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琳(江西科技學院,江西南昌330098)
?
江西茶葉產業發展困境及出路分析
萬琳
(江西科技學院,江西南昌330098)
摘要:茶葉產業是江西的傳統產業,近年來在整體上呈現了較為良好的發展勢態。但與此同時也潛在一些較為明顯的問題。例如:茶園單產水平偏低,基礎設施有待優化;良種茶苗培訓力度不足,缺少名優茶等。顯然,在問題未能得到有效解決的情況下,便會對江西茶葉產業發展帶來不小的困境。本文在分析江西茶葉產業發展現狀及困境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江西茶葉產業發展出路進行探究,希望以此為江西茶葉產業的良性發展提供具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江西;茶葉產業;發展困境;出路
依賴于江西豐富的山地資源,使得江西的茶葉產業頗具發展潛力。縱觀近年來江西茶葉產業的發展勢態,可以看出茶葉產業已成為江西的一項傳統產業。與此同時,江西茶葉產業也是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一大重點產業[1]。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如基礎設施薄弱因素、市場體系不具完善性因素等,使得江西茶葉產業發展受到很大程度的發展困擾。為使江西茶葉產業更具發展前景,本文對江西茶葉產業發展困境及出路進行分析與探究。
2008年,江西政協下達了“關于整合茶葉品牌,推進江西茶葉產業發展”的建議文件。該文件著重提到了江西綠茶品牌的建設與發展。從產業發展規模來看,江西茶葉種植面積在2010年便發展至5.68萬hm2,同年全省茶葉出口總額高達2513萬美元。從2010年起至2015年上半年,江西省茶葉種植面積與全省茶葉出口總額均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2]。從區域布局來看,江西省形成了四大優勢茶區,分別為贛東北茶區、贛西北茶區、贛中茶區以及贛南茶區。以贛南茶區為例,主要的產茶地涵蓋了上猶、于都、瑞金以及崇義等,主要的名優茶為梅嶺毛尖與小布巖茶等。從產業競爭力來看,江西省茶葉產業為了增強自身產業優勢,采取了多種發展方式,例如招商引資以及參股控股等方式。就目前而言,江西省茶葉企業已經擁有200多家。最具代表性的為婺源有機綠茶,此類茶葉出口歐盟市場量非常大,并且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均具備非常強的競爭能力。從生產技術水平來看,近年來江西茶葉產業在生產過程中,融入了茶葉機械化采摘及名優茶機械化加工技術等,使無性系茶園所占比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另外,從江西茶葉品牌建設來看,江西省對綠茶市場進行了進一步的拓展,采取廣告策劃、網絡宣傳模式,促進江西綠茶品牌的建設。基于整體層面分析,由于茶葉產業是江西的一項傳統產業,關系到農民的經濟收入及生活條件的改善,因此其發展前景較為樂觀。
在上述分析中,認識到江西茶葉產業的一些較為明顯的現狀,雖然在未來江西茶葉發展勢態較為樂觀。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江西產業依舊受到一些困擾。顯然,由于困擾的存在,將會阻礙江西茶葉產業的發展,具體表現如下:
2.1茶園單產水平偏低,基礎設施有待優化
江西省茶園大致上呈現的狀態是老舊、年限長,同時在基礎設施方面較為薄弱,配套程度不高。并且在整體茶園中,低產茶園的比重頗高,達到了25%到30%左右[3]。從財政方面上來看,在茶業方面的投入偏低,這樣致產茶量得不到有效提升。相關報道稱:江西省茶園平均每公頃產茶量僅有700多千克,與福建的1300多千克比較起來存在較大程度的差距[4]。
2.2良種茶苗培植力度不足,缺少名優茶
就現狀而言,江西省茶葉總面積中,無性系茶葉所占的比例偏低,不足50%。而一些茶園依舊采取種子繁殖方式,這樣便導致植株之間生長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不但在嫩度上不具均衡性,而且在采摘方面還非常不方便。另外,難以滿足名優茶生產中對鮮葉的需求量。由于省內名優茶所占比例偏低,這樣便使得茶葉產業的經濟效益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2.3缺乏健全的服務體系,茶葉出口問題諸多
茶葉產業需長期穩健發展,便需具備健全的服務體系。但就現狀來看,江西省內各級均呈現出無健全的服務體系,對于茶葉生產及銷售沒有提供行之有效的技術支撐。與此同時,對茶農的技術培訓工作也做得不到位。在茶農技術不足,且銷售推廣力度不夠的情況下,便難以使茶葉產品的質量及衛生得到有效保證。另外,江西省茶葉出口問題也較多,主要表現為:其一,大多數出口茶葉為低端茶,此類茶葉利潤小,很難構建優良的品牌效應。其二,很多企業對國際貿易法不甚了解,對茶葉出口存有疑慮,怕承擔太大的風險。其三,茶葉產品出口衛生問題堪憂,經檢查部分茶產品含有農藥殘留物等。
2.4茶葉生產者質量安全意識有待提升
