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蘭紅
摘 要: 本文中的“案例”不是指導老師與受導學生之間發生的故事,而是指學校開展的培育團隊的種種活動,導師們在其中發展育人理念,提升育人能力,積淀育人素養,創新育人方法,用師愛切實為學生的終身成長奠基。
關鍵詞: 三有三講 德育導師制 育人能力 專題案例
實現教育本質的關鍵在教師的素質和能力,而學生“三有三講”品質的培養,更離不開教師引導,所以我校重視對教師團隊的培育,在“三有三講”育人思想指導下,開展了全員育人的導師制工作。用師愛詮釋導師的內涵,切實為學生的終身成長奠基。
一、舉辦禊湖論壇,內化“三有三講”品質,發展育人理念。
要改變一個教師,首先要改變教師的價值觀,所以我校每學期都舉辦兩期“禊湖論壇”,為導師們搭建思想交流、碰撞、合作的平臺。
【故事一】2014年10月,我校舉行了“我的帶班理念”為主題的第五期“禊湖德育論壇”。活動中,優秀德育導師張麗分享了“男孩的第一魅力——責任”的班主任觀,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和憂思:“男兒當自強應是青春期一道亮麗的風景和一個個催人奮進的故事”,這篇章該如何引導學生來書寫?
導師們紛紛發言,獻言獻策,分享自己的育人理念。
李恩華老師說:給學生機會,他會還你一份精彩。
殷新毅老師說:教育應該是一份有感情、有溫度的事業。
導師們在內化“三有三講”的過程中,在“禊湖論壇”的思想碰撞中,師德觀、學生觀、教育觀有了提升,讓學生成為“三有三講”教育活動的主人,已成為導師們的共識。
二、開展德育案例,踐行“三有三講”活動,提升育人能力。
我校“禊湖論壇”等育德載體,持續不斷地提高著導師們的精神境界,導師們積極參與德育案例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培育學生品質,也在活動中成長著自己。
【故事二】周影芳老師以前認為讓學生扎實掌握學科知識才是“王道”,參與德育專題案例的撰寫與實施后,明白了“要成才,先成人”。
【故事三】2015年3月,我校初二舉行了責任心德育專題案例啟動儀式。活動后庾李芳老師說:責任處處在,人人皆有責,我也將繼續努力,履行好自己的那份責任,為學生的成長護航。
兩位導師的感言,告訴我們:要改變學生先要改變自己,要想讓學生道德高尚,首先導師要有高尚的人格。我校讓導師們參與德育案例的撰寫和實施,就是讓導師們不僅在課堂上還在平時生活工作中自覺踐行“三有三講”,自為榜樣,影響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與學生共同成長。
三、撰寫反思隨筆,解讀“三有三講”內涵,積淀育人素養。
反思是提高教師育人能力的有效途徑。本年度,我校已開展了“德育導師寒假微作業評比活動”、“第二屆德育導師育人心路心語評比活動”、“潛心耕耘·勵志成長的征文活動”。這些活動提升了導師們自育“三有三講”的能力。
【故事四】在第六期“禊湖德育論壇”中,年輕的班主任陳晨導師講述了學生與家長通話時不敬態度的案例,道出了“下學期我要精心設計活動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責任感。
本學期開學后,陳老師根據班級實情,精心策劃每次班會主題,而活動內容、準備過程等都放手給學生做,學生在其中體會到了“責任 感恩 進取”的道德知識,更開啟了道德智慧,而班主任也在其中提升了育人能力和專業素養。
在“三有三講”主題班會校級賽課后,陳老師的受導學生沈琳妍在日記中寫道:還記不記得,每次我們后面的黑報班,老師都會親自制作與我們一起出主意?還記不記得,只要你努力一點,就會有個本子等你去領?……班主任很好不是么?
受導學生的心聲告訴我們:導師不管做什么,只要用心,都會有價值,都會在你專業成長的道路上留下印記,成為日后進步的積淀。而導師們也在反思隨筆中感言道:
陳晨老師說:體驗式德育,對學生而言,是一種自內而外的自我教育。對我而言,就是腳踏實地,不斷積累,用導師的責任,用心讀書,積淀育人素養。
四、實施合育課堂,拓寬“三有三講”渠道,創新育人方法。
我校在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活動中,積極探索家校合育方法,對導師人選從校內拓展到校外,一方面聘請家長為家庭導師,另一方面建立以退休教師為主體的社區德育導師隊伍,構成了“三位一體”的德育導師網絡,聚力撐起學生成長的藍天。
【故事五】在家校合育中,我校嘗試著開設“主題式”家長課堂。在剛剛過去的初一、二年級家長會上,區優秀班主任、區“三有三講”主題班會課一等獎獲得者肖文明、張春藝兩位老師以本學期開展的責任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為抓手,開設“主題式”家長課堂。他們以《言傳不如身教》、《呵護青春,傳承責任》為題,在互動中,引導家長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同時培養他們“感恩、責任、進取、文明”的優良品德。
上述做法是我校在家校合育方面作出的一些創新嘗試,我們的意圖在于把育人的觸角延伸到家庭,從學生延伸到家長,讓學生處于時時處處皆教育的完整時空,快樂地成長。活動結束后,授課導師張春藝老師說:
第一次給家長上主題班會課,從教多年來的瓶頸期后又一次得到了預料外的成長。家不僅是有愛的港灣,更需要一種言傳身教的責任傳承。
每一片葉子都不相同,學生亦如此。我校順應教育規律和生命成長規律,積極創新以“三有三講”為內核的德育導師制工作,使導師們收獲到的不只是桃李滿天,還有師德境界;不僅為受導學生,更為每個學生的生命著色,青春正名,人生奠基。
參考文獻:
[1]張俊平.教師,做個思想者[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2]姜慧.讓主題班會更有效[J].班主任,2014(11).
[3]陳海燕.生活在別處[N].中國教育報,2015-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