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南村小學 張麗儀
?
小組合作促進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高效識字策略研究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南村小學 張麗儀
【摘 要】
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起點。識字數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農村小學的孩子因其各方面條件相對落后,識字的質量也落后于城鎮的孩子。怎樣才能提高第二學段農村小學孩子的識字質量,讓孩子們在快樂中高效識字呢?在實行小組合作的背景下,筆者通過自己的教學,不斷地摸索,尋找到一些方法。
【關鍵詞】
農村小學 小組合作 中年級 高效識字
語文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而識字是語文素養的核心之一,也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起點。但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農村小學中年級的學生寫錯別字、記不住漢字的結構等低效識字的情況特別嚴重。筆者曾對農村學校三年級90個學生做過調查,以下是調查結果分析。
出現錯別字情況經常寫錯別字有時寫錯別字極少寫錯別字人 數比 例25人 42人 23人占27.78% 占46.67% 占25.56%
分析其原因:1.識字量大幅增大,學生累積了大量的同音字,形近字未能區分。2.大部分學生因為學習能力不強,沒有掌握好識字的方法,生字、熟字、同音字、形近字混在一起就無法區別,出現混淆。3.農村學校大部分家長素質不高,社區建設不完善,無法為孩子們提供識字的良好環境。
要改變如此低效的識字情況,達到高效識字,經研究筆者發現小組合作識字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在上世紀70年代率先興起于美國。國內外的研究和實踐,都驗證了小組合作學習作為課堂教學常規組織形式在提高學習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在第二學段識字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資源共享、趣味合作活動、優勢的互補作用,農村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增強了識字的興趣,而且從中也學會了交際與協作。
(一)組建學習小組
合作識字小組采用四人小組,有利于管理和交流。組員的搭配要考慮學生的先天素質、學習態度、個性特點等,盡可能組建科學的學習小組。讓小組發揮互相影響,相互促進的作用,讓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生在發展中形成新的素質:能力和人格特質。
(二)選撥、培訓小組長
剛開始小組合作識字,必須要挑選能力、責任心強的學生。確定了小組長人選,要安排周期的培訓計劃,讓小組長能盡快地成為合作識字的領頭人。熟悉小組合作識字的流程后可以采取小組成員輪流擔任小組長的方法,讓學困生也有機會當小組長,這樣他們在學習中會更積極主動,更能激發對識字的興趣。
(三)開展小組合作識字活動
1.在學文中合作識字
這是合作識字最常態的活動,也是合作識字最根本的目的之一。
主要的流程如下:
布置預習,小組成員完成生字詞預習表格 課前小組長檢查組員預習情況,完成小組學習情況記錄 課堂匯報:先小組長在小組內匯報小組學習情況,各組員展開討論。然后全班內匯報,組與組之間交流討論 課后小組內聽寫,小組長批改后記錄聽寫情況并作評價 教師進行評價。
2.在活動中合作識字
美國著名心里學家奧蘇貝爾在教育心理學中最重要的一個貢獻是提出“有意義學習”的概念。合作識字的活動的開展,不僅能鞏固課文中的生字詞語,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識字能力,而且能激發學生的有意義學習,培養學生對識字的興趣和自信心。
①在課堂中游戲活動中識字
教育學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將“猜(編)字謎、編兒歌、編順口溜……”這些識字游戲引入課堂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能讓孩子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中識字游戲中識字,同時極大地發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象力,從中感受到學習和創造帶來的快樂。
②在“讀”書中識字
這里的“讀”書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朗讀書上的內容。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學困生不會讀,讀不好的難題。第二層意思是課外閱讀。通過開展小組比讀書活動,盡可能地擴大閱讀范圍,提早閱讀,廣泛閱讀,使學生在閱讀中和漢字反復見面,實現有意識記和無意識記相結合,形成“越讀越識”“越識越讀”的良好循環。
③在生活中識字
識字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運用語言文字。因此,作為師者,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將積累到的字詞在生活中運用的能力。在實驗過程中,筆者嘗試每周布置一項識字作業:記錄出現在你生活中的詞匯或者查找你身邊的錯別字,并在小組內交流,遇到困難可以請教老師。經過實驗,學生生活詞匯的積累有了空前的提升。學生們通過用心的發現、交流、糾錯,一個個常見的詞匯進入到孩子們的視野中,并逐漸內化成自己的詞匯。
(一)制定管理規則
制定科學的管理規則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群體規范,也是學習小組開展的必備條件。
(二)遵循合作原則
1.學生是主人
相比課堂教師指導識字,小組合作識字更強調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使學生認同這種學習方式,并遵守這種方式下的管理規則,在管理規則上的制定上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讓全體學生參與到管理規則的制定中。
2.合作是根本
在制定管理規則時,要強調合作的意義,明確它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平等地進行的。沒有誰有特權,特別是小組長,不能有凌駕于組員之上的思想。
(三)建立獎懲機制
在奉行“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原則下建立小組合作識字獎懲機制,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指出:“無論是閱讀還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詞。“小學階段,中年級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新課程標準解讀》中強調重視、提升中年級學生識字水平與識字效率,對提高其整體語文素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被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小組合作學習,無疑能對中年級識字產生奇妙的“催化劑”作用——既節省了識字的時間,又鞏固了組建中期的小組合作高效性,為高年級的合作構建堅實地基;最終在這種良好的合作與競爭中達到高效識字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
【2】皮連生主編.學與教的心理學(第五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
【3】(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號教室的奇跡【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
【4】溫儒敏,巢宗祺主編.新課程標準解讀【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