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摘要:根據學生職業能力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職業體能、職業保健能力,以及職業意志力、職業競爭能力等達到終身體育鍛煉目的。調查問卷了解學生體育選項教學,在教學中教師滲透體育與職業的關系,促進學生為職業需求而努力達到終身鍛煉的目的。高職學校體育教學以“健康第一”為主導思想,作為素質教育組成部分的體育教學有助于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促進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研究了高等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教學特點,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進行分析,為我院體育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職業需求;學生;體育鍛煉;方法研究
調查對象:綜合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對其體育選項課的開展情況,學生參與體育選項的行為,影響因素以及相關措施進行了研究與分析,發現以下問題及提出相關解決對策。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和相關專業教師,了解學生所需的身體素質,從個人情況、學生建議和學院現狀等設計問卷。對2014屆2年級學生數控專業、信息專業兩個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問卷(男生105人、女生47人),2015年10月對2015屆1年級學生城軌專業問卷調查,收集問卷(男生181人、女生26人),整理資料,統計,分析結果,對我院現有開設的選項可能提出新的要求。
選題依據:了解學生職業需求和所需的身體素質,從個人情況、學生建議和學院現狀進行分析,如信息專業——將來職業特點是長期伏案,以腦力勞動為主,常低頭含胸,精神注意力集中,身體常處于靜止狀態;具備的能力是能忍受生理及心理的極度疲勞,良好的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主,具有頑強的意志品質及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等。手的靈活性用的比較多,易得的病是頸部病,發展手指靈活性還要預防頸部的運動是健美操、排球、籃球、羽毛球等,拓寬理論視野。如模具設計與制造、焊接技術、軌道交通控制等,職業特點是長時間站立或躬身操作,手眼不停操作,精神緊張,體力勞動為主;具備的能力是要有良好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良好的觀察、記憶、思維、注意和想象能力,高度的注意力集中能力、情緒調控能力等。剖析運動技術與職業需求,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和體育健康課選項提供建議。
數理統計法:一律采取不記名形式,對回收信息應用計算機進行分析、統計,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對所得數據和資料進行相應的統計學分析,得出科學有效的結論。綜合運用歸納、演繹、類比、推理、綜合等邏輯分析方法,對所收集獲取的數據、資料等各種信息進行較深入的研究探討,歸納出我院校體育選項課的現狀、問題,并找出切合我院校體育選項課發展的相應對策及建議。
數據分析:我院兩屆學生了解學生興趣、認識和心理動機,從問卷中調查349人中看到,對體育與健康的態度是比較喜歡以上273人,占78.2%,選擇各個項目的動機是特長愛好189人51%、掌握鍛煉方法126人36 %、終身體育鍛煉46人,13%。在學校學習階段,大多數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還是比較喜歡體育活動的,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很薄弱。對職業能力的需求理解——職業體能(一年級51人、二年級42人,合計93人);職業保健能力(一年級41人、二年級18人,合計59人);職業意志力(一年級56人、二年級45人,合計101人);身體素質(一年級41人、二年級35人,合計76人)你對自己的健康狀況的認識是怎樣的一般101人、良好145人總計246人,占70.5%,說明很多人了解自己健康狀況,但認識程度還有不足,二年級學生多于一年級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是強身健體108人,娛樂消遣 72人,占51.6%,二年級學生多于一年級學生,沒有意識到職業與體育鍛煉的聯系。你覺得自己選用的體育項目與你所學的專業:有關90人占25.8%;無關94人占26.9%;個人愛好139人占39.8%;其他21人占0.6%。說明學生體育鍛煉和自己的職業需求不了解,更談不上終生體育鍛煉了。你建議的體育與健康課項目主要有哪些:(限選2個)健美操81人 B籃球139 人 C排球81人 D足球57人 E羽毛球47人 F乒乓球43人 G 武術23人 H其他26人。從數據來看,我們學院選項課內容還比較接近學生想法。說明男生學生還是比較喜歡籃球。
意義與方法:綜上分析,我院是高職院,高職教育指一種以技術性為核心的教育。其課程內容和職業需求是針對社會實際,有嚴格具體的職業區分,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系統學習獲得實踐操作技能和知識,以滿足從事某類職業、行業或某個職業群、行業群的要求,具備進入勞務市場所需的能力和資格。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以“健康第一”為主導思想,作為素質教育組成部分的體育教學有助于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促進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學生明確職業能力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職業體能、職業保健能力,以及職業意志力、職業競爭能力等達到終身體育鍛煉目的。調查問卷了解學生體育選項教學,在教學中教師滲透體育與職業的關系,促進學生為職業需求而努力達到終身鍛煉的目的。
(1)職業需求樹立終身體育教育思想。由于體育已逐步成為現代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成為人們度過余暇時間的重要內容。因此,人們對于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賦予新的意義,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不僅在體育課上學習和運用,而且強調進行課余時間的體育活動。這樣就要求學生更好的掌握鍛煉身體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具有參加體育運動的能力和正確的態度。(2)職業需求培養學生對運動參與的習慣。我院全國招生,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他們對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淡薄,體育運動項目掌握很少。(3)職業需求培養學生自我鍛煉能力,也是養成與掌握終身進行體育鍛煉身體的意識、習慣和能力。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體驗鍛煉身體的樂趣。(4)職業需求培養學生運動興趣、參與意識和團隊精神。學院體育與健康教育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鍛煉積極性和潛能,使學生感受到體育的氛圍、產生極大的興趣。
總之,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理念是現代體育教學的內容,而體育教學也要致力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推進我院體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終身意識,需要轉變體育教學與學習的觀念,增大學生體育興趣的參考與培養,建立以興趣和職業需求為主導的體育教學與實踐模式,貫徹“快樂體育”的理念,推動學生的終身體育的意識建立在“快樂體育”的基礎上,自覺進行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