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淵
經歷了三場球以后,對手對我們的大牌外援已經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認識,對外援的盯防和限制也會更加有效和到位,如果不能用外援帶動國內球員形成團隊合力,那么,一盤散沙的狀態正是注重整體的日韓對手希望看到的。
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世界足壇被來自中超的購買力震撼。當一干大牌球星以天價落戶中超時,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對聯賽競爭的激勵,尤其是中超豪門球隊實力與日俱增。轉會窗關閉后,短時間內,歐美足球可能不會再感受到中超的沖擊力,但對于亞洲足球來說,這種沖擊力仍在繼續。
廣州恒大兩奪亞冠冠軍,吊足了球迷的胃口,似乎誰都可以通過大投入染指這項榮譽,拿下亞冠冠軍比拿下聯賽冠軍更容易。然而,現實是怎樣的呢?
第一循環 跌跌撞撞
今年的亞冠聯賽小組賽打完第一循環后,上海上港排在小組第一,江蘇蘇寧與山東魯能都排在小組第二位,廣州恒大積分墊底。除了恒大之外,其他三支球隊似乎成績都還不錯。不過過程都可謂一波三折。
江蘇蘇寧引進了強力外援拉米雷斯、若和特謝拉,志在中超、亞冠雙線挺進。但比賽踢起來,才發現強力外援和中國球員之間的融合存在較大問題。看來,寄希望于外援帶動國內球員打造一支整體實力更強的球隊并不現實。小組賽首戰,江蘇蘇寧就被越南平陽逼平。
失去這必取的3分對江蘇蘇寧的亞冠征程影響巨大,畢竟日韓對手都可能在越南平陽身上全取6分。但這之后,江蘇蘇寧在同小組最強的全北現代交鋒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既然球隊無法按照整體足球的思路前進,不如解放三名外援,讓球隊變成他們的秀場。主場同全北現代的比賽,江蘇蘇寧依靠外援在前場的個人能力全取三分,國內球員完全變成了場上的“旁觀者”,他們只是做好防守、解圍、犯規這樣的工作即可。
但是,江蘇蘇寧在同全北現代比賽最后時刻損失了拉米雷斯,這讓之后他們同東京FC的比賽變得十分艱難。好在球隊的“8+3”打法已經初具模樣,拉米雷斯缺陣使球隊變成“9+2”,還是守住了一場平局。
同樣排在小組第二的山東魯能經歷了另一種歷程。魯能從亞冠資格賽第二輪一路走來,取得四連勝,亞冠小組賽前兩場的勝利一度讓球隊看到提前出線的曙光。有過在亞冠賽場頻頻大比分輸球的歷史,這樣的開局實在太過美妙。
小組賽第三輪主場面對首爾FC,魯能出人意料地以1比4落敗。對方陣中兩位中超棄將德揚和阿德里亞諾都有進球,讓魯能再次遭遇習慣性崩盤,此前大好的晉級形勢也變得不那么樂觀。
上賽季中超亞軍上海上港與魯能的經歷完全不同,第一場亞冠比賽就輸給了墨爾本勝利。不過,后來對日韓球隊的兩場勝利,使上港躍居積分榜第一。三場比賽打下來,上港的表現并不搶眼,只能說中規中矩。
真正糟糕的是衛冕冠軍廣州恒大,小組賽前三輪居然一場沒贏,2平1負積分墊底。如果說其他幾支球隊表現不穩,恒大則是狀態“太穩”,三場比賽都沒有調整過來。

狀態不穩 各有所因
中超四支球隊的表現都說不上好,原因各不相同。
江蘇蘇寧的問題在于高水平外援與國內球員之間無法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任航、吳曦、李昂等幾位入選國家隊的球員多是能跑能搶的類型,在意識、技術上并不出色。幾名外援也不是串聯、配合型的球員。拉米雷斯在世界足壇外號“奔跑的肯尼亞人”,特點是大范圍奔跑接應和后排插上。特謝拉在烏克蘭聯賽進球如麻,對球門的攻擊欲望遠比組織進攻強烈。若也不是一個善于配合的支點中鋒,更喜歡憑借個人的腳下技術和身體素質沖擊對手防線。
國內球員水平一般,天價外援不善配合,江蘇蘇寧的比賽就變得毫無章法。不過,主教練佩特雷斯庫隨后調整了打法,后場讓國內球員扎緊籬笆,前場依靠外援左沖右突,居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讓準備不足的全北現代吃下敗仗。但前場外援停賽缺席的時候,江蘇蘇寧的攻擊力大打折扣,只能和東京FC互交白卷。
