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財 林素桔 陳燕 黃融琪(福建省寧德市中醫院 寧德352100)
中西醫結合治療睡眠障礙綜合征臨床療效
林金財林素桔陳燕黃融琪
(福建省寧德市中醫院寧德352100)
目的:分析對睡眠障礙綜合征患者給予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對2014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睡眠障礙綜合征患者進行觀察,根據不同治療方案將患者平均分為西藥組和結合組各45例。西藥組采用口服艾司唑侖治療,結合組在此基礎上聯合中藥湯劑安神飲、穴位貼敷治療。治療2周,觀察治療效果。結果:結合組總有效率93.33%,明顯高于西藥組的77.78%,結合組不良反應明顯低于西藥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睡眠障礙綜合癥患者給予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減輕患者的痛苦。
睡眠障礙綜合征;艾司唑侖;安神飲;中西醫結合療法;臨床療效
睡眠障礙綜合征是一組以睡眠質量下降為主要表現的臨床常見疾病,與飲食因素、環境因素、疾病、壓力過大等因素有關,好發于各個年齡段的人群[1]。患者主要表現為失眠、睡癱、睡前幻想、入睡困難、夢游、時寐時醒、周期性腿動等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影響正常工作效率[2]。睡眠障礙綜合征具有發病率高、發病時間長、反復發作的特點。長期有睡眠障礙的患者容易引發神經功能障礙、消化功能異常、軀體功能障礙等并發癥,降低機體免疫力,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西醫主要采用鎮靜安神類藥物進行治療,但是長期服用有依賴性,過量使用對中樞神經具有損傷,影響治療效果,不建議長期服用西醫藥物。中醫通過辨證論治,從失眠的病因出發,對臟腑功能進行調節,通過理氣解郁、因時制宜、補益心腎等治療原則,標本兼治[3]。配合西醫藥物可以平穩、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礙癥狀,療效明顯。本文就睡眠障礙綜合征患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及療效進行探討,內容如下:
1.1一般資料選用2014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睡眠障礙綜合征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有失眠、睡而不酣、睡前幻想、入睡困難、夢游、時寐時醒等癥狀,均了解實驗觀察的目的,簽署同意書,獲得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其中男36例,女54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2.5± 2.7)歲;病程2~10個月,平均(5.5±1.3)個月。根據不同的治療方式將患者分為西藥組和結合組,每組各4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中醫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醫內科學》中關于失眠癥的診斷標準,有睡眠時間短、睡眠深度淺、難以入眠、時寐時醒、半夜覺醒、醒而不寐、徹夜不眠等癥狀。西醫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病學》中關于“睡眠障礙綜合征”的診斷標準,患者白天有早醒、嗜睡、精神不振、全身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渙散等癥狀,晚上入睡困難,時間超過半小時,處于淺睡眠狀態,每天夜里醒來時間超過40 min,次數超過2次。
1.3治療方法西藥組采用口服艾司唑侖治療,艾司唑侖片1~2 mg/d,睡前口服,治療14 d。結合組在西藥組基礎上給予安神飲及穴位貼敷治療,安神飲的組成有:黨參、茯神、白術、當歸各15 g,夜交藤、酸棗仁、遠志、蓮肉、百合、知母各12 g,熟地黃、乳香、淮小麥各10 g,炙甘草6 g。心悸患者添加朱砂、龍骨鎮靜安神、平肝潛陽;血虛患者添加阿膠、芍藥補血行氣、養血安神;煩躁患者添加黃連、木香清熱除煩、理氣疏肝。將所有藥浸泡30 min后加水1500 ml進行煎煮,每天1劑,每次150 ml,早晚各一次分服。穴位貼敷的主要穴位有失眠穴、內關、神門、三陰交、四神聰、后溪、足三里等穴位,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穴位局部皮膚,等待局部皮膚干后,把王不留行籽貼壓在敷帖中央,用鑷子夾住貼附在選用的穴位上,患者要每天自己按壓3~4次,每次每個穴位按壓2~4 min,使之產生酸、脹、麻、痛的感覺最好,通過刺激誘發睡眠。連續治療14 d。
1.4療效評價標準根據治療結果分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治愈:睡眠障礙癥狀完全消失。顯效:睡眠障礙癥狀基本消失,睡眠質量明顯提升,無夜醒癥狀。有效:睡眠障礙癥狀明顯減輕,深睡眠時間增長,夜醒次數減少。無效:睡眠障礙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不良反應主要有頭暈、口干、幻覺、多語、乏力等。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0處理,數據資料以%表示,χ2檢測進行組間比較,以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效果對比經過2周的治療后,結合組總有效率93.33%明顯高于西藥組77.78%,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例(%)]
2.2兩組不良反應對比經過2周的治療后,結合組不良反應明顯低于西藥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例(%)]
睡眠障礙綜合征主要見于老年人群和成年人,主要因精神壓力大、神經長期處于緊繃狀態導致睡眠質量降低,長期睡眠達不足就會導致患者中樞神經損傷、免疫力降低,誘發其他感染疾病[4]。睡眠障礙綜合征的病程長,容易反復發作,西藥主要采用鎮靜安神類藥物治療。艾司唑侖是一種新型的抗焦慮藥,具有廣譜抗驚厥、抗失眠、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情緒的作用,主要通過降低中樞神經興奮性,抑制中樞系統多巴胺的釋放,減緩腦組織的氧化速度,從而達到鎮靜催眠的效果[5]。口服后1 h就能達到最高藥物濃度,但是長期服用容易成癮,引起乏力、口干、幻覺、共濟失調等癥狀,增加了治療的危險性和患者的不適感。西醫藥物對長期的療效還有待提高,雖有近期療效明顯,但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患者的睡眠障礙癥狀。
