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晶/本刊記者
近年來,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無證餐飲的打擊力度不斷增強。北京市已于年初確立目標,年內將使本市萬余家無照無證餐飲單位得到全面有效治理。半年來,北京市對無照無證餐飲單位,按計劃有序完成取締、轉型、提升、納入、替代等削減目標,目前全市治理率已接近50%,基本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
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無照無證餐飲經營單位治理工作是今年全市綜合整治的重點。北京市已經于年初進行了動員部署,將針對違法建設、待拆遷地區、環境評價不達標以及利用居民出租房屋、農村無產權房屋進行無照無證餐飲行為的進行分類治理,年內將使本市萬余家無照無證餐飲單位得到全面有效治理。針對萬余家無照無證餐飲單位,目前,全市已實現治理率46.4%,12個區治理率達到50%以上,基本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其中,東城區、海淀區、豐臺區治理率較高,分別為86.0%、78.6%、60.7%。
在整治伊始,海淀區食藥監管部門對無證餐飲單位的經營狀況進行了全面摸底,將單位名稱、地址、經營人員等情況記錄在案,同時建立臺賬更新機制,及時根據執法檢查、群眾舉報等情況補充、調整臺賬信息。海淀區香山地區建立的無證臺賬上不僅完善記錄了從單位名稱、地址到經營者的所有相關資料,而且還針對每一個無證單位從照片到歷次變更都做了完整的檔案記錄。
根據摸底情況,海淀區將雙泉堡地區以及香山四王府周邊,以及城市核心區與拓展區的交叉區域,與其他區的交叉區域,“城中村”、流動人口聚居、環境臟亂等復雜區域列為無照無證餐飲單位綜合治理的重點,重點治理各類餐飲業,各類熟食店、點心店、面包房等無證經營現象比較集中的業態,檢查范圍涵蓋了涉及食品藥品安全的各個領域以及近年來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食品藥品領域。
海淀區食藥監管部門的執法人員在工作中理性對待、合法處理,反復向違法經營主體宣傳法律法規和社會整體形勢,疏堵結合,通過拆除牌匾、拆除違建、清除無證、取締游商、行政約談房主以及開通綠色通道為符合條件的經營主體辦理專項許可等方式,解決這一環境秩序難點問題。海淀街道深入研究治理無證餐飲單位長效機制,投入約150萬元用于使“破窗經營”的門店恢復原狀,重點整治了海淀南路、海淀路社區、紫金莊園以及人民大學社區等無證經營聚集地,取得了明顯效果。中關村地區通過拆除違章建筑、建設綠化帶和步行道、開通綠色通道等綜合措施解決轄區環境秩序難點問題,得到了社區群眾的高度認可和廣泛好評。海淀區是全市無照無證餐飲單位比較集中的地區之一,經年初調查摸底,共有1282戶待整治。經過努力,目前海淀區已經完成了78.6%的無照無證餐飲單位整治工作。
由于大量無照無證餐飲單位依托違法建設或穿墻打洞房屋生存,朝陽區把無照無證餐飲單位整治納入拆違控違等工作之中,對違章建筑內無照無證經營采取強制措施,借助“開墻打洞”專項整治和拆違控違等活動,重點打擊利用住宅“居改商”從事無照無證經營的行為。
目前,對在“開墻打洞”治理過程中已經騰退的底商房屋,食藥監管部門積極協調住建、城管等部門,增設沿街護欄、鋪設精品綠化帶、對原有房屋進行加固等,防止二次開業反彈;同時,對發現的取締后再次開展經營活動的行為堅決再次取締,并立案查處。對具備條件但尚未申領證照的,督促辦理證照,對不具備條件的,依法予以取締;對通過整改達到相關要求的,發放食品經營許可證,形成疏堵結合的工作機制。據悉,朝陽區食藥監管局上半年開展聯合執法近300余次,查處無照無證餐飲商戶3000余戶。
在整治活動期間,北京市各級食藥監管部門還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宣傳,通過報刊、電視、網絡、廣播等多種渠道,大力宣傳食品藥品相關法規。通過全面宣傳推動了廣大食品生產經營者、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全面準確把握法律的新精神、新要求,營造了全社會共同關注食品安全的法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