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霞 王雪
摘 要:文章研究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問題。文章首先簡要闡述了物聯網的概念及內涵,然后又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分析了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能夠讓供應鏈更加智能、能夠讓信息傳遞更加順暢、能夠讓用戶需求分析更加直接、能夠讓供應鏈成員更加優化等幾個方面入手分析了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并進一步分析了面向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物聯網的系統結構,希望能夠對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領域的應用能夠有所助益。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供應鏈管理;企業管理;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09-0038-02
物聯網技術是在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技術,其在發展之初就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并被看做是推動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新的驅動力之一。2009年8月,時任國家總理的溫家寶同志就曾經專門指出:“要盡快發展并掌握物聯網核心技術,保證我國占領科技和經濟發展制高點”,而且在次年,也就是2010年,物聯網就開始進入了我國人代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之中,由此可見,國家對于物聯網技術發展與應用的重視程度。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的物聯網技術在近些年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并逐漸開始應用于物流、道路以及交通、環保和醫療等多個領域,也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為上述領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與變化。鑒于此,為了進一步加深對物聯網技術的認識,促進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優化發展,本文就針對物聯網技術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1 物聯網的概念及內涵
物聯網是在電子產品編碼(EPC)技術和互聯網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電子產品編碼(EPC)技術和互聯網相結合的產物,也是現代技術跨學科綜合應用的一種方式。簡單來說,物聯網指的就是在互聯網這一信息承載體的基礎之上,通過利用無線數據通訊技術和射頻識別技術,所構造的一個能夠覆蓋所有能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并讓其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
概括來說,物聯網的概念主要涉及兩個層面的主要內容:
一是物聯網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在互聯網的技術上所進行的擴展與延伸,所以,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
二是物聯網的用戶端擴展和延伸到了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之間,進行信息的交互和通訊。
而對于面向企業的物聯網來說,其主要是由EPC編碼、EPC標簽、RFD讀寫器以及SAVANT中間件、對象名解析服務和物理標識語言等基本要素構成的,其最終的目標是為單個的產品建立一個全球的、開發性的標識標準,并在此基礎之上,實現基于全球網絡連接的產品信息共享。由此可知,物聯網在企業中的應用,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巨大的便利和空間,在企業的未來發展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2 物聯網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供應鏈管理是面向企業的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其指的是對企業從生產到銷售這一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所進行的有效管理,是一種全程性的管理。相較于傳統的管理模式而言,這種在全球制造出現之后,在企業經營集團化和國際化趨勢下提出的全新的管理模式具有毋庸置疑的優勢。例如:相關的統計數據表明,供應鏈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有效實施,不但能夠使得企業的總成本下降20%左右,還能夠讓供應鏈上節點企業的按時交貨率明顯提高,訂貨到生產的周期也會相應的縮短。
但是在肯定供應鏈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所具備的優勢的同時,也要注意供應鏈管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其不但會涉及到眾多動態的、多變的、目標不同的企業,還會牽扯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在現階段的應用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例如:供應鏈管理技術的實施不夠完善、缺乏統一的信息平臺、缺乏整體性的調控平臺等等,都影響了供應鏈管理自身價值的充分有效發揮。而相應的企業供應鏈管理的進一步優化也成為了眾多企業家和業界學者所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而物聯網與企業供應鏈管理之中的應用,在確保了企業供應鏈管理已有優勢的同時,還能夠幫助企業管理人員精準的追蹤和定位供應鏈中流動的所有商品,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提高管理的透明度,為上文所分析的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現存的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解決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概括來說,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2.1 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能夠讓供應鏈更 加智能
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能夠讓企業的供應鏈更加的智能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能夠讓驗貨、采購、簽收以及環境監測和用戶結賬等環節,從傳統的人工操作中解放出來,變為自動操作,從而更加的便捷和高效;
