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云
構筑新型政商關系務必要清理“紅頂中介”
文/李云
“戴市場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業的票子、供官員兼職的位子”,這是對“紅頂中介”的形象說明,作為一種伴生于改革、寄生于體制并不斷蠶食改革紅利的“寄生蟲”,“紅頂中介”正在被清出體制。
2015年4月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清理規范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的通知》,要求全面清理“紅頂中介”,整治中介服務亂象,規范和引導中介服務。
2016年7月15日,環保部發布公告稱,對環保系統內29家逾期未完成脫鉤的“紅頂中介”,全部注銷環評資質。同時,廢止《城市放射性廢物管理辦法》等10件規章和121件規范性文件。
長期以來,有環評能力和環評資質的機構都來源于環保體系內,環評資源由環保部門壟斷,存在“紅頂中介”的隱患。此次進行“源頭治污”,能有效清除掉權力的“污染源”,讓權力不能任性、無法任性。事實上,自2015年開始,“環評風暴”已刮起旋風,不是“剪指甲”,而是“割腕”,這一次更是將環評領域的“紅頂”直接“掀掉”。
“紅頂中介”鞭策市場體系健全。“紅頂中介”是不健康政商關系的產物,也是不健全市場經濟體系的衍生。從另一側面看,“紅頂中介”的“存在價值”在于檢驗政商關系、檢測市場經濟。
健全市場經濟體系,構建政商關系“新生態”,必須對“紅頂中介”釜底抽“薪”。政商關系對市場經濟體系影響很大,政商關系呈現什么樣的業態,關系到市場經濟的未來,也關系到政治文明與權力生態。只有政商各自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平等相處、攜手并進,才能實現“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只有從清理“紅頂中介”入手,劃清權力與市場的界線,做好權力的“減法”,才能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
新型政商關系是“好的生產關系”。習近平總書記用“親”“清”兩字定位和闡明新型政商關系。政商關系是生產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現階段優化生產關系的主要矛盾與矛盾的主要方面。優化生產關系就是奠定發展生產力、鞭策生產力的基礎,尤其是步入“創”時代,構建起“好的生產關系”,更有利于發揮市場主體創造力與創新力,從而讓“好的生產力”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