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亞飛 廖春娟 余小珍
(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人民醫院外二科 武寧332300)
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治療闌尾炎45例臨床分析
黎亞飛廖春娟余小珍
(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人民醫院外二科武寧332300)
目的:探查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的優勢及限制性,總結治療經驗。方法:回顧分析2015年1~10月45例經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的臨床資料。結果:分析的45例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患者全部順利康復出院,無術后出血、腸瘺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結論: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手術方式,但在臨床應用中依然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闌尾炎;腹腔鏡;闌尾切除術
急慢性闌尾炎是腹部外科的常見病,是急腹癥中最常見的疾病,其發病率約為1∶1 000,各年齡段及妊娠期婦女均可發病,但以青壯年最為多見[1]。其典型的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明確診斷為闌尾炎的患者多建議進一步行手術治療。傳統上闌尾炎多采取常規開腹手術,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許多醫院都已開展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本文旨在探查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的優勢及限制性,總結治療經驗。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本院于2015年1~10月共收治了45例行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的闌尾炎患者,男21例,女24例;年齡17~76歲,平均40.5歲;其中急性單純性闌尾炎3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31例,急性壞疽性闌尾炎2例,闌尾炎合并穿孔2例,慢性闌尾炎5例,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2例;其中合并慢性膽囊炎1例(同時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合并右側輸卵管包塊1例(同時行腹腔鏡下右側輸卵管切除術),合并腸系膜包塊1例(同時行腹腔鏡下腸系膜包塊切除術)。
1.2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手術方法手術均采取在插管全麻下進行。麻醉起效后,患者仰臥,常規術野皮膚消毒鋪巾后,連接好腔鏡設備,先在臍部上緣做1 cm大小切口,通過Veress針建立氣腹(維持氣腹壓力在12~14 mm Hg),經臍部上緣切口置入10 mm Trocar,置入腹腔鏡探查腹腔明確診斷為闌尾炎后,選取右麥氏點上方約4 cm處切開皮膚置入10 mm Trocar作為主操作孔,選取臍與恥骨聯合中點偏左切開皮膚置入5 mm Trocar作為輔助操作孔。提起闌尾,用雙極電凝凝閉系膜區并切斷系膜。顯露闌尾根部,用套扎線套入闌尾根部將闌尾套扎,然后再使用一Hem-o-Lock夾夾住闌尾根部,最后在其遠端切斷闌尾,殘端用電鉤燒灼及碘伏消毒處理后。將闌尾自主操作孔Trocar內取出,或者放入標本帶內取出,膿性滲液多者用吸引器吸盡后。檢查無創面出血后,取出腔鏡設備,縫合各戳孔,結束手術。膿液較多者可適當放置橡膠引流管進行引流。
本組所行的45例腹腔鏡下闌尾切除手術中,其中1例因術中誤傷盲腸而行中轉開腹手術,1例因粘連緊密中轉開腹手術,其余43例均順利在腹腔鏡下完成闌尾切除術。本組中1例合并慢性膽囊炎患者同時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1例合并右側輸卵管包塊患者同時行腹腔鏡下右側輸卵管包塊切除術,1例合并腸系膜包塊者同時行腹腔鏡下腸系膜包塊切除術。手術時間30~80 min,平均51 min。術后所有患者均順利出院,出現并發癥2例(4.44%),其中1例戳孔感染(經拆線引流,定期換藥后治愈),1例術后局部積膿(加強抗感染后自行吸收),沒有出現糞漏、術后出血、腸梗阻等其他并發癥。術后住院時間3~30 d,其中≤3 d,1例(2.22%);4~7 d,37例(82.22%);>7 d,7例(15.56%)。
腹 腔 鏡 下 闌 尾 切 除 術(laparoscopic appedectomy,LA)最早見報道于1983年[2],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熟練的手術方法,目前許多醫院都具備進行這種手術的條件。與傳統闌尾炎切除手術相比,具有開腹手術無法比擬的許多優點:(1)手術創口小,損傷小,術后疼痛程度輕,恢復快。傳統開腹手術多采取右下腹麥氏切口或者右下腹探查切口,切口長度一般都在3 mm以上。而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一般取3個戳孔,大小在5~10 mm,總計長度約25 mm左右,切口小,而且美觀,術后的疼痛程度較輕,恢復快。尤其對于年輕患者來說,術后疤痕更小更美觀,更符合美容的需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2)術后切口感染率低:本組患者中共1例患者出現術后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僅為2.22%,而臨床報道的開腹手術術后切口感染率在4%~12%。筆者統計了我院同期傳統闌尾切除手術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率為7.9%,顯著高于腹腔鏡手術患者。尤其對于體型肥胖的患者,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術后切口恢復情況更具有優勢。(3)腹腔鏡手術視野更清晰、廣闊,利用腹腔鏡手術對器官進行全面的檢查,是一種直觀的診斷,可提高診斷的正確率[3]。如術中發現有其他合并癥者需要手術者,亦可同時或者適當增加戳孔來進行相關處理。如本組中3例分別合并有慢性膽囊炎、右側輸卵管包塊及腸系膜包塊均同時進行了相關的處理。而開腹手術因手術切口暴露局限,難以進行全腹腔探查,特別對于上腹部等其他部位病變,如合并有上述問題則難以發現或者無法同時進行相關手術。
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有著上述的諸多優點,但依然有著許多的限制,尤其在鄉村患者眾多的縣級醫院中無法全面開展及完全取代開腹手術。筆者統計了同期的闌尾炎手術患者,共計171例,其中開腹手術126例,占73.68%,而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只占所有闌尾炎手術26.32%,所占的比例較低。筆者分析其相關原因如下:(1)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對醫生的技術要求相對于開腹手術更高,傳統的開腹闌尾炎手術一般經過2~3年的外科科室的培訓,合格的住院醫師都能夠熟練的做好一臺簡單的闌尾炎手術。而具備有熟練操作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醫師則需更多年的技術培養。(2)腹腔鏡手術具有一定的中轉開腹率,本組患者中45例共有2例行中轉開腹手術,占4.44%。而中轉開腹后的切口相對于傳統的開腹手術來說相對增加了創傷,部分患者難以接受。(3)腹腔鏡下闌尾切除手術費用比傳統闌尾手術更高。筆者統計了本組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平均費用在9 174元,雖說絕大多數患者有醫保及農村合作醫療,但依然需要自己承擔40%以上的費用,對于經濟相對困難的患者來說難以承受。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是一種比較安全可靠的手術,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切口疤痕小、術后并發癥少等優點,是值得推廣的一種手術方式。然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仍有諸多的限制,無法完全取代傳統開腹闌尾手術,我們在今后應用此項技術仍需不斷的完善及改進,以求更好的為廣大患者服務。
[1]吳孟超,吳在德.黃家駟外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572
[2]Smee K.Endoscopic Oppendectomy[J].Endoscopy,1983,15:59
[3]李曉峰,韓秋果.60例腹腔鏡闌尾手術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68-69
R656.8
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7.029
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