其次,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還能夠讓企業倉庫與貨物之間的配比更加的科學,從而提升倉庫的利用率,降低企業的倉儲成本;
最后,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能夠讓企業借助先進的軟件,來進行產品的模擬智能生產測試,從而有效的降低測試工作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
2.2 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能夠讓信息傳遞 更加順暢
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能夠讓信息傳遞更加順暢,同樣也體現在三個主要的方面:
一是在將物聯網應用于企業的供應鏈管理之后,企業供應鏈運行過程中的所有信息都能夠及時的通過信息共享平臺的建立和RFID以及GPS等一系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來實現自動的采集和自動的共享,從而能夠有效的提高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相關信息的透明性和完整性;
二是供應鏈管理是將很多動態的、具有不同目標的企業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進行管理的一種全新模式,所以其所涉及到的企業不止一個,在將物聯網應用于供應鏈管理滯后,供應鏈中所涉及到的所有企業都可以通過信息共享平臺來查看與自己相關的信息,而且最終的用戶也可以隨時隨地的查看與產品相關的信息,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信息傳遞之間的流暢性;
三是在將物聯網應用于供應鏈管理之后,信息平臺可以及時、準確的保存供應鏈運轉過程中的相關數據,一旦所供應鏈所涉及的企業發生糾紛,就能夠利用信息平臺所保存的數據來有效的辨析責任,迅速的解決糾紛,這實際上也是供應鏈信息傳遞更加順暢的一種結果或者說是一種表現。
2.3 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能夠讓用戶需求 分析更加直接
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能夠讓企業通過直接收集數據的方式來完成對用戶的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礎之上,根據用戶的需求來制定相應的運營計劃。例如:麥德龍集團就利用物聯網來記錄客戶的消費行為、購物習慣等一些對企業有幫助的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來制定相應的銷售策略,這就是利用物聯網來進行更加直接的用戶需求分析的一個案例。
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能否及時、快速的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開始成為了影響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能夠讓用戶需求分析更加直接便捷這一優勢,就成為了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應用的重要價值之一。
2.4 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能夠讓供應鏈成 員更加優化
在企業供應鏈管理的過程中,供應鏈中所涉及到的成員類型和成員數量是造成供應鏈管理復雜性的關鍵原因,因此,如果能夠優化企業的供應鏈成員,無疑是降低供應鏈管理復雜性的一個有效途徑。如果能夠將物聯網應用于企業供應鏈管理之中,由于物聯網的存在往往能夠更加有效的實現供應鏈信息的共享,同時供應鏈成員之間作業計劃也會更加的協調,這就會使得供應鏈成員更加的集成和優化。
而供應鏈成員的集成和優化所帶來的供應鏈管理的優化,則能夠讓企業更加及時和客觀的評估自己的合作伙伴,并實現對合作企業的篩選,在協商建立統一業績標準的基礎上,確保對供應鏈的整體調控。
3 面向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物聯網系統結構
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具體應用物聯網技術時,所構建的物聯網通常包括三個主要的層次,分別是傳感網絡層、傳輸網絡層和應用網絡層。
3.1 傳感網絡層
其中,傳感網絡層是面向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物聯網系統的最底層,也就是基礎層。在傳感網絡層,所涉及和應用的關鍵技術主要有RFD技術、傳感和控制技術以及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等,所涉及到的關鍵設備主要包括了EPC標簽、RFD移動站以及RFD移動讀寫器等。傳感網絡層是物聯網的感知層,通俗點來說就是物聯網的感覺器官,其主要發揮的是信息采集、捕獲物體識別等作用。
3.2 傳輸網絡層
在通過傳感網絡層完成了EPC標簽信息的采集工作之后,RFD設備所采集的信息就會傳輸到下一層,也就是傳輸網絡層。傳輸網絡層是物聯網的神經系統,在傳輸網絡層,本地的服務器會對傳輸來EPC代碼進行一定的整理和過濾,并在整理和過濾之后,將其發送到本地ONS運算器上。而為了獲得所需要的咨詢信息,本地的ONS運算器在進行了查詢之后,就會將整理以后的EPC域名發送到指定的ONS服務器基礎架上。
3.3 應用網絡層
應用網絡層是面向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物聯網的第三層,主要包括了應用支撐平臺子層和應用服務子層。在應用網絡層,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都可以通過不同的輸入或者是輸出來控制終端,并通過物聯網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信息。
4 結 語
雖然說物聯網在我國各行各業的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不但離真正的大規模應用還有一定的距離,同時也還有很多現實的問題需要處理和解決,如,成本問題、安全問題等。但是這些仍然不影響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應用的未來趨勢,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將會毋庸置疑的提高企業供應鏈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成為影響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所以,無論是業界人士還是專家學者,都應重視物聯網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問題,積極的探討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應用物聯網的有效方式。
參考文獻:
[1] 張飛舟,楊東凱,陳智.物聯網技術導論[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2] 毛燕琴,沈蘇彬.物聯網信息模型與能力分析[J].軟件學報,2014,(8).
[3] 蘇美文.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理論分析與對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