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志華/
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建設糧食物流通道
文/吳志華/
“一帶一路”戰略是中國崛起過程中的一個全球大戰略。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形成國內外聯通的糧食物流大通道,有利于更好地促進并支撐國內外兩個市場的有效利用。
我國糧食產銷區具有突出的區域特征,長期的保障糧食安全的實踐孕育出了以環渤海為核心的東北糧食收儲與外運物流通道、黃淮地區玉米和小麥的收儲及其向銷區發散的水陸轉運通道、以北糧南運與進口糧轉運為重要特征的長三角、珠三角糧食物流通道,以及隴海線、西南線等內陸鐵路糧食物流通道,在對接“一帶一路”戰略中,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整合我國各糧食物流通道,以及相關配套服務體系,加快形成國內外產銷區密切聯動的“一帶一路”糧食物流核心通道。
(一)整合打造“一帶”糧食物流核心通道。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國家交流合作,推動中亞糧食進口、西北糧食入川和西南糧油綜合產業基地建設,打造新疆鐵路中轉樞紐,打造貫通國內東中西、連接歐亞大陸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糧食疏運大通道。
(二)整合打造“一路”糧食物流核心通道。以參股或控股的方式在南美、北美或澳洲選擇建立1~2個糧食物流港口,并以此為基點向產區與我國國內延伸,構建國外糧食主產區與國內主銷區無縫對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糧食物流體系。
(三)在全球糧食供應鏈整合中發揮“一帶一路”糧食物流核心通道的重大作用。融入全球糧食供應鏈整合,穩實掌握部分進口糧源與物流通道,逐步改變對我不利的“大國糧食進口”現象,有力地支撐起我國糧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為沿線國家、地區提供糧食物流與供應鏈服務,做大做強“一帶一路”糧食物流經濟與相關產業,并借此更好地服務于國內糧食安全與經濟轉型。
為更好的貫徹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建議編制“一帶一路”糧食物流通道發展規劃,規劃宜從以下六個方面尋求突破。
一是對“一帶一路”糧食物流通道準確定位,并與相關國家戰略的異同等進行分析。二是對各省市、糧食企業現代物流戰略匹配分析,如人才戰略、協調創新與體制機制改革等。三是分析“一帶”、“一路”糧食物流通道的沿線各區域特色,建立合作機制,如江蘇區位與率先發展特點所決定的長江與歐亞大陸橋聯動。四是對糧食物流通道戰略制高點的優選及其標志性工程的個性分析,如鄭和從太倉七下西洋等所賦予“一帶一路”糧食物流的歷史意義與現實價值等。五是對糧食物流通道與相關糧食收儲、加工、配送體系的一體化取勝戰略、策略分析,如建立以“一帶”為載體的東西開放國際糧食大通道建設,以及面向“一路”與江海河聯動戰略為基本特征的北糧南運與進口糧轉運、增值服務體系建設等。六是對糧食物流通路、通航和通商三個關鍵戰略問題的條塊解決方案與協同機制等等。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