目前,江西省內還有許多生產企業對標準茶園選擇的標準了解程度不高。許多生產大戶對綠色茶園、有機茶園以及無公害茶園不甚了解,沒有掌握科學、合理的茶園施肥方法及用藥方法。另外,還有部分生產企業未在內部構建生產信息記錄檔案,這樣便使得所生產的茶產品的信息存有缺失,同時也使得茶葉產品的質量、衛生檢查無據可依。
在上述分析過程中,了解到目前還潛在一些因素使江西茶葉產品發展受到困擾。為了使江西茶葉產品更具發展前景,采取有效的策略便顯得非常重要。結合近年來江西茶葉產品發展的現狀及問題,本人認為需從以下幾大方面加以完善:
3.1加大政府財政支持,促進茶葉產業發展
江西茶葉產品想更具發展前景,加大政府財政支持非常重要。一方面,需構建專項資金,使江西茶產業的發展更具有效。同時,需做好茶葉品牌的整合工作,對無性系茶苗良種采取合理的補貼措施,并做好茶葉的生產工作,以此保證茶葉的質量及衛生。另一方面,對于投入生產的茶用機械,如茶葉種植機械、采摘機械以及加工機械等,需實施有針對性的補貼政策[5]。除此之外,需對各項支農資金進行有效整合,同時對茶產業的扶持力度進行擴大化,進而使茶葉產業的發展得到有效促進。
3.2引進技術,提高產業整體技術力量
需引進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這樣才能夠使茶葉的生產得到有效保障。如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茶葉清潔化連續化加工技術等。同時,需對自主產品新品種選育工作進行加快,將專業戶的培育作為重點工作內容,做好茶農培訓的組織工作,使茶農的生產技術得到有效提高,進而使茶產業整體技術力量得到有效提升。
3.3注重品牌戰略的部署,拓展內外茶產業市場
任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均需要具備品牌意識。對于茶產業來說,注重品牌戰略的部署非常重要。一方面,需對江西省內茶業龍頭企業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育及扶持措施,對種植大戶、加工企業、茶農三者間營造良好的組織關系。另一方面,需根據政府的有效政策,整合市場,注重品牌茶葉的宣傳及推廣工作,從而形成江西獨特的茶葉品牌。除此之外,需對國內外展覽及展銷平臺進行擴充,并做好相應的組織開展工作,以此使茶葉品牌效應能夠打響,進而為江西省茶產業的發展奠定良機。
3.4加強宣傳力度,提升茶產品衛生質量
在宣傳方面,需要對江西省茶文化進行弘揚,以此為江西茶產業的發展營造一個優良的氛圍。在相關的旅游業及休閑觀光業當中,融入茶文化。與此同時,積極開展茶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展銷、茶藝、飲茶健康等主題的茶文化活動[6]。為了達到強烈的宣傳效應,還需借助新聞媒體的力量,擴大江西茶產業在國內乃至國外的影響力,使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江西茶產業及茶文化。在茶產品衛生質量方面,需努力提升。做好茶農的技術培訓工作,融入無公害栽培技術、機械化生產技術等。與此同時,構建茶產品衛生質量標準體系,在茶產品生產中,嚴格按照衛生質量標準進行生產,以此保證茶產品的質量及衛生。
通過本文的探究,認識到現狀下江西茶葉產業發展尚且潛在一些較為明顯的發展困境。因此,便需要加大政府財政支持、引進生產管理技術、注重品牌戰略、拓展內外茶產業市場以及加強宣傳力度等。除此之外,本人認為還需要注重茶產品衛生質量的提升。相信從以上方面加以完善,江西茶葉產品將更具發展前景,進一步為江西茶產業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萬紅燕.江西省茶產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農業考古,2012,02:171-176.
[1]程關懷.好山好水好茶做大做優做強——加快推進江西茶葉產業發展的幾點思考[J].江西農業,2013,02:7-9.
[3]邱春嬌,羅省根,謝桂生,楊普香,雙巧云.加快江西傳統優勢茶產業發展的思考與建議[J].現代園藝,2013,03:25-27.
[4]江新鳳,楊普香,李文金,劉彩霞.江西省茶葉市場發展狀況分析[J].中國茶葉,2013,10:12-13.
[5]趙沙鷗,陳宜,程艷.江西茶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企業經濟,2014,04:124-127.
[6]金玲莉,謝楓,王璠,樂美旺,涂娟.江西省茶葉產業發展現狀及優勢分析[J].中國茶葉,2014,10:9-10.
作者簡介:萬琳(1985-),女,江西南昌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宏觀經濟分析、產業發展研究。
基金項目:江西科技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江西高新產業集群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基于區域創業環境的視角,項目編號:RW15Y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