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在“營改增”之后,當前消費稅已經迎來改革的窗口期,以納稅范圍、征收環節、稅率為核心的調整有望加速推進,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產品、高檔消費品以及高檔服務將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征收環節或從生產轉移到零售環節。此外,消費稅還有望從中央稅改為中央和地方共享稅。“營改增”之后,一方面,地方主體稅種缺失,消費稅有望彌補地方稅收缺口。另一方面,增值稅將服務業納入之后,也需要消費稅相應做出調整以適應新的稅制結構。本輪消費稅稅制改革方案的核心內容將鎖定在 “調整消費稅征收范圍、征收環節和稅率”。
近期,隨著各地平均工資的公布,北京、上海、重慶、安徽等多地上調了社保繳費基數。其中,重慶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參保職工2016年度月繳費基數上限為15523元、下限為3105元,分別比上年增加1310元和262元。根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職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一般來說,工資越高,社保的繳費基數也就越高,反之亦然。因此,對于職工尤其是工資低于繳費下限的人來說,隨著社保繳費基數的上調,個人社保繳費將會增加,實際到手的工資可能變少。
財政部 5月財政收支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461億元,同比增長7.3%。財政部表示,從目前情況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后期政策性減收效應還將進一步顯現。各地財政部門應密切關注經濟財政運行變化,加強監測分析,對其中的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及時做好預研預判,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既促進收入平穩增長,又不收“過頭稅”。
發改委:全面梳理既有政策落實情況,推動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促進民間投資、穩定增長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扭轉當前民間投資增速回落的趨勢,既要抓好現有政策的落實,又要有針對性地出臺相關舉措。對于促進民間投資、穩定增長,中國還存在四方面問題。一是政策沒有完全落實,部分法律法規缺乏配套細則,沒有相應協調配套措施,相關實惠在實際執行中并未落到民營企業身上。二是政府管理服務,目前在中國辦企業、搞投資面臨的制度成本依然較高。三是在市場環境建設方面,企業普遍感到土地貴、房租貴、稅費高、人力成本高,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普遍認為融資難、融資貴、資金緊張。四是在企業自身發展方面也有一些問題。當前要充分利用促進民間投資專項督查的契機,全面梳理既有政策落實情況,評估政策實施成效,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和完善,把各項要求落到實處。第一,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要加大“放”的力度,強化“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平。第二,進一步推動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第三,有針對性地解決束縛民企投資的突出問題。要切實推進“降成本”,提升民企投資回報。扎實開展“去產能”,推動民企轉型發展。全力推動“雙創”,激發民企創業投資活力,有效引導民企搶抓“新經濟”發展機遇,發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帶動作用,發揮PPP模式的撬動作用、投資信息服務平臺的引導作用。
為規范政府有關行為,防止出臺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逐步清理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國務院發布《關于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明確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著力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清除市場壁壘,促進商品和要素在全國范圍內自由流動。統籌考慮維護國家利益和經濟安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等多重目標需要,穩妥推進制度實施。不得強制經營者從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規定的壟斷行為。對涉嫌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標準的政策措施,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舉報,有關部門要及時予以處理;涉嫌違反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的,反壟斷執法機構要依法調查核實,并向有關上級機關提出處理建議。案件情況和處理建議要向社會公開。政策制定機關要及時糾正排除和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當前我國品牌發展嚴重滯后于經濟發展,產品質量不高、創新能力不強、企業誠信意識淡薄等問題比較突出。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持之以恒,攻堅克難。一要發揮政府推動作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優化政策法規環境;二要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做大做強品牌,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三要大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積極支持自主品牌發展,擴大自主品牌消費,為品牌建設和產業升級提供專業有效的服務。
《意見》圍繞主要任務,按照可操作、可實施、可落地的原則,提出了三項重大工程。一是品牌基礎建設工程,圍繞品牌影響因素,從推行更高質量標準、提升檢驗檢測能力、搭建持續創新平臺、增強品牌建設軟實力等方面,著力打牢品牌發展基礎,為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創造條件。二是供給結構升級工程,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主要內容,從一、二、三產業著手,通過豐富產品和服務品種、增加優質農產品供給、推出一批制造業精品、提高生活服務品質等舉措,推動供給結構升級。三是需求結構升級工程,充分發揮品牌影響力,通過努力提振消費信心、宣傳展示自主品牌、推動農村消費升級、持續擴大城鎮消費等行動,擴大自主品牌產品消費,適應引領消費結構升級。
為進一步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更好地滿足和便利境內企業經營與資金運作需要,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于改革和規范資本項目結匯管理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 《通知》)。《通知》主要內容要求,一是全面實施外債資金意愿結匯管理,企業可自由選擇外債資金結匯時機。二是統一境內機構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意愿結匯政策。三是明確境內機構資本項目外匯收入及其結匯資金的使用應符合外匯管理相關規定,對資本項目收入的使用實施統一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并大幅縮減相關負面清單。四是進一步規范資本項目收入及其結匯資金的支付管理,明確銀行按照展業三原則承擔真實性審核義務。五是外匯局加強事中事后管理,進一步強化事后監管與違規查處。
《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日前頒發。《意見》指出,建立完善失信聯合懲戒制度總的原則是鼓勵糾錯、有限期懲戒、有條件修復。涉及個人的信用記錄,在失信行為終止之日起,這個失信記錄只保留5年,5年后予以消除。不再作為懲戒對象的期限,具體由相關部門來制定。對于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開 “空頭支票”、優惠政策不落實等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今年將把政務誠信建設作為全社會信用建設的重點。國家發改委正在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關于全面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同時將加強政務失信記錄建設。對政府及其部門以及政府工作人員在行政過程當中的失信情況,將納入信用記錄。
中紀委網站發文稱:當前高壓之下“四風”問題在面上有所好轉。相對過去搞不正之風,還嘚瑟到群眾的眼皮底下,“不敢”就是根本性的改變。但仍有不少“四風”問題披上了“隱身衣”,公款吃喝躲進“家庭餐廳”,酒席分批宴請而主角“缺席”,辦公室隔“暗門”開“暗室”。 隨著互聯網等技術的不斷進步,“四風”問題利用高科技穿上“隱身衣”。有的以電子紅包、支付寶轉賬、掃描二維碼等方式收送禮金;有的收送高檔會所、健身機構、大型商店電子購物卡;有的避開重要節點送禮、異地取禮、“隔空”送禮等,這些違紀行為在收送方式、交易時間和地點上更加隱蔽。對這些問題的查處,要加強與電信、金融等部門的合作,篩查可疑線索,找出蛛絲馬跡,通過多部門聯動、科技化取證等措施,完善監管制度和相關規定,讓披著科技“隱身衣”收送禮的行為無藏身之所。要密切注意不正之風的新動向、新表現,查找隱形變異的“四風”,越往后執紀越嚴。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首先從工程建設領域入手,清理和規范各方面過多過繁的保證金,包括清理建筑業企業在工程建設中需繳納的各類保證金,各地區各部門不得在工程建設領域新設保證金項目,轉變保證金繳納方式,規范保證金管理等。這些措施初步估算將盤活建筑業企業近萬億元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