上港的問題與蘇寧類似,所幸還有孔卡這樣的組織者。上港踢到如今,整體表現并不好,主要是無法協調吉安和埃爾克森的位置。
吉安是去年下半年俱樂部斥巨資引進的前鋒,在中超的表現始終達不到期望,游離于全隊進攻體系之外。即便這樣,這位曾經的加納國家隊隊長還是會占據一個主力位置,埃爾克森只能被換到邊路去活動。不過,隨著比賽的進行,主教練埃里克森發現了癥結所在,逐步調整為讓吉安和埃爾克森出任雙前鋒,激發埃爾克森的特點,幫助球隊拿下大阪鋼巴。
與蘇寧和上港比起來,亞冠常客魯能的表現并不出人意料。魯能的問題由來已久,并不能完全歸因于后防失球多,也不是引進一名巴西國家隊中衛就能解決。之所以年年出現大比分潰敗,還是跟球隊的氣質有關,左右這支球隊的是隊內大批青訓球員、教練乃至從青訓到一線隊的官員。魯能的發展方向是巴西化,2014年巴西隊在世界杯慘敗后,不知道魯能高層有沒有反省巴西化是否適合自己。
恒大出現如今的困境頗令人意外,畢竟此前幾年在亞冠賽場上從來沒有過小組墊底。世俱杯之旅對廣州恒大2016賽季有一定影響,休整和備戰時間都被擠壓,球員的狀態始終無法調整到最佳。
此外,恒大進入新老交替期。鄭智已經36歲,狀態下滑實屬必然。郜林、馮瀟霆年過30歲,趙旭日的離開也預示著構筑恒大輝煌的那批球員逐漸老去。為了平穩過渡,今年的引援著重放在了這幾個位置上,但徐新、李源一、韓鵬飛等國奧球員資歷尚淺,暫時無法接班,恒大陣容因此出現動蕩。
主教練斯科拉里執教的弱點也在這期間表現出來。當年斯科拉里在巴西和葡萄牙國家隊執教時威風八面,但到了切爾西就飽受詬病,陣容安排不靈活,一套人馬用到底,這對于多線作戰的俱樂部來說極為致命。上個賽季,斯科拉里半途從卡納瓦羅的手中接過恒大教鞭,很快穩定了陣容和打法,使球隊迅速回到勝利的軌道。在卡納瓦羅執教的混亂期過后,斯科拉里的這種做法是對癥下藥。
但是今年則不同,球隊經歷著世俱杯后的狀態不穩、體能不佳以及新老接替造成的問題。這個時候還不輪換、不調整,讓徐新、廖力生、李源一、韓鵬飛乃至梅方、榮昊、郜林等球員作壁上觀,只有十二三名球員輪換出賽,不但加劇球員狀態和體能造成的困擾,還可能導致因為競爭主力位置而發生矛盾。
球星打法 亞洲無敵?
恒大2013年和2015年兩奪亞冠冠軍,確實與埃爾克森、孔卡、高拉特、保利尼奧這樣的超級外援有關。當外援很好地與國內球員融為一體,整支球隊也產生了良好的化學反應。
其中,恒大高水平的國內球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恒大的本土球員都是國內同位置實力前三的球員,而且位置均衡,從門將到后衛,再到中前場攻擊手,沒有明顯弱點。
雖然球隊中的國內球員仍舊要為外援“抬轎子”,但與外援之間有聯動關系,外援也通過個人能力帶動國內球員一起比賽。恒大第一次捧起亞冠冠軍時,郜林、鄭智、張琳芃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第二冠時黃博文、于漢超也表現出色,并非現在江蘇蘇寧、上海上港那種單純依靠前場外援的踢法。事實證明,在亞冠賽場上,人為地將球隊切割成“國內球員+外援”的戰術打法,效果并不比團隊足球更好。
今年中超四支球隊的外援都堪稱大牌,但目前為止,在亞冠小組賽第一循環后的表現還都比不上上賽季征戰亞冠的國安。當時國安隊中稱得上“大牌”的外援不過巴塔拉一人,但北京國安卻憑借著團隊打法,連殺日韓澳球隊,取得了亞冠小組賽三連勝的佳績。盡管球隊年齡偏大,主力傷停過多,打到小組賽第五場才首次失利。

由此可見,征戰亞冠更強調球隊的整體實力,恒大、國安這種整體戰術嚴密的球隊更有競爭力,而江蘇蘇寧、上海上港、山東魯能由于整體捏合不夠,磕磕絆絆,大起大落。
盡管亞洲足球處于世界足壇中下游,亞冠聯賽的整體水平也不高,但要說依靠球星打法就能稱雄亞冠,顯然也不現實。征戰亞冠的這幾支中超球隊如果不能意識到這個問題,剩下的三輪小組賽很可能是第一循環的再現。經歷了三場球以后,對手對我們的大牌外援已經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認識,對他們的盯防和限制也會更加有效和到位,如果不能用外援帶動國內球員形成團隊合力,那么,一盤散沙的狀態正是注重整體的日韓對手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