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杰
摘要:“營改增”是我國稅制改革中的一項重要改革措施,“營改增”的實施避免了重復納稅,在保持稅收抵扣鏈條完整的情況下轉嫁了稅負、調整了產業結構,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高新企業作為現代服務業是我國這次“營改增”的主要行業之一。從實施的整體上看,“營改增”后高新企業的稅收總體上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但是,由于受到行業自身特點的限制,“營改增”的實施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影響較為復雜。本文將就“營改增”對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影響進行分析,以期為高新科技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營改增” 高新企業 財務影響 應對 策略
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是我國流轉稅中的三大主要稅種,自2012年在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等省市作為試點實行“營改增”后,我國很多企業都實現了結構性減稅,并從中獲得收益,這對促進現代企業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有著積極地推動作用。隨著“營改增”試點范圍的不斷擴大和深入,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的經濟結構不同、企業之間存在個體化差異,“營改增”的實施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產生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營改增”的實施實現了存在于產品價格中的營業稅和銷售凈價的分離,并對企業的稅率進行了重新劃定,使得企業的稅制改革、納稅方式更加合理化、科學化、規范化。可見,我國推行“營改增”不僅能夠大大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避免重復征稅問題的發生,更使大多數企業從中獲益、促進了社會分工、提高了企業的社會化水平,同時還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高新科技企業對全球科技進步、全球經濟發展起著積極地推動作用,“營改增”的實施對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營改增”對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影響分析
(一)“營改增”對高新技術服務企業稅負影響
“營改增”前高新技術服務企業的一般納稅人繳納的營業稅稅率為5%,在“營改增”后,企業應繳納的增值稅稅率上升為6%。雖然在實行后稅率上升了一個百分點,但是,由于高新技術服務企業可以從外購材料、外購設備、承擔的服務等進項稅額中進行抵扣,從這一角度來看有效地避免了存在于高新服務企業與上游企業之間的重復征稅的問題,從而降低了高新技術服務企業的稅負。同時,隨著抵扣鏈條的不斷完善,高新技術服務企業的稅負降低幅度還可能增大。在“營改增”的方案設計中,對于高新技術服務企業的一般納稅人而言,其增值稅稅率為6%,這遠遠低于其他企業的17%的稅率,以及低稅率13%,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稅負,無論是在改革的預期還是在具體的試點實施的結果都能證實這一點。但是,還有例外的情況發生,“營改增”的實施將對一部分從事技術服務的軟件企業帶來一定的挑戰和影響。在實施“營改增”前,這些企業的適用營業稅稅率為5%,并且對于那些符合條件的技術服務合同還能夠享受減免營業稅的政策。但是,在“營改增”后,將企業的技術服務增值稅率提升到6%,對于這些企業而言其主要成本就是人員投入的研發支出,是很難取得抵扣項的。雖然目前對于符合條件的技術服務仍享受免征增值稅的稅收優惠政策,但是由于開具的免稅發票購買方不能進行抵扣,而為了滿足購買方的要求,必須開具增值稅發票,從而增加了企業的稅收負擔。
(二)“營改增”對高新技術服務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影響
高新技術服務企業由于受到資金規模的影響和限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進行大規模的固定資產的投資,在實施“營改增”后,企業的累計稅負降低,凈利潤增加,因此,這也為大部分高新技術服務企業的投資提供了資金支持,從而刺激企業的投資、擴大企業經營規模。在實施“營改增”前,高新技術服務企業購入固定資產時不能進行增值稅的抵扣,而是將這部分稅款直接計入到固定資產的購置成本中,此時企業的固定資產的投資成本實際上就是價稅合計;實施“營改增”后,高新技術服務企業購入固定資產時的進項稅額可以全部進行抵扣,此時高新技術服務企業的固定資產購置成本只包括固定資產的買價,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新技術服務企業固定資產的投資成本。另外,由于稅負的降低,企業的現金流上升,這也為企業的投資增加了動力,對于進一步刺激企業的投資力度、進行設備的更新改造、促進現代高新技術服務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營改增”對高新技術服務企業財務指標的影響
