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娜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網絡化發展,網絡消費已經成為企業和公眾的主要消費模式,這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注入了活力,但隨著電子商務模式的發展,專業的電子商務人才越來越少,人才市場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多,這也給各高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如何滿足市場需求提供優質的電子商務人才就成為了時下各高校思考的主要問題,筆者認為應從電子商務的教學出發,只有準確的把握了教學方向和教學內容,才能夠促進電子商務人才的健康發展。本文從電子商務的發展態勢出發,論述了我國電子商務教學的現狀,并詳細的分析了電子商務教學實踐的主要對策。
【關鍵詞】電子商務;教學;分析;實踐
0 正文
電子商務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多生態交叉性學科,其受產業鏈與商業模式變化的制約,是在計算機互聯網發展和物流行業發展演變而來的一種綜合性互聯網商業模式。在新時期的發展中電子商務得到了極大的擴展,B2C、O2O、P2P等營銷模式不斷更新,這就對電子商務人才的知識結構和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電子商務課程作為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基礎性學科應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電子商務教學也要因地、因時、因人的進行教學改革,從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出發,樹立正確的教學方式和實踐體系,明確教學特點和商務模式的演變,以此來提升電子商務教學質量達到培養復合型電子商務人才的目的。本文從電子商務的發展態勢出發,論述了我國電子商務教學的現狀,并詳細的分析了電子商務教學實踐的主要對策。
1 電子商務的發展態勢
新時期下,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模式以B2C(企業對終端消費者)為主,例如:京東、蘇寧、天貓等,從市場份額及占有率來看,2014-2015年已經達到3737.1億元,在整體網絡購物交易規模中占比達到49.3%,比2014年增長6個百分點,B2C即將超過C2C(消費者與消費者)成為網絡購物市場的主流。隨著電子商務市場競爭的加劇,物流、融資、網絡平臺等輔助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吸引了更多的企業加入到電子商務中,這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傳統消費模式,便捷及時的購物方式更被人們所接受,但商業模式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值得我們進行分析和研究,如:支付安全、物流配送、質量保證等。
2 我國電子商務的教學現狀
2.1 教材脫離實踐
新時期下,電子商務的教材過于落后,這嚴重的影響到了電子商務正常的教學效果。電子商務的教材是其它學科和教學工具不能比擬的,從教學的角度出發,電子商務的教材應與時代發展和經濟發展保持一致,因電子商務是依靠計算機和互聯網進行商業交易的一種模式,其教材也應與信息技術發展和商業模式發展相一致,教材的內容也要進行及時更新和添加,針對目前我國高校的教材,筆者認為教學內容過于陳舊,教學內容中理論多于實踐,并且缺失了商業模式管理及成本核算等實踐內容,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電子商務課程枯燥泛味。
2.2 教學內容陳舊
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商務運作模式是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的重點,但時下電子商務的教學內容相對陳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融會貫通,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電子商務發展速度較快,教學內容應與時代發展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電子商務人才,而現今電子商務教學與時代發展脫鉤,有些教學內容與案例可追溯到十年以前,引發了教學質量的下降。
2.3 教學實踐偏少
在電子商務教學中,計算機教學和商務模式學習也是學習的重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脫離實踐,如果脫離實踐將嚴重的影響到教學質量,而現今的電子商務教材沒有把實踐放到首位,教學中還是以理論學習為基礎,商業模式教學沒有實踐,使學生對電子商務流程化管理認識不足,如:電商+店商的銷售模式,學生就不能理解怎么去管理和運營,這種嚴重忽視實踐的教學模式,脫離了社會的發展。
3 電子商務教學實踐的主要對策
3.1 教學內容的細化
我國高校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是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以為社會提供先進管理人才為依托,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所以從教學內容上考慮,筆者認為首先應對電子商務的教學內容進行細化,明確教學內容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為基礎,然后有針對性的組織知識結構和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充分的理解學習內容和實踐內容,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從實際需求出發,我國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以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組織人才、商務人才為主,因此培養方向上應有所策略,因人而宜的進行培養,滿足企業對短缺人才的不同需求。
3.2 提高教師素質
電子商務教學中,教師的素質也會對學習成績造成影響,所以應提高電子商務教師的業務素質,使之能夠全面化、體系化。筆者認為首先應從教師自身的教學業務能力入手,通過對教學知識和結構的掌握,使之能夠在課堂上準確的講解先進的理論內容和實踐內容;其次,學校要對教師進行專業素質的培養,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并強化突出教師的培訓工作,可以安排教師進入企業進行學習,主要培訓方向是管理模式、市場運作、經營策略,從而促進教學任務更好的完成。
3.3 更新教學手段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電子商務的教學技術和手段也要與時俱進,充分的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教學課件、企業實踐等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學習先進的電子商務模式。教師在教學中要突出電子商務教學的特點,利用教學內容和體系的交匯點來進行講解和傳授,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學中可以增加一定的趣味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增加學生對電子商務知識的感性認識,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3.4 增強實踐性教學
電子商務學習的根本目的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和企業運營模式,讓學生能夠理解電子商務運作的流程,并能參與到企業的管理中。電子商務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大多數課程都需要進行實驗,因此學校在教學中應配備相應的實驗室,其中應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數學建模系統、管理流程系統等,同時還要開發不同的實驗項目,幫助學生學習管理方法和運營方法。另外,學校也要增強與企業的合作,通過聯合培養的方式來鍛煉學生,使學生參與到電子商務的實際生產和運作中,以便學生更快地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有機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付雅靜.職業院校電子商務教學實訓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探究[D].廈門:廈門大學,2012.
[2]馮宇悅.電子商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
[3]曾確令.電子商務教學中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學園(教育科研),2012.
[4]王業,案例教學在電子商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