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愛紅
合作學習的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
司愛紅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多樣化的教學需求。因此,教師必須要通過不斷探索,結合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創造更多教學方式。而合作學習策略就是在此環境下產生的,通過讓學生間相互合作,共同探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本文就針對高中生物教學,探討這一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并且研究其實際教學效果。
合作教學 應用方式 應用效果
高中學生需要面對沉重的升學壓力,家長、學校等各方面對學生的殷切期盼使得學生肩頭壓著一座座沉重的大山。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學生每天都埋頭于無窮無盡的題海之中,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但是,這種方式使得學生成為做題的機器,完全失去了學習的樂趣和意義,不能真正掌握生物學習的真諦。因為,高中教師有責任改變這一現狀,通過選擇正確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輕松學習。而合作教學方式就可以通過讓學生之間彼此交流合作,共同探討完成高中生物學習。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可以闡述自己對問題的理解,積極思考,而不再單一的死記硬背,通過獨立思考,真正理解生物學習的意義,找尋生物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真正有益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應用合作教學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1.通過合作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在傳統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要的講述者,而學生一般都扮演著傾聽者,學生要機械的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特別是在高考的壓力下,學生需要不斷地進行題海戰術,缺少獨立的思考,這樣就不能真正掌握生物學習的真諦。而合作教學方法過程中,教師不再是課堂唯一主導,針對不同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使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獨立思考,獨立研究,進而掌握課堂知識。這對未來學生發展是極為重要的。
2.通過合作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交流合作能力。合作教學策略的最重要方式就是學生分組學習,通過交流探討獨立掌握課程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進行小組劃分,使得每個小組在7到10人,并且讓學生在組內選出合適的負責人。在課堂上將一些問題設置成小組探討合作學習的模式。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與同學進行交流和探討,針對不同的問題要闡述自己的觀點,并且對其他學生提出的問題要提出自己的見解,并且需要經過研究提出整個小組的最終意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能夠更流利的表述自身的意見。而且小組討論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求同存異,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3.通過合作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設置適宜的問題,讓學生在合作探討過程中發表自己的意見,進行創新。比如說在學習《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進行創新,進行生態系統模擬,使得學生通過創新找尋展示人口與生態環境之間關系的方式。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人口增加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呼吁學生保護我們的自然。另外,隨著社會文明的快速發展,創新精神對我國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能否樹立學生的創新意識對于我國未來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所以,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合作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通過實際高中生物教學發現合作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積極性,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積極的進行獨立思考和小組探討,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一些較難的問題學生很難進行獨立學習,經常出現學生討論很久仍然得出錯誤的結論。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設置合作教學方式時就需要有所取舍,將較為困難的內容劃分出來,由教師進行系統講解,在針對某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和探討。將多種教學方式結合起來,這樣就可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比如說在學習基因的本質這部分內容時,由于基因比較抽象,學生不能只管的觀察和掌握,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然后再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合作學習。
高中生物教學對于學生未來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再單一使用一種教學方式,而應該結合學生實際發展需要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而合作學習策略就比較適用于高中生物教學,在應用這一教學方式時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科學規劃教學方法,這樣才能真正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更大提升。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慶市林甸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