中醫將睡眠障礙綜合征歸于“失眠癥、不寐”范疇,因情志不舒、怒氣傷肝、思慮傷腎導致心腎不交、肝陽上亢、心虛膽怯從而出現難以入眠、時寐時醒、半夜覺醒、醒而不寐等癥狀[6]。以健脾安神、寧神活血、理氣降逆為主要治療原則。安神飲中黨參鎮靜強心、補益脾肺;茯神寧神鎮靜、利水行氣;白術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健脾益氣;當歸補血行氣、養心活血;夜交藤安神養心、舒經通絡、祛風;酸棗仁養血柔肝、寧神鎮靜;遠志、蓮肉、百合清熱固精、養心安神;知母清熱降火,熟地黃滋陰補血;淮小麥歸于心經,藥性平和,可以起到益氣、安神、活血養心的功效;炙甘草調和藥性、鎮靜。諸藥聯用增強了鎮靜安神的功效,增強了機體免疫力。通過調節臟腑功能,調暢氣機,扶正祛邪,在鎮靜安神同時營養經脈,調暢氣機。穴位貼敷有失眠穴、內關、神門、三陰交、四神聰、后溪、足三里等穴位,可以讓患者有想睡的感覺,穴位貼敷溫和的刺激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適感。神門穴乃手少陰心經之原穴,是心經原氣留止的部位,為心氣出入的門戶,具有養心安神作用,是治療失眠癥的主要穴位。三陰交穴為足太陰脾經的穴位,此穴乃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三經的交會穴,故能通調肝、脾、腎之經氣,達到健脾、養肝、益腎的作用,精血得以統攝于脾,受藏于肝,內養于腎,心氣下交,則神志安寧。失眠穴是一個經外奇穴是治療失眠的特效穴位之一,具有平肝息風,寧神定志,鎮靜、安神作用,能有效緩解緊張情緒,多次敲擊失眠穴可以幫助患者入睡,找回失去的睡眠,提高睡眠質量,減輕患者的疲乏感,提高機體免疫力。足三里、四神聰、后溪穴位也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內關屬于手厥陰心包經,對因情志因素、氣機不暢導致的組織病變有明顯作用。內關部位的血流豐富,經脈氣血需要在此匯聚,通過微刺激可以起到安眠的作用。通過多個穴位刺激有利于氣血的疏通,使心神通達、益氣健脾、提神養血,改善患者不寐癥狀。穴位貼敷通過持續的低強度刺激可以安全地疏通經絡、調理臟腑,達到安眠的治療目的。中醫治療方法通過整體
(下轉第33頁)
調節,降低了西藥安神類藥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時間,降低了不良反應[7]。同時,穴位貼敷與中藥湯劑、西藥聯合使用,提高治療效果,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增強,營養神經元,減少多巴胺的釋放,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達到長效治愈的目的,降低復發率。
本文通過觀察發現,結合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西藥組,結合組不良反應明顯低于西藥組,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睡眠障礙綜合征的療效明顯優于單純西藥治療,可以迅速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減輕患者的疲乏感,使患者心情愉悅舒暢。改善患者睡眠障礙相關癥狀,提升患者的消化系統功能、生理功能,讓患者有充分的精力面對學習工作。因此,對睡眠障礙綜合征患者建議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優化治療效果,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
[1]趙冬云.舒適性護理干預改善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主觀睡眠質量評分觀察[J].中外醫療,2011,30(5):61-62
[2]奎瑜,勞玲珠,李漾,等.暢氣通絡針法治療卒中后睡眠障礙的療效評價[J].廣東醫學,2014,35(4):601-603
[3]葉青,周潔,袁燦興.滋腎平顫湯治療帕金森病伴抑郁及睡眠障礙的效果[J].廣東醫學,2014,35(14):2276-2279
[4]杜忠德,劉勇,王莉莉,等.經顱磁刺激治療儀治療抑郁癥睡眠障礙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1,51(25):48-49
[5]徐佩茹,艾比拜.兒童常見睡眠障礙性疾病診治現狀[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4,29(4):241-245
[6]黃海華,李明秋,江皋軒,等.不同光照時間全光譜治療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礙臨床療效的影響[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5,24(7):629-632
[7]卜憲聰,劉詩翔.黛力新聯合高壓氧治療腦卒中后睡眠障礙30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3,53(26):55-57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n Sleep Disorder Syndrome
LIN Jin-cai,LIN Su-ju,CHEN Yan,HUANG Rong-qi
(Ningde Hospital of TCM,Ningde,Fujian352100)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n sleep disorder syndrome.Methods:90 cases with sleep disorder syndrome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during March 2014 and May 2015,were divided into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the combination group.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ral estazolam,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After 2 weeks,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Results: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93.33%,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77.78%),the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in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 syndrome,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reduce the suffering of the patients.
Sleep disorder syndrome;Estazolam;Anshen drink;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749.16
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7.004
201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