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
內(nèi)地中職西藏生歌唱課教學的開展
楊劍
在歌唱教學中,各種知識點的學習,音樂視野的拓展,都會因教學展開的效果而受影響。本文結(jié)合藏族學生在音樂知識和音樂視野上的差異,就西藏生歌唱教學中的展開方式、方法提出個人見解。
中職西藏生歌唱教學教學展開
大部分中職西藏生音樂基礎知識較差、音樂視野狹窄,再加上學習積極性不高,他們的歌唱課,只有結(jié)合學生特點、學情的展開方式,才是最好的教學展開。
在多年的音樂教學中,筆者結(jié)合課堂教學實踐,對藏族學生音樂課教學的各種展開方式進行了研究。通過不斷的實踐,筆者認為“以點帶面展開”、“按主線索展開”和“按教學設定展開”等展開方式能比較順利地引導藏族學生進入歌唱狀態(tài)、能夠讓學生的興趣持續(xù)保持。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以點帶面的展開方式,有利于學生能力的拓展,教學的連續(xù)性也能夠高度保持。
例如歌曲《童年》的教學展開,在課堂中,筆者緊緊圍繞童年回憶這個點,在課堂中重點讓學生展示童年情景。學生們在展示童年情景時,會出現(xiàn)很多有趣的、非常值得回憶的事情和畫面,教師順勢展開,從而拓展到品德教育、能力教育、禮儀教育、情感教育、價值觀教育等。學生在展開豐富的想象的時候,課堂內(nèi)容、知識點在老師的引導下,隨著學生們的想象順利解決。例如,學生在回憶童年學習場景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歌曲內(nèi)容,解決歌詞理解的問題;學生在回憶童年歌謠的同時,教師就可以解決課堂歌曲旋律教學的問題等。
再如歌曲《讀書郎》的教學展開:在課堂中,老師以學習情景為“點”,引導學生回憶各自的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習情景,課堂教學內(nèi)容隨后在學生的回憶中進行展開,老師結(jié)合歌曲內(nèi)容,引導學生思考“我為什么要這么遠的地方來讀書?”“我家里的經(jīng)濟自給自足,讀書對我有用嗎?”“我是否要好好學習”等,拓展了課堂所學,又順利解決了課堂教學內(nèi)容。
以點帶面的展開方式一定要注意層層遞進,層與層之間的連接要流暢自然,老師在備課過程中,要重點關注連接方法,并要周全地考慮到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因素,例如,課堂被某個學生擾亂時,再突兀地往下接,學生的注意力就很難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了。
按主線索展開,一般運用于背景比較明朗、帶有故事性的歌曲,如《熊貓咪咪》,奧運會會歌《我和你》等,這些有故事背景的歌曲,都會有一個主題,并會依據(jù)主題進行發(fā)展。筆者在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按主線索展開的方式,非常具有趣味性,課堂比較生動、活躍,學生的注意力比較集中,這一類作品因為涉及到的背景很多很廣,也非常有利于藏族學生音樂視野的拓展。
例如《春天的故事》的教學展開,教師在歌曲教學中以一代偉人的故事為主線索,結(jié)合歌詞內(nèi)容,把改革開放之初的艱難到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果,象放電影一樣向?qū)W生全面展開,既讓學生拓展了視野,又能順利地引導學生進行歌唱情感醞釀。
再如歌曲《十送紅軍》,作品表達的是國內(nèi)戰(zhàn)爭時期紅軍大轉(zhuǎn)移時,軍民難舍難分的場景,課堂教學可以以“長征”為主線索,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展開,展開的過程中結(jié)合歌詞,讓學生在了解民歌的同時,也對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有了深刻印象。
按主線索展開要注意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一環(huán)都要拋出一個亮點,讓學生有一種停不下來的感覺。所以,按主線索展開,必須要一氣呵成,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任何一種教學展開方式,都不可能完全適用于每一首歌曲,只有在一些合適的歌曲教學中運用得當?shù)恼归_,才是最好的展開方式。為了在西藏生的歌曲教學中讓展開更加靈活、更加豐富、更加有實效,筆者對于設定式的展開,也進行了大量的實踐與研究。實踐證明,按教學設定展開的方式,在一些適合的歌曲教學中如果運用得當,則對西藏學生特定知識點的認識與提升非常有效。
例如《歌聲與微笑》,這一教學內(nèi)容不論是用“以點帶面”還是按“主線索”展開都比較困難,因為很難找到能夠圓滿完成教學任務的那個“點”或者“主線索”,這種類型的歌曲教學,教師們就要盡量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案,按照設定方案進行展開。
在這首歌曲的教學中,筆者首先明確本堂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然后依據(jù)教學目標的完成進行教學展開的設定。這首歌曲的前面幾段歌詞是以獨唱的形式出現(xiàn),后面則是二聲部的合唱。鑒于藏族學生對合唱譜的認識不足,為了解決這個知識點,當歌唱到二聲部段落時,老師可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展開,引導學生對前后段落進行對比,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歌唱的不同方式,最終讓學生了解獨唱、齊唱、四聲部合唱、二聲部合唱、重唱等歌唱方式。
在教學設定展開的實施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的思路、注意力跟著老師的設計步驟走,但不能采取“灌鴨式”教育,要結(jié)合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才能提升課堂效率。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鄞州職業(yè)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