企業的財務指標主要包括:反映企業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盈利能力等不同方面的指標。隨著“營改增”的實施,高新技術服務企業的相關財務指標都將獲得改善,另外,隨著投資效果的日趨明顯,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都會得到改善。例如:凈資產收益率=稅后凈利潤/凈資產X100%?!盃I改增”后,凈利潤增加,凈資產不變,因此凈資產收益率會提高。再例如: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X100%,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經營盈利能力,該指標越高,說明企業資產的運用效率好,企業資產的盈利能力越強。“營改增”使固定資產成本降低,總資產降低,稅前利潤提高,總資產報酬率提高。
綜上所述,不論是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的稅負是否降低主要還是取決于獲得增值稅的進項稅額。而增值稅的進項稅額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來源就是新增的固定資產。對于一個處于發展期的高新技術企業而言,獲得這些進項并非難事,而當這個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如果企業只需要維持現有的水平,不再購進固定資產,那么企業獲得的進項抵扣稅額就只能從購入成本中獲得,進項稅額也會隨之而減少。在這次稅制改革中,有的企業是受益的,有的企業可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對于高新技術企業而言,“營改增”的實施如同一劑良藥,對企業的自身發展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以此為契機,不斷加強經營管理、增強自身競爭力,從而實現刺激我國整個高新技術企業的全面、整體發展的目標。
二、高新技術企業“營改增”后經營與應對策略
改革中往往忽略了很多問題,不同的企業由于其經營性質不同、自身的財務狀況不同使得改革會出現暫時的局限性和困惑,因此,高新技術企業應結合自身的實際特點,以本企業的經營狀況為基本出發點,積極應對“營改增”出現的問題。
(一)合理選擇納稅人身份,準確把握企業稅負
在“營改增”中明確規定: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待遇是有差別的,它們的計稅依據不同??紤]到大多數高新企業的特點,以及納稅人從上游企業中獲得的服務,購進的材料成本等的不同,因此,對于在“營改增”中還暫時未達到一般納稅人認定條件的小規模納稅人,完全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對自己將來的身份進行選擇,最終實現合理降低稅負的目的。通常情況下,對于高新技術企業而言,如果可抵扣的進項稅額較多,那么可以選擇作一般納稅人,反之,則比較適宜做小規模納稅人。
(二)加強合同與發票的管理,實現以票控稅
加強合同和發票的管理,以合同鉗制發票,實現以票控稅的目的是我國稅收體制中的一項重要政策,發票不僅僅是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對于增值稅的納稅人而言,進項稅票是企業購買固定資產、存貨的重要憑證,銷項稅票是企業確認收入的主要依據。因此,合理、科學地利用增值稅專用發票將直接對企業的進項稅額的足額抵扣產生影響,這也會對企業的稅負產生間接影響。
(三)提升財務人員稅務素養,科學、合理進行稅務籌劃
與營業稅相比,增值稅的會計核算程序要更加繁雜。因此,這就要求高新技術企業必須盡快提升本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合理而科學的進行稅務籌劃。例如:企業可以專門聘請專家為企業的財務人員進行相關稅務知識的培訓;從發票的管理基礎工作著手,不斷擴大管理的覆蓋范圍,從而提升企業員工的稅務管理技能,提高會計核算的能力。
三、結束語
隨著“營改增”的實施,雖然有的行業出現了稅負不減反增的現象,并有悖于實現結構性減稅的初衷,但是從國家的整體狀況來看,稅負還是減輕了。在“營改增”的潮流中,高新技術企業必須采取各種措施來應對改革帶來的變化,以此為契機促進企業的健康、持久發展。
參考文獻:
[1]夏杰長,管永昊.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意義及其配套措施[J].中國流通經濟,2012
[2]諸葛丹.“營改增”對上海交通運輸業的影響及對策[J].財會研究,2013
[3]邢麗.增值稅改征營業稅難點透視[J].中國報道,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