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莉娟
提高書法教學質量淺探
蒲莉娟
提高書法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盡量運用學生比較熟悉的語言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自覺、自主地對書法知識進行探索,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在較短時間內使學生對書法感興趣,并持之以恒地學習,為進一步書法學習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礎。
書法教學學習興趣
書法的教學內容應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適合學生學習的實際能力和水平。教學就要朝這一方向發展:既要能夠使學生獲得精神的愉悅,又要能夠讓學生熱愛祖國優秀的傳統藝術文化,樹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陶冶情操,豐富生活情趣,養成耐心細致、精確嚴謹、持之以恒的良好學習習慣,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個性,提高創造能力,調節心理狀態,促進身心健康。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文化,它體現著我們的民族精神,講究氣勢、質感、節奏、力度。書寫的時候要做到剛柔并濟,綿里藏針;力透紙背,入木三分;凝神靜氣,精神貫注;鋒不偏,芒不露,形不滑,姿不媚;頭正身直,臂開足安;有頓有挫,有輕有重,有緩有急,等等。這些書法之道,何嘗不是做人之道。
如果想在書法上有所成就,就需要在書法訓練中投入激情。可將書法學習分為讀帖、感悟、臨摹、苦練、品評、矯正、脫帖、自創等一系列的步驟。這樣勢必會對學生的意志有所磨煉,對學生注意力的培養、性情的陶冶、儀表氣質的改善、文化品位的提高、道德品質的培養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在書法作品欣賞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從優秀的書法作品中體察提按、轉折等用筆美;剛柔、粗細等線條美;濃淡、枯潤等墨色美;俯仰、向背等結構美;疏密、穿插等章法美。也可以引領學生感受各家的書體美,如先秦書法的質樸古雅、魏晉書法的奇逸開張、唐楷書法的法度森嚴、明清書法的個性張揚,直到現代書法的異彩紛呈。從甲骨文的瘦削到金文的凝重,從大篆的隨意到小篆的規正,從隸書的柔美到楷書的嚴謹,從行書的靈動到草書的狂放,等等。這些書法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美,都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極好教材。
林語堂說:“書法提供了中國人基本的美學法則和美學原理。”書法的美感,不像影視作品、繪畫、雕塑等一目了然,它需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意象。比如:在欣賞歐體、顏體、柳體等幾大楷書體系時,我們不僅要介紹其筆畫特征、結構特點、風格魅力,而且要教育學生書品即人品,心正則筆正。做人就如寫字,須恰當安排好人生旅途的每一點、每一線,才能使整個人方方正正、頂天立地。當然,想要把書法中點、線、結構安排好,還必須下一番苦功。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需要一定的毅力和體力。
1.強調示范的作用。對于書法剛起步的學生,因其空間知覺尚待完善,對筆畫、位置、形狀的感覺較差。因而在教學過程中,除講解清楚、指導細致外,還要注意示范的準確性(即示范的筆畫形態應與示范帖保持一致),如有條件,就可用投影儀或幻燈機進行示范。示范時要注意讓學生充分看到教師的運筆過程,講解和示范相結合。
2.打破破舊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應大膽放開教學,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在進行新課時,先交代本節課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使學生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培養自學、分析、臨摹、評價、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反復臨摹、比較、研究,以便寫出令自己較滿意的作品;品評作品時,找出學生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其他學生分別進行評價,找出優缺點。這樣就能既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又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語言表達和綜合評述的能力,等等。
3.把名師請進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網絡優勢,把名師“請進”課堂。比如南開大學碩士生導師田蘊章教授的書法基礎講座,可根據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定期放映,并及時講解、示范和指導。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明確文房四寶、用筆、用墨、用紙、筆畫、結體、章法等注意事項。網絡上還有很多當代書法名家講授書法作品的創作的精彩講座,我們要從中挑選出優秀的適合學生的視頻放映。
4.教師自身知識、自身書寫修養的提高,是教好學生書法課的有力保障。教師要時時刻刻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就是權威人物,教師的一言一行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如果教師在書法技巧、美學知識的存在不足,僅憑現有水平想把書法課教好,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實踐中深造,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鏡子”。教師書寫得好,能做示范,才有可能深入地把握教材,靈活地駕馭課堂教學,有效地指導課外活動。教師想把書法課上好,就必須加強書法基礎知識的進修,閱讀必要的參考書,并經常練功,做到“曲不離口、字不離手”,為中華傳統的書法藝術扎根開花貢獻一份力量。
(作者單位:河北美術學院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