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剛強
摘 要:鉆井機械是用于油氣勘探、開發的一整套鉆井設備。而鉆井機械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涉及內容多、知識面廣,它源于生產實踐,又服務和指導生產實踐,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搞好鉆井機械的教學工作,對于服務好油田一線生產,保障油氣勘探及井下作業安全具有深遠意義。本文根據教學實踐,總結發現任務驅動教學法有利于營造課堂氛圍、調動學生主動性、拓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 鉆井機械 教學方法
所謂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在學習課堂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成長的一種學習實踐活動。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在課堂根據任務自己發現問題,并主動去解決問題,同時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了操作技能,學生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鉆井機械教學中的優勢
職業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增強學生在職場中的競爭能力。而鉆井機械是一門以理論為基礎、重視實踐的課程,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鉆井機械的基本理論知識,更要培養學生對鉆井設備的實際操作、維護、保養的能力。將任務驅動法應用在鉆井機械學科教學中,其優越性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
鉆井機械作為鉆井專業的主干課程,同時又是一門綜合性的專業課程,它涉及數理、制圖、力學、機械原理、電工電子、內燃機與鉆井工程等多方面知識,若只采用傳統教授法,學生積極性不高,很快會把所學內容遺忘。例如在講解鉆機的分類一課時,若教師按部就班地把鉆機的種類灌輸給學生,學生聽著無趣,很容易打瞌睡。如果教師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先將學習任務提出,讓學生根據鉆機的使用特性,結合所學的鉆井及地質知識自己去總結歸納分類,給予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教學就會順暢很多。
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實踐熱情,提高學生的設計思維及綜合實踐能力
通過鉆井機械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可以對學生進行設計思維的訓練,提高其綜合實踐活動能力。而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帶著已布置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在尋求答案動機的驅動下,形成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例如在“絞車的剎車”一節中,對絞車剎車的作用這一任務,讓學生主動去井場實地觀察絞車的剎車系統,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絞車剎車系統組成及總計處剎車系統的功能,并且與其他剎車系統如汽車的盤式剎車做對比,提高學生的設計思維及綜合實踐能力。
3.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課堂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作為課堂這個舞臺兩個主角的他們是休戚與共、互為一體的,同時又是相輔相成的。任務驅動教學法采用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學生完成任務取得成功時,教師進行肯定與激勵;而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出現失誤時,教師要仔細傾聽學生的想法,對其合理的地方要做出肯定,進而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探索正確答案。這樣使得師生間有了更多的互動,學生良好的個性得到了發展,同時師生之間也變得更加融洽,相互信任。
二、任務驅動法在鉆井機械課堂中的實施與應用
任務驅動法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完成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中要完成的內容包含在任務中,讓學生經過思考、探究,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實施過程中,正常的教學步驟為:創立情境,呈現任務(任務要吸引學生)→明確任務,任務要分層次,教師指點完成任務的思路、方法以及技能→學生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師生交流和總結。
鉆井機械教學采用任務驅動法,按照上述步驟分為以下過程。
1.創立情境,呈現任務
教師所呈現的任務要吸引學生,因為任務驅動法教學中任務的設計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成敗。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任務設計應當與學生的生活貼近,應當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東西,盡量與學生身邊的實例相關。只有這樣,教學環境才能比較寬松,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才能融洽;并且更為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完成任務上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鉆井機械這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觀井場鉆機、展現鉆機模型以及播放鉆機運行動畫,讓學生對整個鉆機設備有個整體印象,并且讓學生分析總結鉆機的各部分功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進而展現出主要任務以及包含在任務中的教學內容。
2.明確任務,任務要分層次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可以讓一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生完成有一定難度的任務,因此教師在設計任務的時候要將任務按難度分為不同的層次。這樣可以讓所有的學生在每次自主探索中都有所收獲,體驗到完成任務后的愉悅和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完成任務的興趣和動力。布置任務的時候,教師最好能分為普通和提高兩個任務,所有學生必須完成普通任務,能力強、有興趣的學生完成普通任務后再做提高任務。
在鉆井機械這門課程的教學中,筆者設計的任務包括:鉆機的組成及分類→鉆機各系統的組成及功能→組成鉆機系統各部分設備的功用及保養原則,任務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要求所有學生分組后必須完成前兩個任務,有能力的學生完成三個任務,而對部分學生則要求他們能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完善鉆機組成的細節部分。
3.學生解決問題,分析任務并完成
任務提出后,老師應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討論,也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任務并將任務進行分解,通過任務的分解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何將已有的知識運用到任務解決的過程中。任務中也會包含著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提出來,教師幫助他們分析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主要起著引導作用。例如在對離心泵提出任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鉆井泵的知識,讓學生通過分析鉆井泵與離心泵的相似和不同之處,對已有的難題找出解決方法,并最終完成任務。
4.師生進行交流、總結
交流和總結是學生學習情況反饋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能夠體現學習者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方法。首先,教師讓學生小組推薦代表,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先自評后他評,然后總結形成結論,最后由教師集中對整個過程進行點評。這樣學生知道自己的任務完成情況將會在全班面前講評時,往往會投入更大的熱情去完成,并且會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主動發現更多的問題,對自己的要求會更高,讓任務完成得更細致和完美。這種競爭意識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對學生所做任務的合理評價也讓學生有一個能互相交流、取長補短的機會。
三、小結
通過在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使得傳統的被動教學模式得以改變。這樣不僅讓學生變成教學的主體,而且可以讓他們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學生不僅能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到理論知識,還可以增強自己的實踐力,同時也可讓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鉆井機械中的運用是成功的,并且很值得教師們繼續實踐和探索。
(作者單位:華東石油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