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詠梅
試析第七屆“外研社杯”貴州賽區聽說組復賽個案授課教學
胡詠梅
本文從今年“外研社杯”第七屆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貴州賽區聽說組復賽優秀教師的比賽授課出發,分析教師的優秀課件,從而總結出大學外語聽說課的一些優秀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旨在廣大外語教師交流分享,提高教學水平。
關健詞:教學大賽聽說課教學設計
“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職業院校外語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聯合主辦,旨在深化外語教學改革,提高外語教學質量,全面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以及《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的精神。
“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從2010年到2015年成功舉辦了六屆,一批批優秀青年教師通過這個全國性的競賽平臺,展示了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及卓越的教師綜合素養。近幾年舉辦的比賽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平臺、門戶視頻網站等網絡媒體,增強互動,讓更多的在校師生置身真實的課堂教學,把競賽的主旨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切實起到促進校際和區域交流、提升教學質量、推動師資隊伍建設的作用。
第七屆“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為大學英語組比賽,下設綜合組和聽說組。大賽將繼續秉承一貫的宗旨,即以比賽促交流、以競技求發展。本次大賽的賽程安排如下:分賽區初賽:2016年3月-4月;分賽區復賽、決賽:2016年5月-10月中旬;全國決賽、總決賽:2016年11月4-7日。
貴州省分賽區復賽和決賽分別于2016年6月4日和5日舉行。復賽比賽規則:每個組別比賽形式均為一堂20分鐘的授課,有起承轉合的完整過程。授課過程不得少于15分鐘。必須制作電子課件用以授課。決賽比賽規則:每個組別比賽形式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10分鐘的說課環節和5分鐘的回答評委提問環節。此次比賽中很多教師脫穎而出,展現出貴州省一線大學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風采。本文就聽說組8號教師在復賽中的優秀授課課件進行分析和學習,旨在供大家交流和探討,從而提高英語視聽說教學技能和水平,使學生在聽說技能上得到幫助,提高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
貴州省聽說組8號教師的授課課件是新世紀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二冊第三單元“Let’s Eat!”。該單元主題是食物。8號教師授課PPT課件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Lead-in。第二部分聽力。第三部分會話。第四部分點餐作業。第一部分Lead-in,導入部分。一開始,教師就問學生,當看到這個單元的話題,會讓你們想到什么,吸引學生對食物知識的興趣。當學生們講述為什么喜歡這個食物那個食物,教師接著呈現幾幅食物的圖片,引導學生學習食物味道等的英語詞匯學習。接著教師又給學生呈現關于食物詞匯的word bank。學生們在有趣和開心的氛圍下學習了很多詞匯。當大家還意猶未盡的時候,教師順勢導入課件的第二部分,聽力部分。聽力部分分為兩個部分:A部分是個采訪視頻,看完視頻后有詞匯的填空練習。空缺部分也是全部關于食物味道等的詞匯。該部分承上啟下,讓學生加深印象,進一步掌握食物英語詞匯。B部分為音頻,音頻中兩個人分別講述自己喜好的食物。學生們在聽完音頻后就提出的兩個問題進行回答。該部分旨在讓學生掌握整體音頻內容,且就問題進行細節聚焦。聽力環節結束后,教師導入第三部分,會話部分。該部分是讓學生掌握如何用英語表達提供建議。首先教師先放了一個沒有文字的音頻,讓學生們聽出會話音頻中有哪些關于提建議的表達,讓學生熱身,啟發他們。接著教師播放出關于提供建議的英文表達詞匯,短語和句子等。學生們大聲讀出這些詞匯,短語和句子。教師給出情景材料,讓學生兩兩練習,然后進行課堂會話表演。該部分活學活用,學生們非常喜歡,覺得非常實用。同樣在學生們意猶未盡地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時候,教師拋出個問題:建議完同伴去哪兒吃飯,吃什么,接下來要做什么?學生們馬上回答點餐。這個主題也是同學們非常感興趣的部分,同樣的,一邊學知識,一邊就能學以致用。教師讓學生了解國外三種飯店的類型。一是自助餐,自己取食和付費,這部分忽略不講。第二種是快餐店,教師給出麥當勞的動畫點餐視頻,配有文字和語音。視頻放完,總結出快餐店點餐的萬能句子:Iwouldlike….第三種飯店是屬于需要坐下來點餐,接受服務員服務的飯店。教師簡略說了下該類型飯店的一些基本信息,接著教師PPT呈現西方國家飯店的點餐菜單,和有空缺的一個點餐對話練習。布置學生課后先研習菜單,然后和同伴把點餐對話填上缺失的詞匯短語等。和同伴把完整對話進行不斷的情景練習,下次課在課堂上表演給大家看。
該教師的整個課件PPT技術制作上尚有欠缺,但是從教學設計,教學活動,教學目的來看,都是非常優秀的課件。授課課程中運用了任務型和視聽說教學法。評委的評判和學生的互動教學反饋都能很好的體現這一點。教學內容:能運用一定的教學理論,體現自己的教學理念;能制定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能準確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內容完整,課堂上關于語言知識的講解、技能操練、主題拓展等課堂教學任務安排合理。教學過程:根據課堂的教學目標和重點,合理安排教學計劃,靈活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講授;對教學重點和難點闡釋清晰;教學過程合理流暢,各教學步驟銜接自然;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有效開展教學。課堂師生互動良好,提問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和語言學習需求,解答疑問及時正確,并能根據學生反應及調整授課方式。采用多媒體等手段有重點、有效地實施教學。教學效果:能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問答和活動;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氣氛張弛有度;授課結束后,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學生在知識或能力方面有所提高。綜合素質:教態自然,有親和力,不緊張,不過分表演。口語流利,語音、語調準確自然。有較高的人文素養,知識面廣。較強的課堂掌控能力和應變能力。
[1]“外研社杯”第七屆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章程
[2]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介紹:胡詠梅,貴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及對外漢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