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羅愛東 本刊記者/江陽生
堅持由點到面持續發力 堅持問題導向破解難題浠水法院司法體制改革正向促進作用凸顯
通訊員/羅愛東 本刊記者/江陽生
2016年6月16日,浠水縣人民法院院長胡福東在浠水縣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上,用數據、用事實、用變化、用成效,全面展現法院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工作進展情況,受到浠水縣人大常委會的充分肯定。近三年來,浠水縣人民法院認真落實改革舉措,堅持由點到面,持續發力,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難題,使改革任務的落地生根,司法體制改革的正向促進作用凸顯。
——實施立案登記制改革,保障人民群眾依法維權。2015年5月1日全面實行立案登記制,變審查立案為登記立案以來,浠水法院對依法應當受理的案件,做到了有案必立、有訴必理。6個基層法庭的登記立案工作均由法庭負責辦理,就地立案,減輕當事人訴訟負擔。其他案件的立案工作統一由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集中辦理。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6月中旬,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窗口共接收各類立案申請材料3638份,當場登記立案3597件,一次性告知補正材料26件,不予登記立案3件,當場登記立案率達到98%,基本解決了立案難問題。
——行政訴訟案件集中管轄試點,在管轄區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浠水縣法院是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確定的黃岡市行政訴訟案件集中管轄三個試點法院之一,管轄羅田縣、英山縣、黃州區(含市直)、龍感湖管理區及本縣的行政訴訟案件。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中旬,浠水法院共審結行政訴訟案件366件,審查非訴行政案件1461件。為方便群眾就近參與訴訟,法院堅持到羅田、英山、蘄春等周邊縣、市開展巡回審判,以案講法,人民群眾在司法為民的實際行動中有擁有了更多的獲得感。2015年4月,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秀榕一行到黃岡調研司法改革工作,專程到浠水法院旁聽和觀摩行政訴訟案件庭審,對浠水法院給予了充分肯定。2016年1月,湖北省委辦公廳轉發了《浠水法院行政審判工作的實踐和思考》,推介浠水法院行政審判工作經驗。
——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以審判為中心的理念得到樹立。結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關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出臺的《關于相關主體司法權力清單的規定》《關于審判委員會工作的規定》《關于加強審判及審判監督的工作規定》《關于法官辦案責任制的規定》《關于推進司法公開工作的規定》《關于法官聯席會議的工作規定》等6份司法改革配套文件,制訂了《關于裁判文書由“審簽制”改為“閱簽制”的暫行規定》《各部門、崗位工作職責(試行)》《2016年度各部門履職盡責重點責任清單(試行)》《法官(個人)業績考核辦法》等相關配套制度和規定,改革審判權力運行機制,明確司法人員職責和權限,明確審判責任的認定和追究,加強法官的履職保障作出詳細規定。堅持放權與監督相結合,院、庭長不再簽發未參加審理案件的裁判文書,法官在職責范圍內對案件質量終身負責,實現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推行院、庭長辦案常態化,對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組成審判團隊辦理案件進行大膽探索,組建法官工作團隊,合理配置審判資源,設定工作目標,細化管理規程,努力提高辦案效能。
——深化執行體制機制改革,努力破解執行難問題。大力推進執行工作信息化建設,變革傳統的“滿地跑找不到目標”的執行模式,建立網上執行、網絡查控各類財產、人員信息的執行體系。2015年以來,共開展被執行人財產網上查控702次,凍結、查封財產550宗。加強信用懲戒,對失信被執行人從事民商事行為、擔任重要職務等進行全面限制。擴大限制高消費范圍,新增限制乘坐高鐵和一等座以上動車席位等措施。對363名失信被執行人采取信用懲戒措施,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予以公開曝光,45人懾于信用懲戒主動履行義務。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堅決依法制裁,對21人決定司法拘留和罰款。對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書罪的適用問題,進行了研究和部署,準備對5名被執行人追究刑事責任,發揮刑罰的打擊和威懾作用,維護司法公信和權威。
——推進人員分類管理改革,入額法官全部調整到審判崗位,充實審判一線力量。嚴格按照個人申報、組織審核、參加考試、考核測評、推報遴選等程序,開展首次入額法官遴選工作。浠水縣法院原具有審判員資格人員72人,按照核定基層法院法官員額36%的標準,核定首次遴選入額法官為47人。本次報名參加遴選63人,經組織審核符合報名條件62人,予以登記,并參加全省統一考試。綜合各項考核測評情況,法院黨組研究決定,擇優推報入額法官人選45人。經湖北省法官遴選委員會審核批準,首次入額法官為43名。2016年5月10日,浠水法院組織開展首次入額法官宣誓活動,入額法官全部調整到審判崗位,充實審判一線力量,成為審判執行工作帶頭人。
——深化推進司法公開,讓陽光照遍司法全過程。依托“天平工程”,實現法院與上級法院、與基層法庭之間四級專網全連通、數據全覆蓋。已建成3個科技法庭,把案件審判過程納入信息化管理,實現了上級法院通過網絡實時查看、調閱庭審現場狀況。建成法院案件數字應用系統管理平臺,實現案件實時、節點、動態管理,做到放權不放任,監督不缺位。開通了法院網上訴訟服務中心,方便群眾訴訟,架起網上溝通互動橋梁。建成了數字審委會系統,實現審委會委員討論案件發表意見在網上信息留痕,為落實審判責任制提供信息保障。深入推進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信息三大公開平臺建設,實現法院各項審判工作全覆蓋。截至2016年6月,浠水法院公開裁判文書610份、失信被執行人信息363條,案件庭審同步錄播83次,在滿足當事人知情權、自覺接受監督的同時,倒逼法官提高司法能力和辦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