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平
平實
——小學初始階段書法教學目標
■胡志平
平實,是本文針對小學初始階段書法教學目標提出的建議。在人們信心滿滿的迎接書法進校園之際,本文卻提出看似降低書法教學難度的觀點,難免會引起同道質疑,為什么一定要在小學書法教學里強調這一接近于“寫字教學”的教學目標。筆者以為原因有三,一是目前小學書法教學師資嚴重匱乏且教學素質參差不齊,在落實“書法進校園”要求時難免有些力不從心,走些彎路;二是面對不同層次的人提出相同目標,這在目前書法教學中仍然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三是不重視基礎,過分強調效果,求快、求好等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風愈演愈烈。作為書法教學工作者應該思考如何結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以及學習準備情況,相應要調整教學方法,回歸本源,夯實基礎,厚積薄發,這正是筆者做本文的初衷,即書法學習的初始階段其目標與訓練環節如何成為我們完成教學任務的助力。
現在是開展書法教學最好的時機:一是書法教學已經引起了社會高度的重視,二是教育部已經將書法教學借助書法進校園活動納入小學教學,高等院校及科學院所也開始有相關人員進行書法教學研究,各級社會團體也積極開展送書法進校園活動,許多社會辦學機構也紛紛介入中小學書法教育。
目前出版發行了很多中小學書法教材,有的教材確實編寫的比較科學,但由于目前小學書法師資等的問題,導致小學書法教學不能活學活用,有教條、刻板之失,基于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旨在使小學書法教學更生動、有效、靈活。
降低難度指的是基于小學生對于書法掌握的一個考量,書法的重復性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如果過于強調難度就更容易導致學生厭學,這就不利于培養學生對于書法的熱情,而書法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對于書法的熱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小學階段各項內容的學習最關鍵的還是讓他們飽有對學習科目的熱情,而且筆者認為對于小學書法教學而言是最關鍵的。書法教學應該讓學生隨時能夠感受到他(她)與書法是沒有距離的,只有降低難度,才能更有助于他們保持對于完成書寫訓練任務的通暢而滿意度。降低難度恰恰是為了在以后提高難度做最基礎的準備,有了這樣平時基礎的訓練,也有助于學生日后手的書寫靈敏度訓練。
縮短時間指的是學生練習寫字的時間不宜過長,考慮到各種因素,筆者建議寫字以二十分鐘為宜,建議不超過半個小時。究其原因,寫字與音樂、美術的學習訓練相比較,其趣味性相比較差,時間長容易枯燥,從而導致學習效果的下降,當然,個別有天賦的學生除外。
簡單作業也可以說是適當的書法作業,作業內容分為兩部分,一是課堂作業,二是日常生活中的運用作業,比如作業、筆記、日記,甚至便條這些學生日常生活中能經常運用的內容將其轉化為作業。強調一定要使學習內容不脫離日常生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不將書法做成空中樓閣,也不看成“花瓶”。
練書法最好的辦法就是臨摹和堅持訓練,此外無捷徑可走,小學書法教學尤其要注意這點。臨摹首先要去動作,筆畫書寫要降低所謂的技巧性,比如起興收這個動作,避免像毛筆字那樣教,就是線條要平實、舒展、大方、簡潔,單個筆畫和偏方部首仍然是早期訓練的目標,做到干擾性少。
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坐姿,這是練習書法最基本的常識,但生活中寫字時執筆姿勢和坐姿不正確的現象比比皆是,嚴重影響了書法教學效果,要把糾正執筆姿勢和坐姿貫穿到整個小學書法教學過程中。
書法訓練最應該關注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是持久的,是積少成多的。
關于小學書法教學方法,筆者以為要把臨帖的能力轉化為學生實際的書寫能力,并使這種能力成為一種習慣和本能。相信,在“平時問題”解決后,由寫字升華為書法藝術的學習將會事半功倍。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