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璽(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四川成都611230)
?
傳統文化符號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崔元璽
(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四川成都611230)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種商品包裝出現多樣化,并且樣式新穎。包裝給人傳遞出了一種信息和形象元素,是商品功能和價值最好的展示,使產品的包裝和產品之間形成一種相互影響的關系,形成一個整體,提高了產品形象。傳統文化在我國文化中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具備較高的文化底蘊。隨著人們對茶葉包裝質量的不斷提高,產業包裝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符號元素已具備了現實可操作性,更能給人以直接的感官體驗,從結構,顏色和造型等方面樹立了產品的形象,本文主要闡述了傳統文化符號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運用,以期能為我國的茶葉包裝設計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茶葉包裝;設計;傳統文化符號;運用
我國傳統文化符號具有較為獨特的地域文化特點,更是體現了很深的內涵,并且形式優美和精巧。產品和包裝之間存在著一種表里關系,為了促使商品包裝及所在產品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吸引更多的客戶去消費,合理的商品包裝非常重要,可促使消費者內心得到認同感,繼而提高產品自身的銷售量。在茶葉包裝包裝中融入我國傳統文化符號元素,不但對茶葉商品的價值有更好的提高,而且更能通過茶品體現出我國傳統的圖形文化等,對我國未來的文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1文化性原則
我國傳統符號不但具有地域性,而且經過歷史的沉淀具有較深的文化底蘊。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茶葉包裝也有較高的要求。茶葉包裝產業通過傳統文化符號元素的不斷融入,將茶葉進行全方位的包裝,融入文化符號,能夠有效提高其價值。將圖形元素融入到茶葉包裝中,對現代人是一種美的享受,對傳統文化符號來說,也是在現代社會中一個較好的延續。從此角度分析,在茶葉包裝的過程中需要設計者采用獨具視角的方法將傳統文化符號元素更好地和茶葉商品進行融合,不但茶葉包裝精美,而且還應考慮到人們的生活習慣,不夸大和切實際。在茶葉包裝中充分顯示出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內涵所在,將傳統文化符號完美的在商品中進行呈現,通過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商品的特色包裝[1]。
1.2實用性原則
茶葉在進行文化包裝的過程中需要將文化符號和茶葉之間具有緊密聯系的部分文化找出進行使用,使用的傳統文化符號元素必須要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包裝必須要客觀的反映出商品的基本信息,并且直觀的明白商品所賦予的價值。我國隨著包裝形式的不斷新穎,很多商品的包裝較為精美,給人審美上的享受,但是有一些商品包裝采用地域性文化過度包裝,這種現象不但不能使茶葉包裝提升獨具的價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浪費了包裝材料,比如,月餅包裝,有一些包裝比較繁雜,層次比較多,這不但提高了包裝成本,而且顧客在進行拆包時也比較麻煩。所以,茶葉包裝必須要從顧客角度出發,以實用性為第一要素,選擇合理的商品材質,通過精美的包裝來體現其文化內涵[2-3]。
1.3創新性原則
傳統文化符號元素在茶葉包裝設計的過程,也是傳統文化發揚和傳承的過程。在設計時應當按照一定的審美觀念來進行,必要時還應進行不同圖形的創新,創新是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升級的良好過程和較好發展。對傳統文化符號元素的創新并不是將其推翻,是在該文化的基礎上加上具有感染力和審美的文化,由于傳統文化符號元素具有較高的文化底蘊,所以在較大程度上具有很大的創新空間。通過把傳統文化符號元素這一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進行有機的聯合,來創新出新的更具審美觀念和價值的商品。對茶葉包裝的理解要具有與時俱進的思想,從創新中解讀出傳統文化符號元素和現代文化結合帶給人們的創新意義,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創新。
2.1可識別性
茶葉在進行包裝的過程中,傳統文化符號元素是提升茶葉價值的一個重要元素,主要體現出了信息傳遞的價值。圖形元素在商品銷售過程中,顧客能夠準確的通過其元素對商品進行了解,是顧客了解商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4]。
2.2幽默感
符號元素較文字具有獨特的幽默感,符號以獨特的方式來表達信息比較多元化,文字的表達相對生硬,符號更能以幽默的方式將信息準確的傳達出去。顧客通過符號對商品進行了解的同時愉悅了自己的心情,在這個層面上更能對顧客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和顧客產生情感的共鳴,通過擬人的手法更具有人情味。
2.3直接性
符號和文字兩種表達方式,符號更能直觀的表達出其中的信息,一般情況下顧客更偏向于通過圖形來解讀信息,而符號是圖形的一種,因為圖形不但具有幽默感,更具直觀性。對圖形的理解不限年齡和文化,更不受地域的影響,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東西,文字很難對其進行準確的表達,有時顧客對通過文字抽象的東西并不是很好理解,所有,符號元素在其中就派上了用場。
2.4統一性
過弱包裝和過剩包裝有很大的差異性,過弱包裝主要體現在功能不足方面,由于包裝過于簡單,不能直觀的體現出產品的特性和價值,對商品價值和質量體現不佳。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對商品形成必要的保護作用,過弱包裝主要功能就是對商品進行適度保護,雖然對商品進行了保護,但是過弱包裝不能起到對商品特別的保護[5]。
