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遙
關于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革命題材選文
奚遙
革命題材選文是新中國以來語文教科書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以革命題材選文為研究對象,以現行人教版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為案例,探求革命題材選文入選小學語文教科書的情況,通過對革命題材選文情況的分析,試圖對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革命題材選文提出些許建議,以便此類題材選文在教科書中發揮更大的功能。
小學語文教科書 革命題材 選文研究
革命題材選文是新中國以來語文教科書的重要內容之一。關于革命題材選文的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教材編寫建議部分指出:“教材要注意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革命傳統,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感情?!爆F行諸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語文教科書都不同程度地收錄了革命題材選文。本文通過對革命題材選文情況的分析,試圖對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革命題材選文提出些許建議,以便此類題材選文在教科書中發揮更大的功能。
人教版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均不同程度地收錄了革命題材選文。在革命英雄題材方面,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共有課文444篇,其中革命英雄題材選文共13篇,包括3篇選讀課文,占全部課文的2.93%;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共有課文286篇,其中革命英雄題材選文共5篇,占比1.75%。兩版教科書中的革命英雄題材選文的篇目數量和所占比例均相對較少。在革命領袖題材方面,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革命領袖題材選文共10篇,包括2篇選讀課文,占全部課文的百分比為2.30%;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革命領袖題材選文共9篇,占比3.15%。
現行人教版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革命題材選文類型主要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報告文學和散文,其中散文的數量占據了絕對優勢。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革命題材選文共有散文15篇,其中革命英雄題材選文共6篇,涉及人物包括革命青年英雄和革命老前輩;革命領袖題材選文共9篇,涉及人物有毛澤東、周恩來、劉伯承和李大釗。蘇教版共有散文10篇,其中革命英雄題材選文共2篇,涉及人物包括革命小英雄、革命英雄集體;革命領袖題材選文共8篇,涉及人物有毛澤東、鄧小平、陳毅、朱德、劉伯承、彭德懷和聶榮臻。在詩歌方面,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革命題材選文共有詩歌1篇,蘇教版共有詩歌2篇。在小說方面,人教版共有小說4篇,現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并未收錄革命題材小說。
從選文篇目來看,現行教科書中的革命題材選文的數量和比重偏少,相較于革命題材選文的重要性而言,實屬微不足道。此外,革命題材選文還存在學段分布不均衡的問題?,F行人教版語文教科書的革命題材選文多集中在于五六年級,各學段間分布比重不均衡,而蘇教版的分布則更顯雜亂無章,不成系統。就選文類型而言,小學語文教科書革命題材選文體裁以紀實性散文為主,人教版類型相對豐富多彩,小說、報告文學和演講稿均有涉獵,蘇教版體裁相對單一。人教版和蘇教版對不同人物類型均有涉及,比例相對平均。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現行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革命題材選文中,缺乏女性革命題材選文。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革命題材的選文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讀寫能力。革命英雄題材課文多屬紀實性散文,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和敘事性,有助于小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學習文章中優秀的人物描寫、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人教版五年級下冊中第22課《人物描寫一組》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采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小嘎子的精靈活潑和小胖墩兒的胸有成竹。其中的動作描寫、神態描寫都入木三分,活靈活現。五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學習記敘文的重要階段。學生通過閱讀這篇文章,對其中的描寫手法、遣詞造句進行理解和吸收,在讀中學寫,通過模仿再創造而加強了語文的讀寫能力。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革命題材選文對繼承和弘揚革命傳統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這一篇篇生動形象的革命題材選文為我們真實地再現了革命傳統文化和精神。在長征路上,工農紅軍不畏險惡,爬雪山,過草地,《豐碑》中軍需處長同樣也無私地把棉衣讓給了其他戰士;在抗日戰場上,革命英雄們為了打敗侵略者,浴血奮戰,《燈光》中的郝副營長為了戰斗的勝利而燃燒了自己的生命;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毛岸英為了取回作戰圖而光榮殉職,毛澤東更是強忍心中悲痛無私地將毛岸英的遺體留在了朝鮮戰場上。毫無疑問,這些革命題材選文不僅是弘揚革命傳統精神的寶貴資源,而且十分有助于對小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文化教育。
革命題材選文不僅可以弘揚革命傳統文化,更可以加強小學生的人格教育。一方面,革命題材選文可以幫助小學生樹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周恩來在少年時就意識到中國人要想不受帝國主義的欺凌必須要強大,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目標;《獄中聯歡》中的革命者不畏強權,堅信勝利的一天必將來臨。這些身處逆境而懷抱偉大理想的無產階級革命者都是學生從小樹立高尚情操的典范。另一方面,革命題材選文還可以幫助小學生建立健全的道德倫理。《金色的魚鉤》中的老班長為了傷員的健康,將魚湯都留給了傷員,自己只吃魚骨果腹;毛主席在花山時叮囑警衛員和人民群眾說話要注意禮貌,把自己舍不得喝的茶葉送給父老鄉親。這些英雄人物都充分發揮了集體主義精神,對于小學生學會關心、學會合作、學會奉獻有著很強的示范作用。
革命題材選文更是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典范之作。例如《小英雄雨來》中的雨來,正處于天真爛漫的童年時期,卻異常勇敢機警,敢于和日本鬼子斗智斗勇,令人欽佩;而《歌唱王二小放牛郎》中的王二小更是為了父老鄉親的安全而獻出了自己幼小的生命;李大釗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英勇就義;周恩來總理為了中國的發展徹夜工作,不辭辛勞。這一篇篇動人心弦的課文,都是對當代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主義教育的寶貴資源,可以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立志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而奮斗。
現行小學語文革命題材選文的篇數和比重偏少。教科書中應適當增加革命題材選文的數量,提高革命題材選文所占比例,并且應注意各學段間的分布,爭取做到每一學段都有一定數量的革命題材選文,使其分布均衡,從而保證對小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文化教育的連貫性和有效性。同時,應豐富革命題材選文的類型。擴大革命題材選文的體裁類型,酌情刪減革命紀實性散文,在保有小說、報告文學、詩詞歌曲的基礎之上,適當增加種類更為豐富的選文,如話劇、電影劇本等。革命題材選文也需要增加相應的女性革命題材選文,,讓小學生感受革命女英雄巾幗不讓須眉的風采。此外,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革命題材的選文功能不可忽視,在內容、語言和思想感情上要與小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相匹配,向小學生傳播“真、善、美”的情感體驗,讓小學生充分感受到愛的滋養,深入挖掘革命題材的選文功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每一篇革命題材選文的精神內涵,達到鑄就學生堅韌向上、追求理想的民族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熱情的目的。
革命題材選文是歷史長河中遺留的寶貴財富,而目前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選文情況卻不容樂觀。革命題材選文對于繼承和弘揚革命傳統文化、加強小學生的人格教育、激發小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調動小學生閱讀革命題材作品的興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增加選文篇目、豐富選文類型和重視選文功能是提高改進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革命題材選文并充分發揮其作用的有效方法,是發展創新小學語文教科書和弘揚中華民族革命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1]孫秀民主編.中國革命精神及其當代價值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陳玉葉.小學語文教學學生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策略談[J].考試與評價,2013(7).
[3]范炎炎.革命題材性文章教學藝術探幽[J].小學教學參考,2013(7).
[4]高超敏.淺談小學語文革命英雄題材類課文教學的策略 [J].學周刊,2012(26).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