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韶關市粵北醫院(512016)鄒蓮華 王韶莉
不斷變化的現代醫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與醫療水平。因此,患者及其家屬也對護理等醫療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醫生治療患者的重要場所,手術室責任重大,優質的手術室護理更直接關系到治療的效果,本科室在手術室護理中實施細節護理,臨床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科室接收的40例手術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例數均為2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為19~70歲,平均年齡為(65.5±2.51)歲。所有患者中有15例骨科手術、10例婦科手術,11例普通外科手術,10例為泌尿外科手術,4例神經外科手術。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以常規護理方法護理對照組患者,而觀察組患者則接受細節護理,具體如下。
1.2.1 術前細節護理 護理人員應事先了解并掌握手術患者的一般情況,多同患者進行交流溝通,鼓勵患者將自身的想法與情緒表達出來,并通過非語言溝通方式,如握手、拍肩等讓患者感受到鼓勵與支持[1]。同時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消除患者術前的緊張、焦慮情緒。另外,還要清楚的告知患者術中需配合的要點,以便其事先做好準備。
1.2.2 術中細節護理 對手術室的溫濕度進行調整,幫助患者保持合適體位,麻醉時以言語和手勢鼓勵患者,以讓患者的消極情緒消除,并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術中在器械使用上做到輕拿輕放,以免器械碰撞影響到患者。同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予以嚴密觀察,并密切注意手術進展與醫生的需要,對術者所需的器械物品做到及時、準確地傳遞,及時收回用完的器械,擦拭血跡,并對術中切下的游離組織進行妥善保管,以免造成污染。在手術完成后,協助患者擦拭干凈切口與引流管周圍的血跡,嚴密核對手術器材,以免將手術器械遺留在患者體內。
1.2.3 術后細節護理 及時擦拭干凈患者皮膚上殘留的血跡與消毒液,為其做好相應的保暖措施。待患者恢復意識后,向患者告知取得的良好效果,叮囑患者注意情緒的平穩。同時要向病房護士清楚介紹患者的相關情況,將交接班工作做好。在術后2d~3d,利用口頭講解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術后的注意事項,耐心聽取他們所提的意見與建議,以便今后完善手術室護理工作。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與護理質量評分進行觀察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處理,采用X2對相關計數數據進行比較,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對照組患者中11例滿意(55%),9例不滿意(45%),護理質量平均評分為(8 2.6±2 3.2)分;觀察組患者1 9例滿意(9 5%),1例不滿意(5%),護理質量評分為(97.7±23.4),觀察組患者的滿意情況與護理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手術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治療方法,指的是醫護人員借助醫用工具對患者的局部疾病進行治療。不斷增強的健康意識,使得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質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過程中,既要將醫學方面的護理做好,相應的心理護理與生理護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細節護理作為一項新型護理,有助于臨床護理的有效提高,轉變傳統護理理念,把患者放在服務首位,讓患者享受到舒適的護理服務。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實施細節護理后,不論是患者護理滿意情況,還是護理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細節護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中,不僅有助于臨床護理滿意度與護理服務水平的顯著提高,更可使患者身體及早恢復,盡快治愈出院,因而值得臨床推廣使用。