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青,官毅成,陳 濤,鄭綠斌,徐 昊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經貿系,福建 長樂 350202)
中國夢背景下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路徑研究
張少青,官毅成,陳 濤,鄭綠斌,徐 昊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經貿系,福建 長樂 350202)
從總體上看,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狀況是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但也存在著諸如大學生理想信念功利化、虛無化、社會責任感缺失等現象,因此如何把中國夢思想融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培育崇高、科學的理想信念,顯得極為迫切。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國和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指明了方向,為大學生成長成才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中國夢;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路徑
黨的十八大,響亮的提出了“中國夢”,這個中國夢,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包括當代大學生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是實現中國夢的主力軍,理應承擔起歷史所賦予的重任,但是由于社會環境和大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一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大背景下,如何把中國夢思想融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對于大學生成長成才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實現具有重大意義。
從當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發展的整體態勢來看,主流是積極向上的,而且呈出多元化、開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但也不能否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存在著一些偏差和問題。
(1)理想信念功利化。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受到西方思潮及市場經濟的沖擊,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出現多元化趨勢,部分大學生在思想上出現了重視實惠,忽視理想的傾向。反映到大學生身上,就是每當談到理想信念時,部分大學生總是以能否得到好處作為條件。理想,有利就圖,便成了部分大學生的口頭禪。比如,當問到大學生入黨動機時,他們的回答更多的是因為入黨可以為評獎評優加分,可以為將來找工作提供幫助。部分學生不能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與中國夢融為一體,甚至單純的認為中國夢只是實現個人夢想的平臺和跳板,在踐行中國夢的過程中過分強調個人價值的實現,從而忽略個人價值與中國夢辯證統一的關系。
(2)理想信念虛無化。時下,部分大學生片面強調和曲解理想信念的本質內涵,甚至將理想信念神秘化、虛無化,認為實現中國夢就是一個遠大的目標、美好的追求,與我無關。一些大學生談到理想信念,就認為是在說大話、空話,甚至認為是幼稚可笑的事情。一些大學生自認為看透一切,信奉“一切皆空”,沒有任何追求,也不信仰任何東西,過著所謂“順其自然”的“豬欄生活”。由于理想信念的失落和虛無,使得這部分大學生失去了價值抉擇和權衡的能力。
(3)社會責任感缺乏。中國夢既是國家的夢,也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夢想。當代大學生肩負歷史賦予的重任,是中國夢的踐行者,也是實現中國夢的主力軍。然而,當前部分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責任感低下,不能很好地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觀察分析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缺乏為國家、民族發展的遠大目標和應有的社會責任。部分90后大學生由于受到社會、家庭及個人成長等多因素的共同影響,使得他們過分追求物質利益,缺乏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生活中更多的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缺少從國家民族整體發展的角度去考量自己的夢想。
理想信念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歷長期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才能得以形成。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存在著諸多偏差,其影響因素主要有來自社會、家庭和學校等諸多方面,其中學校教育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有著重大的影響。
(1)教育內容實效性不強。各高校都十分重視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但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及內容空虛的問題,這嚴重影響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首先,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受到多元化價值觀念和政治思潮的沖擊越來越頻繁,但當前很多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內容主要圍繞道德理想信念、生活理想信念以及職業理想信念等方面,沒有及時更新和拓展,導致理想信念教育內容缺乏時代性,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從而不能有效地解決大學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困惑。其次,由于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個體的差異,在進行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時要因材施教,教育內容也要因人而異,要適當體現出針對性,把握個體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差異,才能更好地幫助大學生建立崇高、科學的理想信念。
(2)教育方法創新性不足。要取得良好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必須不斷豐富、創新教育方法。當前,高校開展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多是通過諸如思政理論課等傳統的課堂理論學習的方式對大學生理想信念進行培育,教育渠道較為單一。在新媒體技術時代中,應當充分發揮網絡媒介的作用,通過微博、微信等大學生所熟悉和經常利用的媒介豐富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徑和方法。此外,理想信念教育不應當只停留在課堂或理論,教育者要引導大學生走出課堂,通過社會實踐將在課堂中所接受的理想信念教育內化為自身的行為。
(3)教育理念先進性不足。首先,缺乏系統、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在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都至關重要,三者缺一不可。其次,缺乏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當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地位不對稱,教育者往往居高臨下,不能結合大學生自身發展的實際需要和忽視大學生個人價值的訴求,從而削弱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1)創新教育方法,發揮中國夢的導向作用。首先,要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仍然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陣地,能否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至關重要。要改變過去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要利用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鮮活案例,通過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解決大學生思想上的各種疑惑,要不斷豐富教育內容,把“中國夢”思想融入到思政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習將中國夢內化為個人的夢。其次,重視網絡媒體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影響。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依托微博、微信等新興媒介傳播中國夢思想已是大勢所趨,有利于大學生掌握有關中國夢思想的最新理論動向,為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提供了一種及時、便捷、有效的途徑。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實現文化育人。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載體。高校應當加強校園文化的體制機制建設,不斷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發揮校園文化活動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積極作用。要把中國夢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中,通過開展“中國夢”為主題的演講、辯論賽、征文、歌詠等一系列文化活動,讓大學生在參與各種校園文化活動中,加深對中國夢內涵的理解,從而激勵大學生把自身價值的實現與中國夢的現實緊密結合起來,肩負起歷史賦予的歷史使命,積極投身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行動中來。
(3)開展系列中國夢實踐活動,促進知行合一。中國夢不是臆想、空想,它是實實在在的。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不懈奮斗,中國夢脫離了實踐,只會變成空想。高校要開展以“中國夢”為主題的一系列實踐活動,深化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認知,堅定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引導大學生在中國夢的實踐活動中感知中國夢的豐富內涵,引導大學生通過實踐將實現中國夢內化為自身的思想意識;高校要大力開展大學生社會志愿服務、“三下鄉”社會調查、“四進社區”和自身專業的實習等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大學生走出校門,進入社會,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發揮才干,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一份力量。通過實踐,增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領,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
[1]李朝陽.“中國夢”背景下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2).
[2]梁愛文,李紅梅.中國夢視域下想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審視與對策[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2).
[3]楊嵐嵐.中國夢視域下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4).
[4]林偉毅.以中國夢推進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1).
[5]徐徐.“中國夢”背景下當代青年大學生理想信仰培育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實現教育,2013,(7).
Study on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Ideal Faith Cultiv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hinese Dream
ZHANG Shao-qing,GUAN Yi-cheng,CHEN Tao,ZHENG Lv-bin,XU Hao
(Economic and Trade Departmen,Foreign Language Foreign Trade College,Changle,Fujian 350202,China)
In general,the presentidealand beliefofcollege students ispositive,healthy and upward,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such as utilitarian of ideals and beliefs of university students,nothingness,lack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ense. Therefore,itisextremely urgent to cultivatea lofty,scientific idealand beliefby fusing the Chinese dream thought into the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The chinese dreamproposed in the eighteen CPC national congress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ideal and belief and plays an important in the growth of the studentsand the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inese dream;idealand beliefofcollege students;cultivating path
G641
A
2095-980X(2016)08-0092-02
2016-07-17
2014年福建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項目編號:201413762027,項目組成員:張少青,官毅成,陳濤,鄭綠斌,徐昊;指導老師:林隆雨
張少青(1994-),女,福建福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