2.5吸引性
包裝和產品之間是一一對照的關系,很多商家為了自身利益在其中做了較多的文章,比如,電視臺曝光的用劣質的產品充當質量上層的產品,再加上與之相應的包裝來欺騙消費者,這就是一例典型的欺騙包裝行為。欺騙包裝有較大的變動空間,但是這種空間變動的前提具有不合理性和欺騙性。
3.1中國畫元素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茶,秉天地至清之氣,凸顯“清高”的氛圍,清新怡人,使人在紛繁塵世中獲得片刻的輕閑,這與意境高遠的中國畫有異曲同工之妙,基于此,將國畫運用于茶葉包裝設計,具備了弘揚民族文化等特效,且對于新時期的消費者購買欲望有激發作用。如“野茶王”的系列包裝選用了中國畫的圖形設計,以藍色為主調,將民間青花的色調進行了運用,使得“茶”字由菱形綠色塊及祥云托起,凸顯儒雅品質,意境深遠[6]。
3.2傳統色彩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表現
從我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在莊嚴和隆重的氣氛顯示方面,往往借助絢麗的色彩來實現,渲染喜慶和歡樂,祈求富貴的生活狀態等,可以這樣說,色彩是國人視覺感官的傳達,其也作為文化的載體而存在,含義深遠。頗具鮮明的中國特色的紅與綠、紅與黃的純色搭配,展現出了鮮艷、明快、熱烈、奔放的色彩效果,借助這種視覺沖擊傳遞商品信息,實現對對應商品的促銷,已成為了當前商品包裝設計中的一大趨勢。象征吉祥喜慶的大紅色,以及寓意尊貴權勢的金黃色,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傳統的茶葉包裝設計中的必備元素,不僅能夠吸引消費者的視線,更是影響深遠,吸引外國時尚人士眼球。色彩和整體風格的統一,應當是新時期茶葉包裝設計中運用傳統文化元素的關注點,切忌不能到處用金、銀,應注重用色比例的協調性,避免給人一種華而不實之感,轉而應考慮不同色彩之間的相互調和。
3.3傳統圖案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作為包裝設計突出的形式語言,圖形設計意義重大,為了體現出茶葉包裝中的民族特性,完全可以借助具備深厚文化內涵的傳統圖案來實現。我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人們對于茶文化的情感包含太多,基于此,在現代茶葉包裝設計中,有效融入傳統圖案符號,可以延續和創新我國幾千年的茶文化。具體實施中,可描繪一些如中國古典裝飾紋樣、民間剪紙等,促使茶葉的文化特性可以通過濃厚民族特色的傳統圖案表現出來,如“龍”是中華民族的標志象征,古代代表了帝王與皇權,寓意著吉祥、如意等美好愿望,以龍井茶包裝為例,此茶素以色綠、香郁、味甘等品質文明,其包裝以代表至尊地位的龍形象為基礎,繼而在后續設計中,將載體以玉石制作的印章造型,這種包裝設計,使得權威、允諾的茶葉品質躍然而出,傳達出的豐富文化內涵彰顯了茶葉包裝的品味,烘托出茶葉的高檔品味[7]。
3.4書法篆刻形式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書法篆刻的藝術魅力妙不可言,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占有獨特地位。所以在體現茶文化豐厚的文化底蘊方面,完全可以借助書法篆刻來實現,漢字書法體類型眾多,如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等,人們研究書法的同時也將其視為陶冶情操的藝術,而茶作為一種文化,與書法有相似之處,凈化心靈,修身養性等。所以,在茶葉包裝設計方面,可運用書法與篆刻形式。如“立頓”國際化茶葉品牌,在符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的茶包的推出方面,用毛筆書寫的“茗閑情”作為副品牌名,使其具備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又將立頓的國際性品牌形象凸顯了出來,東方藝術的風格情調展露無遺,同時也倍受西方人士的贊賞。
綜上所述,茶葉包裝對整個茶葉市場有著較大的影響,一個好的包裝能夠提高自身在市場中的份額和價值,合理的包裝不但能夠提高自身銷售量,而且對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具有更大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行業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必須趨向合理化,特別是茶葉商品包裝,在保持包裝良好的情況下,方能促進銷量等方面的提高。當前茶葉包裝融入傳統文化符號元素,可以有效提高其茶葉的質量,朝向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這在茶葉市場中占據著較為良好的發展勢頭,所以,對茶葉的包裝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和規范化的流程,這也是我國對于傳統文化采取必要的一個發展措施,對文化的傳承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雷瑩.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運用[J].中國包裝工業, 2015(7):66-66.
[2]陳露.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運用[J].中國包裝工業, 2012(10S):30-31.
[3]吳天宇,劉雁.現代茶葉包裝設計中嶺南文化元素的價值表現[J].美與時代旬刊, 2015(8):91-93.
[4]李立鋒.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運用[J].藝苑, 2012(2):105-107.
[5]丁麗娟.傳統元素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應用[J].福建茶葉, 2015 (6):82-84.
[6]彭烈洪.淺談茶葉包裝中圖案的運用[J].中國包裝, 2012(6):25-27.
[7]郝熙凱.古典茶文化在現代茶包裝上的設計應用[J].福建茶葉, 2015(6):62-64.
作者簡介:崔元璽(1985-),男,山東青島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