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鷹潭市人民醫院(335000)葉偉
婦產科圍術期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手術并發癥,嚴重影響著患者的預后改善,而常規護理干預在預防術后感染方面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采取何種護理措施是目前亟需解決的重大課題[1][2][3]。為此,本院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間接受婦產科手術治療的50例患者展開了臨床研究,主要探討了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獲得了滿意的成績,具體分析如下。
1.1 臨床資料 以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間接受婦產科手術治療的患者為本研究探討對象,共計50例,且排除臟器功能受損及精神障礙的患者,根據護理措施的不同將其分成2組。對照組是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的24例患者,干預組是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26例患者。對照組中年齡最小的21歲,最大46歲,平均為25.36±5.16歲;手術類型包括全子宮切除術(3例)、剖宮產術(12例)、陰式子宮切除術(4例)、卵巢囊腫切除術(5例)。干預組中年齡最小的22歲,最大45歲,平均為25.24±5.20歲;手術類型包括全子宮切除術(2例)、剖宮產術(13例)、陰式子宮切除術(3例)、卵巢囊腫切除術(8例)。對比后,兩組的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做對比研究。
1.2 預防及護理方法 本研究中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向患者講解相關注意事項、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基礎健康知識宣傳等內容,干預組在其基礎上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①術前護理干預。一是加強心理干預。向患者介紹醫院環境,與其保持良好溝通,以便針對不同患者的心理狀態實施個性化的干預措施,同時對患者提出的疑問做出耐心解答,使其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二是加強健康教育。向患者宣教疾病相關知識,如手術目的、注意內容、主治醫生等,以此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②術中護理干預。手術期間,護理人員需時刻觀察手術情況,如患者意識狀態情況、術中出血量情況、心率及血壓變化等,一旦發生異常現象應及時報告醫生進行積極處理。③術后護理干預。一是科學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合理的飲食護理,應當以蛋白質豐富、易消化、低脂等食物為主,以此保證排便順暢。二是合理用藥指導。在醫生囑咐下指導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如使用劑量、用藥時機等,以此提高藥物使用的有效性。三是并發癥護理干預。保持患者切口干燥,并隨時檢查是否出現滲血滲液的情況。
1.3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的統計分析均使用SPSSS15.0軟件,用x±s表示計量資料,并用t檢驗,用x2檢驗計數資料,用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干預組發生1例圍術期感染,屬肺部感染,發生率為3.85%;對照組發生6例圍術期感染,分別為2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尿道感染,發生率為25.00%。可見,干預組感染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且P<0.05,x2=4.64。
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婦產科手術治療時容易出現圍手術期感染,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給予該類患者綜合護理干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在術前、術中、術后3個階段制定積極的干預措施,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另一方面還能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確保用藥的合理性及安全性,從而全面預防感染情況發生[4][5]。結果顯示,干預組護理后感染發生率(3.85%)與對照組(25.00%)相比顯著較低,說明綜合護理干預在降低圍術期感染發生率上具有較高的積極作用,有助于保障患者的預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