是以發現問題抓重點為抓手,深化轉移支付監管。以審核把關抓整改為主線,深化部門預算監管,逐步實現業務監管全覆蓋。三是組建專員辦預算監管調研組掛靠在辦公室,集合精干力量,就中央重大財稅政策、財政改革和法規制度在地方的實踐,加強調查研究,為部機關政策決策服務。四是與部機關聯動,要建立主動及時制度化的溝通匯報機制。五是同地方財政及其他監管部門聯動,要建立雙贏互恵共享的平臺,還要發揮財政監管的作用,引導整合各方資源。
(二)堅持問題導向,發揮作用
預算管理的過程中,資金管理使用的問題無處不在,預算監管的主要任務就是發現問題、糾正錯誤、完善管理。所以,發現問題是財政監管的首要目標,專員辦無論是審核審批、監督檢查,還是調研反映無不以問題為核心,若不能發現問題,以預算監管為職責的專員辦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一般問題,督促整改,體現服務;違紀問題,查處震懾,樹立威信;重大問題,報告反映,完善監管。充分發揮財政監管的服務、執法與管理的作用。
(三)堅持工作創新,提高效率
立足本職,創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中的新規律、新方法。在理念與思路、制度與機制、組織與管理、技術與方法、載體與平臺、考核與評價等方面,提升財政監督服務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一)財稅改革重大政策跟蹤落實
要圍繞地方財政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穩增長財政政策、營改增改革、中央與地方支出劃分、國企改革、金融體制改革、社會保障改革等重點領域和重大改革舉措,以及財政運行情況,積極參與,主動作為,動態跟蹤,強化監管,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在促進項目落地、資金管理、政策落實、風險防范、糾正違規行為等方面發揮作用,并向財政部和地方政府提出政策建議。
(二)部門預算監管信息化動態化
一是借助全國清產核資完善基礎數據庫,建立健全項目庫,嚴把入庫質量關;二是依托國庫動態監控系統,監控預算執行,緊盯問題和進度,在時效性、規范性、安全性上下功夫;三是決算審核堅持績效和合規,杜絕違規違紀問題進入決算;四是信息化到位,專員辦在編制、執行、決算三個流程節點上建立嚴防死守的“哨卡”,并形成動態監管機制。
(三)轉移支付監管流程化機制化
一是在建立準確全面的地方財政收支狀況的基礎下,進行補助資金審核,在宏觀財力上心中有數,微觀項目上防止虛報冒領;二是預算執行監管主要靠信息化流程控制,輔之以重點抽查,建立糾偏、約談、通報、處罰等工作機制,除非部里統一組織重大項目,專員辦自身不再進行事后檢查;三是成立大項目財政監管員辦公室,每年通過選取項目、明確責任、考評制度,建立項目全過程監管責任制;四是整合力量,建立相對穩定的預算績效監管隊伍,推進預算績效審、評、改相結合,專員辦、財政、項目單位相促進的工作機制;五是借助地方預算綜合管理系統,通過核查、調查發現地方財政在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財政政策執行中的重大問題,加強地方財政預算管理,指導地方財政落實中央財政政策,揭示和反映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建設性建議。
(四)地方債務監管關注風險糾違規
一是通過全面核查建立臺賬,在掌握地方債務基礎數據情況下,重點對發行、使用、償還進行監管;二是督導地方政府建立預警機制,動態監控報告政府債務風險;三是通過對重點地區和重點單位跟蹤核查,嚴肅查處違規舉債和非法擔保行為。
(五)監督檢查精選項成效化威懾化
一是圍繞中心,優選重項,集中統一,問題導向,注重成效;二是力爭實現檢查一點,震懾一面,再相應完善監管機制,如預決算公開,通過檢查、通報、報告制度,建立監管機制;三是體現財政監管工作的政治性,以貫徹《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嚴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契機,持續加強《預算法》執行情況的檢查,推進建立嚴肅財經紀律的長效機制。
(六)日常工作全覆蓋責任到處室
一是收入監管關注稅務、海關、國庫和執收單位四大部門,以及非稅收入項目清單,應收盡收;二是資產監管落實在預算執行中,關注動態變化;三是金融監管手抓項目審核,眼觀風險防控;四是會計監督借助中介力量,購買服務,關注行業質量。
(一)發揮黨組領導核心的把關作用
一是強化政治意識。通過聚焦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增強辦黨組的領導核心地位,堅持監督檢查工作政治引導,關鍵業務工作政治定位,重大民生業務政治關注;二是辦黨組要建立每年至少一次定期和重大業務及內部管理隨時向財政部報告制度;三是發揮紀檢組長的監督作用,特別是在從嚴治黨和選人用人上,紀檢組長分別發揮主導和否決作用,要確保“三重一大”制度和廉政主體責任、監督責任的落實。
(二)發揮黨委政治核心的教育作用
一是選拔年富力強、愛崗敬業的干部,配齊配強機關黨委、紀委和工會組織,做到專職更專,兼職更強,促進黨建紀檢工作,推進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強有力的政治核心;二是以 “兩學一做”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黨支部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三)發揮內控風險管理的防范作用
一是建立專兼職結合的內控機構,確保內控不走過場;二是把復審復查嵌入內部管理和業務流程中,實現過程控制;三是探索建立風險評估和風險預警及報告機制,打提前量。
(四)發揮監管推進整改的服務作用
一是財政法規挺在前,按照“抓早抓小、動輒則咎”的監管理念,強化對預算單位和財政部門內部控制的指導和監督,促進單位部門自我監督、自我規范、自我完善;二是建立完善自查自糾、整改回訪、跟蹤督察工作機制,幫助被監管部門建章立制,加強管理,履行財政監管的服務職責。
(五)發揮監管成果運用的影響作用
一是建立專員辦與紀檢監察、審計、稅務、“一行三局”等監管單位的工作協調機制,完善監督檢查線索移送和結果反饋工作,推進建立聯合機制,形成監管合力。二是進一步加大對財政監管成果的整合運用力度,注重分析研判。一方面,從體制機制層面揭示和反映普遍性、典型性問題,為地方政府完善管理和財政部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和依據;另一方面,通過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和通報存在問題,增強財政監管的威懾力和影響力。
(一)強化規范流程管理
進一步強化規范管理意識,正確處理好規范與效率、約束與激勵的關系。不斷提高管理的規范化水平,逐步推進形成決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組織系統化、權責明晰化、目標計劃化、業務流程化、控制過程化的監管工作新機制。
(二)強化干部隊伍建設
把嚴格管理與真誠關心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大干部交流輪崗力度,健全干部考核選拔激勵機制,為能干事、想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搭建平臺。切實增強專員辦干部適應轉型發展的信心和能力。
(三)強化忠誠干凈擔當
一是進一步深化“三嚴三實”和“兩學一做”教育成果,強化職工忠誠黨的事業、領導干部干凈做事、財政監管敢于擔當的責任意識。二是建立問責制度。對辦黨組重大決策失誤問責,對監管工作應發現問題但未發現、發現問題不報告問責,對履行崗位職責不盡職、造成重大責任事故問責。
(本欄目責任編輯: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